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巧借金融之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加入日期:2024-5-15 11:19:3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5-15 11:19:30讯: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但眼下,环保产业仍存在融资困境,新能源亟待发展壮大,如何巧借金融之力撬动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赴多个城市一线走访,试图从金融力量的探索中寻找答案。

  融资融智

  “三统筹”破解环保融资困局

  和众多传统工业城市类似,江苏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多年来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压力。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的徐州已经从“一城煤灰半城土”蝶变为“一城青山半城湖”。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产生的垃圾去哪儿了?“我们把城市产生的建筑垃圾加工成砂、石子,加上水泥变成混凝土,再用到建筑上去,这样便实现了循环经济。”徐州新盛集团董事长王向阳一语道出垃圾“变废为宝”的奥秘。

  新盛集团的建筑垃圾处理工厂坐落于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走进工厂,目之所及,处理设备隆隆作响,各类垃圾正在进行初步分拣……经过多道工序后,建筑垃圾被加工为商品混凝土、地砖后又运往建筑工地。在这里,“绿色循环”正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这正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例证。

  记者了解到,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徐州“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园区内已有10家企业入驻,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再生类项目。

  新盛集团融资部负责人马翔介绍,传统的环保类项目普遍存在小而散、配套设施融资难等共性问题,所幸,政策性金融的“融资+融智”功能,能够破解环保类项目的“融资困局”。记者了解到,2018年,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为产业园设计了“三统筹”融资模式——统筹建设内容、统筹还款来源、统筹增信方式,为产业园建设提供授信支持,迄今已发放26.6亿元贷款,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这一模式具体如何操作?国开行江苏分行客户三处处长吴晶晶表示,首先是整体统筹核心项目、配套项目、相关生态修复项目;其次是将项目聚集到新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由子公司统筹还款来源,新盛集团补足还款差额;最后以厂房、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新盛集团为其提供保证担保,从而达到贷款审批要求。

  商投并举

  助力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新能源产业正为江苏常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浇灌。

  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行近期在常州等地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知惠行”专项行动,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式服务方案》,重点围绕“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充电桩领域”“动力电池领域”等细分领域,向白名单客户提供专属授信政策、绿色审批通道、差异化利率优惠等各项政策支持。截至3月末,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司客户超千户,授信余额较年初新增86亿元,增速15.17%。

  金融服务还不止于此。面对汽车工业产业链条长、金融需求多元的现实情况,中国银行以“商行+投行+投资”的综合金融服务,聚焦上游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中游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下游汽车销售行业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公司信贷、供应链融资、股权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助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力。截至3月末,中国银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对公贷款余额超400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的同时,金融“活水”也加足了马力。据悉,中国银行依托遍及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服务网络,为国内车企“走出去”提供财务顾问、账户结算、并购贷款、股权投资、同业借款、境外发债等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进去”。

  强基固本

  绿色金融发展面临历史机遇

  绿色发展激发“风光”无限,电力系统正在与时俱进。随着风电光伏等“绿电”上网、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增加,电力系统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无疑对电网的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新能源具有较强的波动性,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量的占比逐步提升,对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一定冲击,这就迫使我们进行源源不断的投入,去开发引领性技术,进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南京南瑞半导体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航告诉记者。

  但半导体研发需要久久为功,难点在于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政策性金融能够提供长期大额资金支持,这恰好与企业研发资金的需求相契合。今年3月,国开行江苏分行就南瑞半导体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相关研发及测试项目开展贷款授信,目前已实现承诺2亿元。

  据悉,“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开行江苏分行累计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近550亿元、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贷款超120亿元,有力支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发展。

  以上仅是金融力量以“耐心资金”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缩影。业内认为,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行业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

  近期,央行等七部门发布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称,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金融基础设施、环境信息披露、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和市场、政策支持体系及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绿色金融区域改革有序推进,国际合作更加密切,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有序聚集。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