通货膨胀是如何伤害你的?_投资故事_股民学院
  您的位置:首页 >> 股民学院 >> 投资故事 >> 文章正文

通货膨胀是如何伤害你的?

加入日期:2018-8-20 8:38:13

通货膨胀的发生有且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发行太多钞票。答案本该简洁清晰,可惜正确的经济学得不到普及,这种知识无法成为常识。

有感于此,1978年哈耶克在写给《华尔街日报》的一封信中写道:

你们能否在每期报纸的头版,用大写字母印上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通货膨胀是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如果你们这样做,那可真是一件善事。

通货膨胀(currency inflation)是一个翻译准确的词汇。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膨胀,即数量增加。悲剧的是,很多经济学者抛弃通胀的原意,转为把物价上涨视为通胀。好像物价不涨,通胀就没发生。这当然是缘木求鱼。

通货膨胀将带动物价上涨,不过结果并非必然。影响物价的因素很多,比如战争导致生产破坏,商品奇缺,物价就会暴涨;而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物价趋势是下降。

有时通胀在进行,物价本该上涨却没涨,反而下跌,说明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起了主导作用。过去十五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 增加80多倍,绝大多数物价都没涨得这么可怕。只能说,生产进步的因素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甚至有商品降价的情形,它们通常是技术进步,产量极大提升的商品。过去几十年,各国都在大搞通胀,电子产品的价格却一再下降。

用物价涨跌测量通胀,简单的事情会搞得很复杂。精心挑选几样「一篮子商品价格」,把它当成通胀指数,完全可能失真。中国的「一篮子商品」指数,就没有把商品房纳入进来,这大大掩盖了通胀的程度。

有一种说法认为,货币超发是中性的,它将引起所有商品价格成倍上涨。也就是说,货币超发一倍,所有商品价格上涨一倍。这种说法得到相当多经济学者的支持,这种理论被称为「货币中性理论」,即通货膨胀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中性的。

这显然是不顾事实的胡扯。

发动一场通胀,谁获得好处,取决于谁离通胀源头更近。过程复杂,推演起来有长长的链条。离得近的吃到撑,离得远的吃不着,这是通胀的总体规律。

通货膨胀过程如何传导?各经济学派都有自己的解释,我认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更贴近真相。

各国货币都由中央银行发出,再一步一阶传递给下一层次,引起涟漪似的物价上涨。直到价格上涨传导到社会末梢,通胀周期才告结束。

一步步看。中央银行新发100亿美元钞票。资产负债表记一笔,央行负债100亿美元,再把这笔钱「借给」国家部门、商业银行。国家和商业银行再作偿还,以作约束。

这是最简单的「创造新钱」方法,实际情况会复杂些。企业出口商品赚取美元,美元进来后,要先换成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也是创造出来的,外汇储备攀升,人民币总量在增长。

再比如说,商业银行向央行借钱,要押「准备金」。央行调节准备金率,就可以调节市场上广义货币的数量。

这些钱的源头都可以追到央行。当今时代,直接开闸放水相当罕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堆金融黑话:SLF、SLO、MLF、PSL……看不懂没关系,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通胀。

新货币流入国家部门,商业银行,都是热腾腾的新钱。这些钱都有实际用途。大规模工程建设,民众福利基金,社保医保补充基金,股市救市基金。或者干脆是商业银行扩充资产,新增信贷准备金,等等。

市面物价还未上涨。新钱流入,先推动相关产业价格上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推高水泥、能源、玻璃、重工业的价格。这时,行业蒸蒸向上,连工人也享受到景气溢出,获得较高的工资。

金融行业是经常接触新钱的行业,每一次国家新发货币,行业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新钱经他们之手流入市场,银行和投资机构先过一遍手。高管薪酬在攀升,连小弟也跟着吃香。

获得新钱的行业和人员,他们有自己的投资和消费渠道。每年春节过后,银行、国企和金融单位发完年终奖,一线城市的房价就开始涨。这里面就有新钱在流动。钱流动到哪里,哪里的物价就推高。

一般而言,农村是离新钱最远的地方,农民卖完粮进城,绝望地看到所有物价都在涨。小地方工薪阶层也惨,只有当物价普涨,怨气四起,公司为留人,才会象征性涨工资。说句不客气的话,街头卖奶茶的小妹,她们都比工薪阶层提前感受到市场变化。

差不多到这时,新钱也就流到头。所有人收入都在涨,难道不是好事吗?为什么我们要反对通货膨胀?

「所有人收入都上涨」只是幻觉。真相是:大多数人的收入都受通胀侵蚀。收入上涨远没物价涨得多,这是通货膨胀的第一重伤害。第二重伤害,是通胀对生产的误导。上游生产部门离底层消费远。他们分不清,哪些繁荣缘于生活水平提高,还是通胀创造需求。市场判断错了,很多上游的布局就会出现错误。

通胀中期,到处是生产扩大和负债蔓延。不过,物价普遍上涨会引起警觉,中央银行会暂时刹住货币的口子。依靠贷款和热钱生存的企业,一下陷入到两面夹击的窘境。不少企业会倒闭,许多岗位被裁撤。很多人就此失业。

留在市面的,是满目疮痍的生产浪费,无人消费的场馆。这些都是真实的财富浪费。很多人说:前些年经济火热时,他们如此疯狂,现在却成了这副样子。企业倒闭潮来,失业现象蔓延,就是经济萧条。

通胀时代,中央银行的操作往往是短期,反复的。很多人以为,只要央行有技巧地操作,就可以避免通胀之害。这完全是掩耳盗铃。

这就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经济周期的解释。在我看来,这才是通货膨胀的真相。只可惜,奥地利经济学派不是经济学的主,对通胀的实际危害,也总是被低估。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