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机构强烈看好 大胆买入6股

加入日期:2018-6-22 7:54:29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18-6-22 7:54:29讯:


  众业达:电商发力叠加工控复苏 开启高增速新阶段
  投资要点:
工控行业持续高景气,行业复苏推动工业电气分销持续成长。2017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上涨了21%,工业企业有能力增加资本开支。人力成本上升,对技术和效率的追求以及政府对于智能制造的补贴和推动,让企业有动力去增加资本开支。2017 年国内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657 亿,增速远超市场预期,达到16.5%,OEM 市场增长22%,规模上首次超过项目型市场。未来3 年电子制造、半导体等细分领域将延续高成长,公司作为工业电气分销龙头将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步入集中度提升轨道,电商放量带来穿越周期的高成长增速。预计到2020 年,我国工业电气分销服务市场的规模可以达到1000 亿美元,目前公司作为龙头规模仅为约70 亿元人民币,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低压电气分销收入集中于七大分销商。其中,销售额第一的蓝格赛全球市场份额约9%。龙头的核心优势在于完善的营销网络,以及全面的品牌授权,长期来看,众业达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公司布局电商意图打破过去依赖增加营销人员、销售网点的传统成长模式,配合线下仓储、物流、库存等资源,提高对中小客户以及分散市场的覆盖。2015 年众业达商城1.0 平台上线,2016、2017年收入分别为1.44、5.25 亿元,预计今年将会达到10 亿元以上。得益于其市场定位以及极好的交互体验,公司电商业务将快速成长,加速提升公司市场份额。

五金城线上化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国内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即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市场空间超过万亿元,产品品种繁多,市场分散,目前主要分布于地方的五金店。对于B 端客户,未来需求将更加专业化,由于长尾属性,更适合在线上销售,对于C 端客户需求,线上的消费模式在我国更加容易被接纳。

对标海外龙头,成长路径清晰。美国最大的MRO分销商固安捷,2017年线上业务收入达到13 亿美元,约占公司当年收入的12.5%,线上业务在高基数情况下同比增长超过20%。日本市场MRO 市场规模约700 亿美元,远不及我国,而在日本出现了Misusi 这样市值超80亿美元的从工业电气分销起家做到MRO 的巨头公司,以及市值超过50 亿美元的MRO 电商平台Monotaro。目前互联网新势力纷纷发力布局线上MRO 市场,公司核心优势在于对于工业需求的了解,以及与多家优质供应商长期以来建立的合作关系,公司线下仓储物流已经搭建完毕,有明显先发优势,率先享受MRO 线上化带来的红利。

公司利润率进入趋势性增长阶段。公司2018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5.78 亿元,同比增长21%,扣非归母净利润6059 万元,同比增长48%,扣非后利润率提升约0.7 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前期以投入为主的分销子公司开始贡献业绩,另一方面工业电气进口替代持续进行,外资品牌以及自身销售渠道较弱的本土品牌,对于分销商依赖程度增强。公司分销的品牌种类、产品品类大幅提升,对供应商的话语权提升,优选利润率更高的产品销售,直接带来销售利润率的提升。

系统集成业务多个下游领域景气度回升,高利润率业务增长对公司业绩边际影响较大。公司集成业务主要包括石油钻井电控配套产品,风电机组配套系统。过去两年原油、风电等下游不景气,目前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此前搁置的原油开采项目有望重启,公司石油钻井系统订单有望增加。风电未来三年将迎来投资建设高峰期,公司产期以来和金风等龙头公司形成稳定供货关系,直接受益。公司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平均在15%,高于分销业务,集成业务增长对业绩边际改善较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 1)受益于工控行业景气度回升,工业电气分销收入未来有望持续高成长;2)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布局终端客户长尾市场以及MRO 市场,打破增速瓶颈,加速市占率提升;3)国产品牌数量激增,渠道商话语权提升,毛利率提升带来高业绩增长;4)系统集成业务石油开采、风电等领域订单回升,高利润率业务增长对公司业绩边际影响较大。预计2018-2020 年公司EPS 为0.52 元,0.66 元,0.83 元,对应的PE 分别为14 倍,11 倍,9 倍,相比于国内工业电气公司2018 年约30 倍估值明显低估。公司收入和利润率齐增,分销龙头迈入高增速新阶段,业绩成长与估值提升均有较大空间,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低压电器、工控需求不及预期;产业议价能力不及预期;原油开采、风电等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电商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与对标公司的业务及市场环境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中集集团:聚焦智能制造 发力智慧物流
  投资要点:
营收体量有望新高,聚焦“有质量”的增长。日前在2017 年股东大会上,中集集团CEO 兼总裁麦伯良先生明确表示,中集未来将聚焦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公司17 年实现营收763 亿元,同比增长49%,我们认为18 年公司集装箱、车辆、能化等主要板块依然处于复苏区间,营收规模18 年有望创出新高。同时,随着公司聚焦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我们认为公司增长将更具“质量”;
发力智能制造,长期看好利润率提升。从收入结构看,公司已完成多元化布局。作为全球集装箱龙头,公司集装箱业务占17年营收比下降到33%(12 年为46%),我们认为公司内在价值已经不能简单用集装箱代替。公司目前正以“龙腾计划”、“灯塔计划”、“梦六计划”等项目开展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意在以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我们认为,受益于智能化的革新,未来公司利润率水平有望提高;
聚焦智慧物流,拥抱千亿市场。作为全球物流领域的一线品牌,公司无论是集装箱、专用车还是LNG 装备,业务条线均为物流装备,其下游客户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同时,公司已经将之前较为薄弱的MHS(物料处理系统)业务整合到香港上市公司中集天达(00445.HK),我们认为此举将加速公司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的布局。根据Frost & Sullivan 报告,中国的MHS 市场预计2021 年将达到2140亿元;
目标价20.90 元,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18 年公司集装箱业务维持稳健、能化业务释放弹性、车辆业务平稳增长,预计公司18-20 年归母净利润为28.35 亿元、35.58 亿元、43.86 亿元。考虑到公司能化业务进入景气周期释放向上弹性,我们给予公司18 年22 倍PE 估值,目标价20.9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箱价上涨,土地工转商放缓,海工风险。



  中航电子:发展动力充沛 增持彰显信心
  事件:
中航电子发布公告:公司股东航空工业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 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价格不高于每股15 元,增持总金额不低于5,000 万元,且不超过20,000 万元人民币。

投资要点:
航空电子建设平台,受益航空产业发展。公司产品覆盖飞行控制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飞行航姿系统等航空电子产品,是航空工业集团下属航电系统的建设平台。当前我国航空装备处于发展机遇期,军机需求快速释放,民机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整机需求的带动下,公司发展前景广阔。航空工业此次对公司股票的增持,凸显了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

机载系统公司组建,产业发展有望加速。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是机载设备的两大组成部分。公司股东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和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整合,组建机载系统公司,将有助于机载设备的统筹规划和专业化发展,强化各细分专业和产品之间的联系,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科研院所改制深化,有望承接资产注入。公司全面承接股东航电系统公司对其下属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对航电系统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拥有充分的决策权。当前首家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方案已经批复,为后续研究所的改制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整体进度有望加速推进。公司作为航电系统上市平台,有望承接优质科研院所资产的注入。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增持评级。在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机遇期,公司作为航电系统建设平台,发展前景广阔,机载系统公司的组建有望进一步加速产业发展。预计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亿元、6.99 亿元及8.12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35 元、0.40 元及0.46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5 倍、31 倍以及26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股东增持不及预期;2)公司发展和盈利不及预期;3)机载系统公司作用不及预期;4)资产注入的不确定性;5)系统性风险。



  星源材质:拟定增新建干法产能及超级涂覆工厂 开启新一轮产能扩张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不超过3840 万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0 亿元,用于“超级涂覆工厂”项目投资中的建设投资部分。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9.64 亿元,将以锂离子电池隔膜涂覆工艺为主,投资建设50 条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生产线,并建设8 条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干法隔膜生产线。该项目达产后,将形成锂离子电池干法隔膜年产能4 亿平方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年加工能力10 亿平方米。本项目将分两期先后建设,总建设期限为36 个月,其中一期和二期工程预计建设期限分别为18 个月:(1)一期工程拟新建干法隔膜生产线8 条、涂覆隔膜生产线30 条,达产后形成干法隔膜年产能 4 亿平方米、涂覆隔膜年加工能力 6 亿平方米;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产能逐年释放,预计第二年达产20%、第三年达产50%、第四年达产70%、第五年完全达产;(2)二期工程拟新建涂覆隔膜生产线20 条,达产后形成涂覆隔膜年加工能力4 亿平方米;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产能逐年释放,预计第四年达产50%、第五年达产70%、第六年完全达产。

产能进入高速扩张期,干法隔膜把握成本优势,涂覆隔膜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司为国内干法隔膜龙头企业,虽然近年来能量密度要求提升带动三元电池快速发展,推动了湿法隔膜渗透率快速提升,然而湿法隔膜价格相比干法隔膜高约1-1.5 元/平方米。在目前动力电池降成本的较大压力下,干法隔膜应用仍难以被完全替代。此外在储能应用领域,具有较强成本优势的干法隔膜的市场空间也将随着储能市场提速扩张进一步扩大。公司干法隔膜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厚度可达12um,可满足电池隔膜轻薄化需求,同时新一代干法隔膜产线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未来公司干法隔膜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10 亿平米“超级涂覆”工厂未来将大幅提升公司涂覆隔膜生产能力,涂覆隔膜产品价格一般比基膜高2-3 元/平米,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湿法隔膜产能陆续释放,海外客户加大开拓力度。公司合肥星源8000 万平湿法隔膜产能调试认证基本完成,下半年有望逐渐放量,常州星源3.6 亿平湿法产能有望分两期分别在18 年底及19 年底投产,湿法隔膜产能释放将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客户方面,公司与LG 化学长期合作,2017 年占公司营收37%,同时公司获得LG 化学涂覆技术授权,未来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此外公司与三星SDI、松下能源等海外客户已开展产品认证工作,后续订单有望持续落地,助力公司产能消化。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3.48、4.62亿,对应EPS 1.09、1.81、2.41 元,对应PE 32X、20X、15X。

风险提示:隔膜产能释放低于预期,产品毛利率大幅下跌


  新洋丰:磷肥、复合肥价格毛利率双升 新型复合肥拓展顺利占比不断提升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 2018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符合预期。2018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17-5.60 亿元,同比增长20%-30%,EPS 为0.396-0.43 元,符合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复合肥、磷酸一铵价格和毛利率同比双升。

磷肥、复合肥价格和毛利率同比双升。受环保从严、供给侧改革持续影响,2018 年以来磷肥产业景气度有所回升,随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的出台,国内的小磷肥厂将进一步关停,根据百川资讯的数据显示,2018 年初至6 月15 日国内磷酸一铵(55%粉)价格同比上涨20%,且随着后续磷矿石价格的上涨,预计磷肥价格仍有上升空间,公司磷酸一铵整体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粮食价格、单质肥价格上涨叠加复合肥产品结构调整带动公司复合肥业务价格和毛利率同比双升,根据隆众石化的数据显示,山东(45%硫基)复合肥价格年初至今同比上涨7%,原料磷肥自给叠加拥有的钾肥进口权使得公司的复合肥生产极具成本优势。

渠道创新加速新型复合肥市场拓展,销售量同比大涨,未来整体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目前致力于复合肥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作物专用肥以及新型肥料,未来将把新型肥料规划为特肥、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生态级肥和现有新品五大系列,近年来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南方区域营收同比连续上涨,增速明显快于普通复合肥,预计未来复合肥整体毛利率将进一步上升。

延伸产业链后端现代农业硕果累累,“果肥联动”模式,转型升级加速。公司布局高端优质农产品领域,前后创立了洛川果业和雷波果业,布局万亿级水果消费市场,积极探索“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果园托管模式;设立新洋丰沛瑞(北京)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品牌农产品的渠道建设和品牌打造;成立并购基金,致力于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及业务布局。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国内磷复肥龙头,拥有磷矿—磷肥—复合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致力于作物专用肥等新型肥料的开发,新型肥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向下游延伸打造优质农产品产业链。复合肥行业底部复苏中,龙头公司业绩拐点已现,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 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3.3、127.5、146.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8.77、11.14、14.2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67、0.85、1.09 元/股,当前市值对应PE 为13、10、8 倍。



  卫宁健康:蚂蚁入股+增资卫宁健康 医疗信息化赛道刺刀见红
  事项:
卫宁健康近日公告:2018年6月15日,周炜、王英、刘宁与上海云鑫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上海云鑫合计受让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81,696,900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5.05%,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股份转让事项尚未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交办理申请。同日,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卫宁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周炜、王英、刘宁与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增资协议》,上海云鑫拟出资人民币19,300万元对卫宁互联网单方面增资,占股30%。

评论:
阿里系医疗信息化赛道再下一城,与腾讯争锋相对刺刀见红2018 年,阿里腾讯两大巨头在医疗信息化赛道加速布局:先有腾讯和易联众的合作,再有腾讯入股东华软件,紧接着蚂蚁金服宣布与创业软件合作,最后是蚂蚁直接入股卫宁健康并增资其互联网子公司。不难发现,阿里系与腾讯的拼杀已经从C 端蔓延至B 端,并且争锋相对,刺刀见红。

我们认为腾讯入股东华软件是一步好棋。东华软件卫宁健康均位列医疗信息化第一梯队。与卫宁健康相比,东华软件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但是拥有庞大的三甲医院客户群,医疗资源十分优秀,并且东华软件的二级市场估值相对较低。通过入股东华软件,腾讯可以迅速渗透入三甲医院,同时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深入,借助腾讯优秀的视频处理技术,东华软件的相关信息化产品可以更好地支撑远程医疗。

卫宁健康的主要客户为二甲及二乙医院。其为了维持高标准化产品不得不战略性放弃了一些高定制化需求的三甲用户。整体而言,卫宁健康的客户数比东华软件要多一些。因此,蚂蚁入股卫宁健康可以迅速触及较多的医院。我们认为此时蚂蚁入股卫宁健康,并且按照12.95 元(公告日前交易价90%)的价格入股,代表着蚂蚁给予卫宁健康约64 倍Wind 一致2018E PE 的估值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入股卫宁健康没有附带业绩对赌等条件,这说明蚂蚁本次入股卫宁健康的行为有一部分是应对腾讯入股东华的防御性应激策略。当然,卫宁与蚂蚁的合作也会有协同效应,根据公告,本次通过资本+业务层面形成深度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卫宁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市场拓展,有利于卫宁健康快速提升“4+1”战略的推进速度。

互联网业务受蚂蚁青睐
除了入股卫宁健康母公司,蚂蚁还用1.93 亿元增资了卫宁健康的子公司:卫宁互联网,占股30%。这意味着蚂蚁对于卫宁互联网的估值为6.43 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告,卫宁互联网是为公司“4+1”战略“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的平台和孵化器,通过自身发展、股权投资等灵活的机制和方式,推动公司“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健康云服务等创新业务的发展,整合4 朵云间业务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实现4 朵云间业务联动、协同以及输出。

截至2017 年底,卫宁互联网旗下布局医疗机构及医联体的“纳里健康”云平台业务覆盖至全国24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对接医疗机构超过1,500 家,连接20 多万名医生和350 多万名患者,服务患者超1,000 万人次。纳里健康是一款手机APP,可以实现:
省心:图文、电话一对一服务,在家轻松应对简单健康问题;
省时:在线预约权威专家号,不用熬夜排队挂号,高价买号;
高效:手机查询检验检查报告单,随时随地咨询在线医生;
周到:老慢病患者在线续方,药品安全快捷配送到家;
便捷:不用跑窗口,不怕忘钱包,手机支付一键搞定。

与春雨不同,其针对的是复诊而不是轻问诊。凭借着卫宁HIS 方面的优势,纳里健康拥有较快的推进速度及较好的集成效果。

布局基层卫生服务的“身边医生”已在上海、深圳、北京、江苏、武汉、南宁等地覆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200家,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提高医院、医生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产品。通过身边医生APP,用户可以实现:
签约医生:可为自己和家人申请,签约附近的社区医生;
健康档案:全面共享社区公共医疗卫生系统健康信息;
在线咨询:诊前在线咨询医生,诊后反馈治疗效果;
健康课堂:定期开展健康大课堂,学习掌握健康知识;“互联网+支付”业务,自2017 年投入运营后,已在上海、贵州、安徽、江苏、重庆、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天津等地600 多家医疗机构投放支付设备9,000 多台,交易金额29 亿元,交易笔数超过1,800 万笔。“卫宁付”统一支付平台通过提供线上线下便捷的患者服务,如预约、在线支付、报告查看的服务,并且覆盖医疗支付所有环节。

根据媒体报道,卫宁付产品已开通扫码付、自助付、手机付、诊间付、商保付和医保付等服务,可为医疗机构成熟对接支付宝、微信、快钱、医保中心、商保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丰富的支付入口。

医疗信息化龙头
卫宁健康是医疗信息化龙头。卫宁健康成立于1994 年,之后于2000 年并购复旦金仕达医院事业部,2008 年进行股份制改革,2011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2013 年成立创新研究院,2014/2015 年收购宇信网景等公司,2016 年更名为卫宁健康

近年来坚持内生式增长+外延式并购齐头并进的策略,基础用户数量庞大,目前已有5000+的医疗用户。同时,公司产品线齐全,涵盖HIS、PACS、RIS、HER、病理信息管理、ELIMS 等主要系统。不仅如此,目前政府主导在做的互联互通和电子病历的等级评审,对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公司通过加强销售网点布局,目前服务网络遍及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超过5,000 多家,其中三级医院超过200家,并打造了一批样板用户,如湖南分级诊疗与基层卫生、贵州基层远程会诊、天津/安徽/江苏中医馆、浙江精神卫生、广西南宁智慧健康、北京东城智慧养老、安徽宿州健康脱贫等项目。

未来发展看点:4+1 四朵云 + 创新业务平台
四朵云为云医、云药、云险和云康,+1 平台是一个整合平台,卫宁健康正试图把四朵云的业务实现两两结合或两三结合,并在其中创造一些新的模式,支撑各家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应用。其中:
“云医”主要运用O2O 的方式,实现面向C 端的服务,结合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等新业态,建立充分和完善的多方连接。云医通过实现跨院医疗服务资源的汇聚、整合和输出,盘活医疗服务资源,实现医院、医生、患者用户的聚集和细分,依托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充分和完善的多方连接;云医服务于医疗机构,尤其是区域的大医院,以这些区域大医院作为龙头,形成区域的医院联盟主体,然后由这些大医院推动把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纳入医院联盟,做到医生-医生、医生-病人、病人-医院的交互;。截至2017 年底,布局医疗机构及医联体的“纳里健康“云平台业务覆盖至全国24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对接医疗机构超过1,500 家,连接20 多万名医生和350 多万名患者,服务患者超1,000 万人次。

“云险”以医疗支付为主线,构建统一支付平台以及保险风控体系为核心,为客户打造统一多方支付渠道的支付服务(医保+商保+自费)、商保快速理赔的数字化理赔服务以及企业年金的保险升级服务。2017 年投入运营后,已在上海、贵州、安徽、江苏、重庆、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天津等地600 多家医疗机构投放支付设备。

“云药”主要通过上海钥世圈云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钥匙卡”平台,一方面对接上游的保险机构及其各险种,另一方面对接下游的各连锁药店以及医疗终端,截止2017 年底,累计实现保险控盘保费达25 亿元,自有药房60多家,合作药房60,000 多家,用户分布于全国30 个省市,平台整体交易额达2.5 亿元,销售增长率超过100%。

传统保险报销链条较长,一般需要购药-支付-填写理赔申请-寄送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收单-保险公司审核-报销款到账等阶段,而通过云药,可以实现理赔直付:购药-出示卡片-后台直接结算-支付自费部分,极大的缩减流程。

“云康”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居民保健+慢病管理+就医导医+体检服务,已推出多款健康管理产品,针对不同患者人群提供定向性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公司参股的上海好医通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布局“互联网+体检”,已连接900 多家医院及体检中心,年体检服务达几十万人次,服务过的企业客户达5,900 多家。

良好的财务指标
卫宁健康收入增速近年来保持平稳,长期保持在30%-40%的水平,位于上市公司中第一梯队。

卫宁健康的毛利率水平也符合其自身的定位。其毛利率较高,在50%-55%之间,符合产品型公司的定位,且其毛利率长期保持稳定。

净利率方面, 卫宁健康的扣非净利率维持在20%左右,同样位列医疗信息化公司的第一梯队。

看好未来发展
目前,卫宁互联网是出于亏损状态。根据公告,2017 年,卫宁互联网实现收入261 万元,营业利润为-1418 万元,净利润为-949 万元。我们认为,这是企业处于投入期的正常情况。

新业务给了公司未来较大的想象空间,但是,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障局刚刚成立,很多政策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再加上卫宁健康的新业务也在探索中前进,因此,无法较为精确地给卫宁健康的新业务进行估值。尽管如此,卫宁健康位列医疗信息化赛道的第一梯队,而医疗信息化在未来的高投入是高确定性事件,而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商业健康险的逐步推进,以及老龄化不可逆转的迅速到来,我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预计公司18-20 年收入分别是16.12/21.54/28.73 亿元,同比增长34.0%/33.6%/33.4%;归母净利润分别是3.09/4.13/5.40 亿元,同比增长34.7%/33.7%/30.9%;EPS 分别为0.19/0.26/0.34 元;对应PE 分别为70.0/52.3/40.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低于预期;
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新业务亏损额增加;
传统业务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