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医药生物周跟踪:从医改任务看医药投资方向

加入日期:2023-7-31 12:38:5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7-31 12:38:50讯: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医药生物周跟踪:从医改任务看医药投资方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思考:从医改任务看医药投资方向
事件:2023年7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下一阶段深化医改的发展重点。
我们通过2023年下半年的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可以展望医改政策趋势下医药行业投资方向。
医保支付:从覆盖范围看,临床疗效明确、技术价值明显的治疗类、手术类和部分中医医疗服务项将优先纳入调整范围。从支付模式看,医保支付端通过药械集采降价及创新医保谈判等模式进行结构变化的同时,也通过DRG/DIP进行支付方式变化,到2023年末要达到不少于70%的统筹区域开展DRG/DIP改革。DRG/DIP模式下,临床价值明确、治疗需求刚性更强的药品和器械有更快增长,而偏辅助属性、非必需性品种则呈现弱化趋势。相比医保监控目录等硬性措施,DRG/DIP支付方式软约束模式下,对临床医疗产品结构有更长期的影响。
药品器械集采:药品集采数量从2022年的350个增加到2023年的450个,与此对应则是全国仿制药第八批集采已经完毕,第九批全国仿制药集采蓄势待发,在大部分口服药和注射剂已经接近完成之时,仿制药板块中“存量仿制药出清+新品种新驱动力”的逻辑持续演绎,成为典型的拐点型投资模式。同时,省级集采已经尝试把独家生物药及中药纳入地方集采范围,我们需要从分组、降幅、以价换量等多个方面评估集采影响。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模式:与西药相比,中医药可能会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研发端,相比于西药的靶点化研发模式,中药依托古代经典名方制剂可以形成传承创新的研发模式,同时中药创新药也进入审评加速新阶段,未来创新中药会成为中药板块新增量品种。医疗终端,国家也在加快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康复中心等扩大中药使用范围的医疗机构。政策导向下,我们应该把握中药政策红利周期下的行业快速发展机会。
行情复盘:成交上升,板块普涨
涨跌幅:本周医药板块上涨2.91%,跑输沪深300指数1.56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涨幅排名第14名。2023年以来中信医药指数累计跌幅4.0%,跑输沪深300指数7.2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6名。
成交额:医药行业成交额为2294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比例为5.6%,较前一周环比上升0.6%,低于20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8.1%)。
估值:截至2023年7月28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7.13倍PE,环比上升0.75。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8%,环比减少4.0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4.0%)。
沪港通&深港通持股:截至2023年7月28日,陆港通医药行业投资1874亿元,医药持股占陆港通总资金的9.6%,医药北上资金环比增加69亿元。细分板块中,生物制品净流入较多,化学制药、医疗器械板块净流出较多。
细分板块涨跌幅分析:根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医药子板块普升,其中化学制剂(+4.2%)、医疗服务(+2.9%)、医疗器械(+2.7%)、化学原料药(+2.6%)增长较多。
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板块来看,本周创新药(+8.6%)、生物药(+4.9%)、医疗服务(+4.1%)、CXO(+3.1%)上涨较多。具体看,创新药板块中康方生物(+21.5%)、贝达药业(+14.8%)、百济神州(+13.0%)涨幅较好;生物药板块中我武生物(+14.8%)、万泰生物(+11.6%)、长春高新(+7.5%)涨幅较高;医疗服务中通策医疗(+8.3%)、欧普康视(+7.5%)表现较好;CXO板块中维亚生物(+11.4%)、泰格医药(+6.4%)、药明生物(+6.4%)涨幅较高。
整体来看,医药估值和持仓仍处于历史低点,投资者在底部震荡中待医药板块催化,我们认为在医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2023年度医药策略周期论角度,中药、配套产业链、创新药械处于复苏新周期、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的多周期共振阶段,可能成为未来投资主线。我们推荐预期底部、经营周期弹性体现的中药、仿制药、先进制造产业链、创新产业链以及医疗硬科技方向。
2023年医药年度策略:拥抱新周期
复苏新周期、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把握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
推荐方向:中药、仿制药、创新药械及配套产业链(CXO/原料药)等;
逻辑支撑:①2023年复苏新周期:诊疗量快速恢复;②政策周期:控费政策持续优化带来合理量价预期;③产品周期:创新药械产品持续迭代满足未及需求的量。
2023年行业边际变化:2023年新周期、集采时代“量”的修复,贴息等医疗新基建放量;卫健委、医保局等配套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持续推进,联盟集采促进放量;仿制药集采、脊柱等高耗集采、续标政策规则延续科学、合理化。
中药:近期部分中药公司如东阿阿胶康恩贝同仁堂天士力健民集团济川药业康缘药业葵花药业华润三九等披露经营近况,持续验证我们前期提出的中药新复苏逻辑,历史负债率低点、营运效率提升奠定了业绩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推荐:康恩贝康缘药业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桂林三金,建议关注九芝堂以岭药业东阿阿胶
配套产业链: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百诚医药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诺唯赞键凯科技健友股份等。
创新药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心脉医疗奕瑞科技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科济药业、君实生物等。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业绩低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