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煤炭开采行业周报:油气价格大涨&港口煤去库显著,煤炭投资仍可期

加入日期:2023-8-14 12:32:2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8-14 12:32:25讯: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煤炭开采行业周报:油气价格大涨&港口煤去库显著,煤炭投资仍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逻辑:油气价格大涨&港口煤去库显著,煤炭投资仍可期
本周(2023.8.7-8.11,下同)国内秦港Q5500动力煤收盘价为828元/吨,环比下降1.31%。经历了7月份炎热高温带来的日耗同比大增,动力煤价格上涨走势总体超预期;进入8月份市场对煤价走势再起担心,因为按往年日耗走势推断日耗将于8月中旬达到高点后将逐步下行,进入秋季煤价是否会再出现深幅下跌或跌破6月中旬的最低点价格759元?我们判断这个前低点位应该很难再次跌破,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秋季面临的基本面和6月已完全不可比拟,6月时的基本面众多利空因素包括“港口和电厂库存均为历史最高、日耗尚处低位、进口煤超预期、海外煤大量甩货”,而秋季所面临的基本面则是“港口库存已去化、电厂库存也从高点缓慢下滑、日耗偏高、进口煤有望政策性收紧(6月底煤炭交易大会讨论内容已反映此现象)、不存在海外煤甩货、荷兰天然气气田关闭带来的煤炭替代性需求预期上涨(纽卡Q6000价格当前已大涨)”。二是电厂采购行为将对煤价形成支撑,也是我们在6月份提出的煤价底部区间判断的逻辑,即709-770元会是煤价底部的确认区域,因为709元是年度长协6月的参考价,770元是年度长协区间的上限,跌至此区间电厂将更多的采购现货而减少长协;另外近年来动力煤到环渤海港口的完全成本平均值已大幅提升,成本曲线的边际最高成本超过700元甚至800元,煤价逼近成本价将导致部分煤矿减产。三是国内生产有望长时间受到安全检查的强监管而导致供给收缩,近期我们看煤矿开工率已连续数周下滑,晋陕蒙422家开工率继6月环比下降后,7月继续下滑。四是稳增长政策有望在下半年发挥效力,尤其是在施工旺季的金九银十月份。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反映政策层面稳增长意图超预期,多方向布局尤其是对地产支持政策超预期,如没再重申“房住不炒”、“减免房产交易的各种税费”、“降低首套房首付比、落实认房不认贷”等,后续有望对地产新开工带来边际改善,利多黑色产业链,同时也间接利多动力煤产业链(电力、水泥、煤化工)。动力煤方面,在秦港去库的基础上,长江口和广州港库存也出现快速去库,电厂库存亦处在趋势性下滑中;澳洲工人罢工引发LNG供给减少的担心,导致天然气价格大涨,对煤炭的替代性需求也会带动海外煤价上涨。市场担心钢铁平控影响双焦需求,但落地仍有不确定性,且钢铁涨价有利于煤焦钢产业链利润再分配。我们维持对煤炭板块高胜率与高安全边际的逻辑推荐:从高胜率而言,高分红已逐步受到资本市场资金的青睐,煤企高分红已成为大趋势,7月初兖矿能源将分红承诺从不低于50%提到60%更是有利证明;当前稳增长政策出台且超预期,煤炭股同样也会成为进攻品种,作为上游资源环节必然受到下游需求的拉升而反映出价格上涨。从安全性而言,我们认为煤炭股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的底部区域,PE估值对应2023年业绩多为5倍,以PB-ROE方法分析煤炭股高ROE而PB却大幅折价,煤炭企业价值被低估。高弹性且兼具高分红及成长性三合一的受益标的:山煤国际兖矿能源广汇能源潞安环能山西焦煤;稳健高分红受益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经济复苏及冶金煤弹性受益标的:平煤股份淮北矿业(含转债)、神火股份(煤铝);中特估预期差最大受益标的:中煤能源;能源转型受益标的:华阳股份美锦能源(含转债)、电投能源永泰能源
煤电产业链:晋陕蒙开工率趋势性收紧,天然气价格飙升利好煤价
供给端:晋陕蒙三省442家煤矿合计开工率81.6%,处于低水平位,开工率已连续数周下滑,开工率继6月至今持续下滑趋势。需求端: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从7月底205万吨回升至235万吨,即使台风导致降雨的影响,但日耗水平仍处于高位。后期判断:供给方面,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将持续至2023年底,内蒙对有安全隐患煤矿进行产能核减,开工率和黑煤均存在制约;山西针对矿难瞒报事故加大安监力度。需求方面,天气转凉日耗季节性回调,但预期仍高于去年同期;另外非电行业(冶金、水泥、化工)需有望受到政策催化,煤价仍有韧性。
煤焦钢产业链:焦化厂补库提振需求,焦煤底部反弹
供给端:国内供给受到矿难和严格的安全生产形势影响,进口煤已现回落趋势。
需求端:钢厂炼焦煤库存处于历史底部,近期独立焦化厂开始补库,有效提振炼焦煤需求。后期判断:供给方面:炼焦煤国内产量并无明显增量且安全生产将持续趋严,蒙古焦煤进口受到其产量的瓶颈限制、澳洲焦煤需要比较价差。需求方面:近期补库需求支撑焦煤价格出现反弹,但考虑到炼焦煤库存仍处于低位水平,稳增长发力尤其是地产链改善将拉动双焦需求。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加速替代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