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电力行业7月月报:容量电价重塑火电估值逻辑,来水恢复带动水电出力抬升

加入日期:2023-9-15 16:41:0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9-15 16:41:00讯: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电力行业7月月报:容量电价重塑火电估值逻辑,来水恢复带动水电出力抬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月度专题点评:容量电价机制托底合理收益,火电估值逻辑有望实现重塑。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缺电”与“弃电”并存局面,保供压力下火电项目建设积极性亟需容量电价支持。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已经面临“缺电”与“弃电”并存局面,煤电作用更为突出,无法替代。同时煤电面临系统内重要定位转型,亟需定价机制改革以鼓励投资建设积极性。容量电价机制展望:认可火电顶峰价值,进而实现火电估值逻辑重塑。传统视角下的火电资产同时受价格弹性较大的现货煤价和价格无弹性的管制电价压制,火电板块并没有体现作为公用事业的稳定盈利属性。容量电价机制的出台代表着火电资产部分收益因较为固定,故其估值可以摆脱传统视角下火电按资产质量估值的PB估值思路,逐步走向合理盈利的PE估值体系。投资主线:行业龙头全面受益,重点限电地区有望率先落地。火电龙头企业有望因机组体量大、分布范围广而全面受益;部分过往出现限电情况或电力供应短缺情况的省份有望积极推进政策制定和落地。
月度板块及重点上市公司表现:8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下跌4.5%,表现优于大盘;8月沪深300下跌6.2%到3765.3;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传媒(-1.1%)、煤炭(-2.1%)、石油石化(-3.3%)。8月电力板块重点上市公司中涨幅前三的分别为川投能源(3.46%)、华能水电(3.28%)、长江电力(2.80%)。
月度电力需求情况分析:电力社会用电需求增速显著上升。7月,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6.46%。分行业:二产居民电力消费增速稳中有升,三产用电增速略有回落:7月,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3.98%、5.71%、9.58%,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5.12%。分板块:高技术制造业用电需求上涨,高耗能产业用电需求增速由负转正,消费用电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分子行业看,高技术装备制造板块中新增用电贡献率排名前三的子行业为电气机械制造业、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消费板块新增用电贡献率排名前三的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六大高耗能板块中新增用电贡献率排名前三的为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燃料加工业。分地区来看,东部沿海省份用电量领先,内陆省份用电增速靠前。弹性系数方面,2023年二季度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02。
月度电力生产情况分析:风电发电增速抬升明显,水电发电同比大幅好转。7月份,全国发电量增长3.60%。分机组类型看,火电电量同比上升7.2%;水电电量同比下降17.5%;核电电量同比上升2.9%;风电电量同比增长37.28%;太阳能电量同比增长6.4%。新增装机方面,7月全国总新增装机3120万千瓦,其中新增火电625万千瓦,新增水电18万千瓦,新增风电332万千瓦,新增光伏1874万千瓦,风光装机持续高增。发电设备利用方面,1-7月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2079小时,同比降低2.49%。其中,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上升3.92%;水电利用小时同比降低24.86%;核电利用小时同比上升2.30%;风电利用小时同比上升8.59%;光伏利用小时同比下降5.11%。煤炭库存情况、日耗情况及三峡出库情况方面,煤炭库存环比上升;煤炭日耗环比下降;三峡水位及水库蓄水量同比显著上升。
月度电力市场数据分析:8月均价同环比上浮明显,9月均价年内环比首次下降。8月月度代理购电均价为419.01元/MWh,环比上浮6.09%,同比上浮6.15%。9月月度代理购电均价为409.68元/MWh,环比下降2.23%,同比下降0.72%。广东8-9月月度交易价格环比持续下降,现货市场电价下降明显;山西8月月度交易较基准价小幅上涨,现货交易价格环比大幅上涨;山东8月现货均价有所上涨。
行业新闻:(1)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2)8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建设正式启动。(3)8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规范运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组建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
投资观点:我们认为,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关系紧张之后,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在电力供需紧缺的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凸显;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电价趋势有望稳中小幅上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容量补偿电价等机制有望出台。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或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的丰富和投入。此外,伴随着发改委加大电煤长协保供力度,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煤电企业的成本端较为可控。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电力运营商的业绩有望大幅改善。电力运营商受益标的:粤电力A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等;同时,煤电设备制造商和灵活性改造技术类公司也有望受益于煤电新周期的开启,设备制造商受益标的:东方电气;灵活性改造受益标的:龙源技术青达环保、西子洁能等。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滑导致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缓慢,电煤长协保供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