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通信行业点评报告:卫星通信催化频出,低轨成长性突显

加入日期:2023-9-11 17:07:3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9-11 17:07:38讯: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通信行业点评报告:卫星通信催化频出,低轨成长性突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事件:2023年9月6日,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中兴通讯、是德科技使用银河航天“小蜘蛛”试验星座,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宽带实验室验证,证实““透明转发”与“基站上星”两种架构的端到端技术均可行。相较于此前的IoT-NTN窄带,大众手机及行业终端卫星宽带性能良好,实测5MHz带宽透转模式下,上下行峰值速率达600kbps和5.1Mbps,最大环回时延15ms,用户及馈电全链路补偿最大多普勒频偏1.03MHz。
低轨卫星通信优势明显,成长空间广阔。低轨卫星高度为500-2000km,由里弗斯传输方程可知,卫星通信的信道自由空间传输损耗(FSL)是发射机天线功率与接收机天线功率比值的函数,由收发传输距离和波频决定,因此低轨卫星通信的FSL更小,或是同等FSL下可选择更高波频和更大带宽。低轨卫星通信可将时延数量级自100ms降低至10ms,足以媲美平地网络,同时更高的信号强度为小型化、轻量化的地面设备提供了支撑。据SIA数据,2022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810亿美元,价值量上,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卫星制造与发射=5:4:1。2022年国内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约320亿元,与全球相比体量尚小,预计2022-2025年CAGR约11%,国内在轨卫星中通信卫星占比约12%。低轨卫星覆盖范围广、系统容量高、轨道资源相对丰富,是未来6G满足“空天地”一体化泛在通信需求的必由之路,成长空间广阔,且场景拓宽带来的规模效应、“一箭多星”技术的快速进步均有利于成本压降,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据SpaceNews数据,2023年至今全球发射的轨道卫星中近80%为低轨卫星。目前美国拥有全球约70%的低轨星座,主要集中于SpaceX、LynkGlobal、Amazon三家企业,国内亦有星网公司、银河航天、航天科技等不断向ITU提交星座频谱申请。部署节奏若按““2年10%、5年50%、7年100%”的原则推进,未来五年全球有约5万颗低轨卫星入轨,且国内增速远超全球。
华为手机再突破,Mate60Pro支持卫星通话推动行业发展。8月29日,华为Mate60Pro上架,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是2022H2Mate50支持卫星单向短报文、2023H1P60支持卫星双向长信息后的又一大突破。华为Mate60Pro通过电信的“天地翼卡”接入天通一号卫星网络,套餐有每月100/200元“(通话80/200min)、每年1000元“(通话750min)等选项。由于卫星通话为“山野林海”等基站信号鞭长莫及之处提供服务,出于安全性考虑,套餐开通前景向好,假设未来两年套餐渗透率每年提升12%、上述三类套餐开通数量相同、月套餐每年开通半数时间,按国内智能手机年出货量2.7亿部计算,NR-NTN市场空间将增加约300亿元/年。华为Mate60Pro可能推动卫星通话成为高端手机的标配,且乘低轨卫星宽带实验室验证的东风,在手机领域率先实现轨道的““高转低”。
建议关注:关注卫星NTN技术纵深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卫星运营及服务龙头中国卫通/中国电信,低轨卫星射频芯片参股者和而泰,天通一号核心网供应商震有科技,卫星应用场景拓展的移动通信供应商三维通信
风险提示:卫星需求不及预期、卫星发射成本高企、卫星部署节奏缓慢、卫星轨道资源竞争加剧、卫星运行故障多发、低轨卫星多普勒频偏较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