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证监会一揽子救市方案或许能够终结万人吐槽的三高发行

加入日期:2023-9-5 9:03:1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9-5 9:03:19讯:

  三高发行,资金超募,是A股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毒瘤,发行人赚走了资本市场最后一个铜板,投资者亏得彻彻底底。

  IPO注册制以来,不管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甚至主板,新股定价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虽然是市场化的结果,但其副作用不言自明,一个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彻底沦丧,其次是投资者遭遇巨大打新损失,中签不再是中彩而是中刀,一根签亏损金额屡屡被刷新。即使炒新风潮下,上市首日不破发,但假以时日,股价也会因为长期下跌而破发,有媒体统计,Wind数据发现,截至8月下旬,沪深总计有1071只注册制新股上市,其中破发的有318只,占比接近30%。

  注册制改革下,如何改善三高发行,市场各方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监管也是屡屡提及三高发行,但市场依然任性,掌控着定价权的机构,似乎也是无动于衷,不断报出高价发行,另外承销保荐机构承销费用与资金超募挂钩,有动力动用各种人脉关系推高发行价格,获得更多的承销费用,而发行人则是三高发行最大受益者,发行相同股份,发行价越高,获得资金越多,谁也不会嫌弃钱多烫手,有钱可以投资理财,也可以补充流动资金减少利息支出,还可以投资新的项目或者是并购热门资产,也就有了各种美化财务数据、拔高科技含量的冲动。

  最近为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推出了一揽子方案,其中亮点颇多,可能能够有效的遏制发行人三高发行的冲动,从而避免三高发行,这或许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结果了。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证监会将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突出扶优限劣,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A股上市公司一直有投资饥渴症和融资饥渴症,上市以后并不会止步于IPO募集资金,还会变着法儿的通过定增、可转债、配股和债券发行等再融资,一旦再融资与股价破发挂钩,意味着一旦股价破发,上市公司就无法再融资,甚至无法进行资本运作,实施并购重组,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碰到好的机会,无法并购资产,看到好的机会,无法再融资募集资金投资新的项目。

  虽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市值管理,推升股价,回到发行价上方,但是市值管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是亲自下场,利用伪市值管理操纵股价,也未必成功。何况还需要冒着巨大风险,一旦东窗事发,就会面临重罚甚至移送司法。

  其次,虽然各方强调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但发行人却不那么想,上市就是为了减持,证监会发布了《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或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如果股价破发就不能减持,这对于急于减持变现的股东而言,就如同坐在热锅上的蚂蚁,虽然备受煎熬,可是无法跳出热锅。

  因此为了减持股份的便利,发行人也就不敢肆无忌惮的推高发行价,把自己绑在不能减持股份这一棵歪脖子树上,守着一堆股票干着急。

  为了避免大股东变相减持股份,对于破净破发的个股,应该制定规则,不能质押股份,或者是制定规则接受质押的资金融出方,一旦提供股份质押者未能赎回,资金融出方也不能减持质押股份,如果允许股份质押或者质押股份能够被动减持,《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规定就会被市场架空,成为一个摆设。

  有了不能再融资和减持这两个新的约束工具,对于IPO企业来说,发行人需要考虑新股价格与公司真实价值和成长能力的匹配,否则上市定价一时爽,上市以后就会面临无法再融资和无法减持的约束,这是得不偿失的。

  虽然一揽子方案,股市上涨暂时没有看到,但能够终结三高发行也是一种市场的利好。????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