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理论:金融股的投资秘籍_投资故事_股民学院
  您的位置:首页 >> 股民学院 >> 投资故事 >> 文章正文

戴维斯理论:金融股的投资秘籍

加入日期:2014-12-22 19:48:42

  导语:“戴维斯双击效应”理论的核心,是PE的安全边际随市场的发展而进行自我调节,当市场处于牛市阶段,市场整体估值的安全边际会不断提高,也即PE的合理估值水平会逐步上调。而在弱势市场里,10倍PE是大多数投资人能欣然接受的定价水平,市场进入牛市后,投资者可能对20倍的估值定价水平也认可,而当市场进入疯狂阶段后,投资者可能给其30倍的估值定价水平也无所谓,但是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对PE估值水平的认可范围会越来越低,因为投资者正常的心理是熊市阶段更愿意接受市盈率低、安全边际高的股票,“戴维斯双杀效应”的威力就在这一点上。在弱势市场中,高PE估值的股票价格会不断下跌,但往往是股价已经下跌很大幅度后还是到不了投资者愿意接受的估值区间,因为熊市里投资者可以接受的PE估值水平往往是已经下降到极低的区间段内,比如市场疯狂时,投资者可以接受其100元的股价、40倍市盈率的估值水平,但市场进入弱势后,人们对安全边际的可接受区间已经大幅降低,这时人们认为其股价只有跌到20倍PE才能接受,而100元的股价即使跌到60元了,但与20倍PE对应的50元价格仍有价差,那么市场对其60元的价格就依然不认可,因此,只有估值真正跌回到20倍PE,就是股价50元处市场才开始接受。所以,戴维斯“双杀效应”说的是当市场大幅调整时,投资者可以接受的PE安全边际也会加速下移,如果股价调整的幅度达不到市场可接受的安全边际下移幅度,那股价将持续大幅下挫。

  戴维斯家族利用其经典的“双击效应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最基本的银行和保险行业股票做投资组合,成功赢取了美国银行和保险业各股平均10~30倍不等的涨幅,从而步步为营成功构建了伟大的戴维斯王朝。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因受危机的影响美国银行股大跌,戴氏家族第三代传人——克里斯·戴维斯也在逆境中重仓持有富国银行、美国运通和纽约梅隆银行三家银行股,最终同样获取到可观的收益。

  戴维斯家族为什么喜欢保险股?

  戴维斯家族为什么格外青睐金融类公司的股票?其最为经典的回答是:“保险行业所售的产品或服务永不过时,”虽然这只是很简短的一句话,但其蕴含深意。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基本的人类生存要素就是生、老、病、死、性、健寿、娱乐等,而作为服务于人类生存要素的保险服务,是永远无法替代的要素,人寿保险公司收益的增速,就如同后期的IT科技、数字处理、医药保健及知名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一样,它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

  戴维斯家族曾在书中谈到:“保险公司同生产商相比,它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保险公司的产品总是推陈出新,然后它用客户的钱去投资以获取利润,它在经营过程中不需要昂贵的工厂和实验室,也不制造污染,还能抵御经济衰退。即使遭遇到经济危机,人们可以推迟大宗商品的消费,比如房屋、汽车、家用电器等,但他们不会推迟交纳住房保险、汽车保险及人寿保险等保费。”而相对于保险业,戴维斯家族对铝、橡胶、汽车或混疑土公司不感兴趣,因为戴氏家族认为“诸如此类的生产商都需要造价昂贵的厂房和设备,而设备要不断维修,技术要不断革新,这会让他们的现金极为紧张。而经济萧条时期这样的企业又很容易亏损,他们又要不断引进新工序、新发明及新设备,这就会使他们面临破产危机。

  纵观生产制造业公司的发展历史,没有几个制造业领域的公司能够长寿,只有那些依靠不断革新改造的公司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所以购买这些行业的股票并不牢靠”,“而保险业就不一样,它具有永不过时的特点,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度过了它们200岁的生日,但它们所销售的产品却基本没变,还是开创者在创业初期推出的那些产品,但它们拿客户的钱去投资,然后从中渔利,生产类企业就永远得不到这样的机会”,“当然,保险业也不是包赚不赔的行业,因为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保险业是低利润行业,同时保险产品本身没有差异性,竞争也很激烈,购买者对保险公司品牌价值的认识也不像对其他行业那么重视,因为他们购买保险产品的方式,主要是从代理商手里购买,代理商推荐什么产品,客户往往就买什么产品,他们对每家保险公司的怀疑和憎恶都一样,这也就是多尔西在《巴菲特的护城河》书中所说的保险业没有护城河的缘故吧。”

  戴维斯家族通过投资保险行业股票获取到巨额利润,但戴氏家族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低利润、竞争又激烈的行业做投资对象?在《戴维斯王朝》一书中阐述了具体投资原因:

  (1)保险公司掩盖了其真实的盈利能力,所谓的“利润不高”原因很可能或至少部分原因是保险精算给人们造成的假象。

  (2)戴维斯家族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入保险公司股票做投资组合,他所选择的保险行业各股,很多是行业内小本经营的公司,当这些小型保险公司被大型公司并购后,戴维斯家族经常坐享其成轻易就能获取到超额收益。

  (3)戴维斯家族热衷于投资保险业股票,也是因为库洛姆·戴维斯看到人们在经历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战争造成的创伤,让人们尤为热衷于购买房屋保险、汽车保险和人寿保险,并且一度引发美国民众出现购买保险的高峰期。

  (4)戴维斯家族没有选择那些始终未能发挥潜力的保险公司股票,如安泰保险,因为戴氏家族发现无论股东怎么忠诚,但始终无法从公司那里得到任何回报,所以戴氏家族很热衷于寻找富有冒险精神而且擅长低成本运营的保险公司,并将其视为复利机器,如日本的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美国国际集团AIG,因为戴维斯家族认为这些保险公司能几十年如一日地让股东获得满足感和信任感。(备注: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险些破产,股价一度从危机前的70美元跌至危机爆发期间的0.33美元)

  (5)即使经营得当的科技公司,也常常会被聪明的对手或更为尖端的发明所击倒,但经营得当的保险公司却总会寻求在竞争中以计谋取胜,且永远不用担心产品过时。

  戴维斯家族为什么喜欢银行业?

  戴维斯一世——库洛姆·戴维斯是在保险行业股票上获取到惊人的收益,而戴维斯家族二世——斯尔必·戴维斯则是选择银行业作为自己投资的主战场。斯尔必·戴维斯认为银行业与保险业一样,都是倾向于场外运转的模式,银行业同样永不过时,因为金钱是永不过时的。所以,斯尔必·戴维斯对银行业的看法,与他的父亲对保险行业的看法类似,斯尔必·戴维斯认为“银行不制造任何产品,因此不需要昂贵的工厂、精密的机械、仓库、研究室或高薪博士,银行业也不会造成污染,更不用花钱购买控制污染的设备,银行业不出售小器具或成衣,所以无需配备规模庞大的销售人员。银行业不用装运货物,因此也不需要大额的运输费用,银行业唯一的产品就是货币,它把从储户手中借来的钱再贷给其他借款人,然后从中赚取利息差价”。

  虽然货币可以表现为硬币、纸币及各种证券,但永远不会过时,虽然银行之间也相互竞争,但银行业本身却永远时兴,“正是因为银行不会过时,它也不能引领潮流,所以投资者就没兴趣花大价钱去追捧银行的股票,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很低的价格买到很多银行业优秀公司的股票”。而正是这些让人看似笑谈的理由,促成斯尔必·戴维斯在80年代初期将所管理的基金40%的资金额度投向银行业的股票,结果短短几年时间,斯尔必·戴维斯就在重仓的银行股上获取到10~30倍不等的涨幅,而其在重仓投资银行股的过程中又使用高杠杆,所以斯尔必·戴维斯最终在银行股上获取到惊人利润。

  戴氏家族投资银行、保险业取得的投资传奇

  戴维斯家族的三代人都坚持投资“金钱永不过时”的主题,第一代的库洛姆·戴维斯用5万美元经过47年时间取得9.40亿美元的财富,年均收益增长达到23%。第二代的斯尔必·戴维斯也创办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并接管了纽约风险基金,仍然是以投资保险和银行等“永不过时”行业公司的股票为主,最终使其成为华尔街始终保持顶尖地位的基金经理,在他执掌纽约风险基金的28年里有22年时间击败标普500指数。而第三代的克里斯·戴维斯及安德鲁·戴维斯也通过投资金融行业的股票取得出色的业绩而成为华尔街著名基金经理。

  回顾戴氏家族三代人投资保险业和银行业公司股票的核心原因,都是认为这类公司的经营宗旨都是用钱来生钱,所以戴氏家族认为投资这两个行业时,只要坚持长期持有势必得到高额利润回报,因为保险业及银行业的特点都是服务永不过时,但投资这两个行业如果想获得超额收益,那就一定要在它们被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彻底忽视时买入。而事实上,戴维斯一世——库洛姆·戴维斯在投资保险行业时,华尔街确实很少有人关注保险行业股票,为此库洛姆·戴维斯以极低的价格买入很多保险股。到1965年华尔街的投资人士开始意识到保险行业股票的投资魅力时,库洛姆·戴维斯所买的这些保险股价格平均涨幅已达4倍,所以戴维斯家族获得成功的根源是他致力于选择那些可以长久不衰,持续稳定增长的行业做投资标的、然后在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或者被投资大众彻底遗忘时才去买入。

编辑: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