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机械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四主线把握机械行业投资机会

加入日期:2023-7-5 20:20:3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7-5 20:20:33讯:

(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机械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四主线把握机械行业投资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初至今申万一级机械行业涨幅11.85%,涨幅位居第六。跑赢同期中证100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5.29、6.96、9.22个百分点。从估值来看,截至2023年6月21日,机械行业整体PE-TTM(剔除负值)、PB-MRQ为27.82倍、2.41倍,低于2014年2月21日以来历史中位数28.24倍、2.68倍。从机械行业内部细分板块来看(细分板块内部标的根据主营变化略有调整),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制冷空调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机器人板块和仪器仪表2023Q1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高,分别达到39.73%、33.97%、27.46%、16.54%、14.62%和14.22%;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楼宇设备、半导体设备、光伏设备、其他专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同比增速较高,分别为83.31%、60.17%、56.67%、51.02%、42.95%。从收入端来看,2023Q1机械行业营业收入3588亿元,同比增长2.3%,相较于2022年收入同比下滑1.22%转正,实现正增长。从利润端来看,2023Q1机械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1%,较2022年同比下滑8.66%降幅收窄。一方面,机械内部细分板块之间分化较大,冷热不均。按照收入和利润变化方向划分,营收和利润同比均正增长的细分板块包括,能源及重型设备、轨交设备、工控自动化、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机器人、机床工具、仪器仪表、磨具磨料、锂电设备、楼宇设备、其他专用设备。其中,利润端增速普遍高于收入端增速,毛利率改善状况良好,从侧面印证持续深化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进程。
主线一:库存周期拐点把握反转机会。从内需来看,企业利润持续下探,导致投资意愿不强,尤其是民间投资持续低位运行。M2高增长与民间投资背离,企业端对未来需求信心不足,信贷扩张到投资扩张传导路径不顺畅,资金沉淀在企业定期存款比例较高。从库存周期来看,PPI作为库存周期领先指标依然处于下探通道,2023年5月PPI同比下跌5.6%,已接近前期2015年12月低点-5.9%。从供给端看,2008年“四万亿投资”产能大扩张之后,2011年开始出清。2016年三季度开始,产能扩张有重启趋势。但在随后的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的需求下行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低位,新一轮扩产周期被迫中断。2011-2020期间制造业供给端产能充分出清,中国制造业有了更好的起点和基础。我国或将于2023年下半年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拉动机械设备投资增长。重点关注周期底部边际改善的半导体设备、机床细分板块。
主线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出口高增可期。从结构上来看,根据统计局数据,4月份,受新动能产业发展较好、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作用,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8%,实现由降转增,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4个百分点,是拉动作用最大的行业板块。2023年5月电气机械、铁路等运输设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4.4%、23.70%、12.4%、4.7%。虽然相较于4月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是考虑去年5月高基数,同比增速依然维持高位。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国也将于下半年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根据一带一路网统计数据,截止2023年1月6日,中国已经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今年下半年将有多场外交及重要活动举行,8月至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将陆续召开,9月底亚运会将于杭州举行。根据商务部数据,2023年1-2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占同期总额的20.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26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增长态势良好。机械设备作为对外投资承揽工程的先行和支撑力量,有望持续受益,重点关注出海正当时的轨道交通和工程机械板块。
主线三:装备制造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力量。从机械板块内部看,2021Q1-2023Q1库销比从低点1.3爬升至1.5。结合毛利率修复情况看,毛利率从2022Q1低点20.72%修复至2023Q1的22.50%,2023年3-5月,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细分项来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7.9%、13.2%、8%,均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一方面机械行业内部契合制造业升级主旋律的部分高景气细分板块一季度提前备货以应对后续高增长新订单。另一方面的是2016年以来供给侧改革以及2019年至今市场低端产能的过度出清后的市场竞争格局优化,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扩张和毛利率改善的结果,包括今年以来装备制造行业出口高增带来的正面影响。重点关注激光设备、工控自动化细分板块。
主线四:顺应能源变革趋势中长期增量可期。实现“碳中和”愿景“时间紧、任务重”。我国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家明确提出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双控”转变。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工作目标,并强调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双碳目标下,产业结构转型是重中之重。相对低附加值的、初级的、能耗大、产值低的产品会慢慢退出或减少在市场中的比例;高端智能、信息技术、5G通信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产业会成为主流。与美欧国家相比,中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且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间隔年限较短,实现“碳中和”愿景“时间紧、任务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主要由土壤、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汇吸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是碳抵消,通过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减少一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另一个行业的排放量。其中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包括光伏、锂电(储能)和氢能源等,低碳清洁技术包括碳捕集和碳封存回收等。重点关注氢能设备、光伏设备、锂电设备、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板块。
风险提示:制造业投资低于预期,新技术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外贸出口不及预期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