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电子行业周报:存储23Q4有望有积极表现,中美沟通加强或减轻科技企业贸易压力

加入日期:2023-9-25 23:10:2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9-25 23:10:25讯: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存储23Q4有望有积极表现,中美沟通加强或减轻科技企业贸易压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市场行情回顾
过去一周(09.18-09.22),SW电子指数上涨0.34%,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48pct,从六大子板块来看,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II、消费电子、元件、其他电子Ⅱ、半导体涨跌幅分别为0.21%、-3.17%、3.45%、0.99%、-1.09%、-1.39%。
核心观点
存储:存储复苏信号已现,价格有望于23Q4实现双位数涨幅。据DRAMExchange数据可知,自9月8日以来,DRAMDDR4与DDR5的多个型号产品价格均实现小幅涨幅,存储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升。展望23Q4,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存储芯片在经过史上最长的库存调整期后,近期属合约市场下游的厂商,已被原厂通知Q4合约价要调涨,也让走合约市场客户在9月份可以有时间向下游通知涨价,这一波涨价由8-9月份现货市场开始反弹,走现货的模组厂率先反应,而合约市场则会在Q4陆续落实涨价;Nandflash23Q4的合约价有机会涨1-2成、DRAM则约涨1成。
中美关系: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中美沟通加强或有望减轻电子板块企业对外贸易压力。央视新闻报道,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我们认为,经济领域工作组的成立是中美关系稍有缓和的信号,电子板块企业或逐步迎来平稳、友好的发展环境。
芯片设计:AI刺激全球前十大IC设计厂商营收环比增长12.5%。从全球视角来看,TrendForce数据显示,AI刺激23Q2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营收达381亿美元,环比增长12.5%,也推升英伟达在23Q2正式取代高通登上全球IC设计龙头,TrendForce预期23H2AI对相关供应链营运的助益会更明显,且该类产品平均销售单价较消费型产品更高,23Q3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营收有望实现双位数的环比增长,且产值有望创新高。
光刻机:SSMB-EUV功率优势突出,未来若产业化落地或将有望推动中国芯片制造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期刊《物理学报》刊载的《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作者:唐传祥、邓秀杰)一文显示,光刻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最关键的工艺步骤,目前,产业界公认的新一代主流光刻技术是采用光源波长为13.5nm的极紫外光刻,极紫外光刻机全球唯一的供应商是荷兰的ASML公司。EUV光刻机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光源,为了使到达晶圆上的EUV光功率满足芯片大规模量产的要求,需要EUV光源的功率足够高,而且随着芯片工艺节点的缩小,对EUV光功率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目前ASML公司采用的是激光等离子体(LPP)EUV光源,LPP-EUV光源目前能够在中间焦点处实现350W左右的EUV光功率,该功率水平刚达到工业量产的门槛指标,产业界认为LPP光源未来可以达到的EUV功率最高为500W左右,想要继续将EUV光刻向3nm以下工艺节点推进,LPP-EUV光源的功率将遇到瓶颈。而清华大学持续研发的稳态微聚束SSMB-EUV光源最高功率可大于1kW,在功率方面优势显著。目前,SSMB-EUV仍处于研发阶段,我们认为若未来该技术完成产业化落地,中国或将在芯片制造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或有望进一步突破美国制裁。
面板:9月电视面板涨价停滞,9月和10月LTPS/柔性AMOLED低价产品价格有望小幅上涨。TrendForce数据显示,65寸、55寸、43寸、32寸电视面板2023年9月下旬均价与2023年9月上旬相同。据LEDinside报道,目前面板短期需求未见好转,下游厂商采购态度渐趋保守,面板市场或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虽然面板厂当前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控制,但我们认为23Q4电视面板价格或存在波动。另外,手机面板方面,CINNO预期9月和10月LTPS/柔性AMOLED低价产品将小幅涨价,a-Si低价产品亦存在涨价可能。
投资建议
维持电子行业“增持”评级,我们认为2023年电子半导体产业会持续博弈复苏;目前电子半导体行业市盈率处于2018年以来历史较低位置,风险也有望逐步释放。我们当前重点看好:半导体设计领域部分超跌标的并且具备真实业绩和较低PE/PEG的个股机会,AIOTSoC芯片建议关注中科蓝讯和炬芯科技;建议重点关注驱动芯片领域峰岹科技和新相微;半导体设备材料建议重点关注华海诚科、新莱应材华兴源创精测电子;XR产业链建议关注兆威机电;折叠机产业链重点关注东睦股份;建议关注军工电子紫光国微复旦微电,以及华为供应商汇创达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