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_股票_证券_财经

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

加入日期:2006-9-18 16:47:13



  “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有三重含义,一是想买而买不起的东西一般都是大家公认的好东西,是价格不菲的稀缺资源;二是当你觉得买不起的时候,大部分人也同样觉得买不起,而只有你的投资思维有别于大众,领先一步,才能进入“少数人发财”的队列里;三是需要倾囊甚至负债投入,才可能会有丰厚的回报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发财梦,做发财梦的原因是周边不断涌现发了财的人。其实,看看基尼系数就知道了,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47,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并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9。

  基尼系数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均GDP在2003年跨越1000美元后,现在已经超过1700亿美元,GDP总量则在过去10年增加了200%;另一方面则在演绎着“抢钱游戏”,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一个发展经济学研究权威早就说过,在人均GDP从800美元向2500美元迈进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将不断扩大,直到超越2500美元后逐步收敛。如果这个经验公式仍然成立的话,那么“抢钱游戏”还将延续。对于想抢更多的钱、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人来说,选择何种盈利模式甚为关键。

  走在恩格尔曲线的前面

  1857年,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因此,对中国过去30年而言,恩格尔曲线应该是一条不断向下延伸的曲线,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消费升级。如果你不能先于恩格尔曲线作出变化,那么在投资上要获取超额收益就很难了。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大家的收入水平都差不多,国营企业的老工人,其收入往往要比大学年轻教师高,恩格尔系数普遍都在50%以上。这个时候要获取比别人多的收入,往往是把自己的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资本,通过两条途径致富:一是放弃铁饭碗,做个体户;二是以留学为名出国打工。但在那个时候,真要放弃现有的工作,脱离计划经济的体系,需要很大的勇气。再比如,到90年代初的时候,股票认购证每张30元,有人统计过,如果花3000元买上100张,将最终所认购的股票卖出,将获利100万。但当初在投资回报率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即便花300元买10张,也是一笔相当于发达地区一个月工资的风险投资(将影响到当月的吃饭问题)。

  从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投资机会可以看出,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从最初的出卖劳动力到实业投资,从股票买卖到资本并购,社会财富向敢于冒险的人集中(附表)。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途径是人力资本、商品及虚拟资本的跨地区或跨期套利,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与世界经济波动及热钱的流动的趋向越来越同步。

编辑: 博客:gaoyi 来源: 李迅雷
打印 】【关闭
最新更新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