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符合预期,看好中药创新

加入日期:2023-7-3 23:43:5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7-3 23:43:51讯: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符合预期,看好中药创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本期(6.24–7.1)上证综指收于3,202.06,上涨0.13%;沪深300指数收于3,842.45,下跌0.56%;中小100收于7,205.45,下跌0.97%;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8,565.25,上涨1.0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6位。其中,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
可恢复80%头发生长,Litfulo获FDA批准,国内已申报
美国当地时间6月23日,辉瑞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双激酶抑制剂Litfulo(ritlecitinib/利特昔替尼)上市,推荐剂量为50毫克。
这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可用于患有严重斑秃的青少年(12+)的治疗方法。此前一年,2022年6月,FDA批准了礼来JAK抑制剂baricitinib(Olumiant/巴瑞替尼)口服片剂用于治疗严重斑秃,不过适用人群为成年患者。
美国批准首个Ι型糖尿病细胞疗法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9日报道,当地时间2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治疗Ⅰ型糖尿病的细胞疗法Lantidra,即无法使用标准的胰岛素注射或输注来调节血糖水平的患者,接受已故捐赠者的胰腺细胞以产生胰岛素。
FDA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的彼得·马克斯在新闻稿中指出,严重低血糖是一种危险的病情,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或癫痫发作。批准的第一种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疗法,为Ⅰ型糖尿病和复发性严重低血糖患者提供了额外的治疗选择。
Lantidra是一种将供体胰腺细胞输送到肝脏主静脉的单次输注。接受治疗的人必须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其免疫系统损伤分泌胰岛素的供体细胞。目前,它被批准用于患有Ⅰ型糖尿病的成年人,尽管他们进行了严格的糖尿病管理和教育,但仍会反复出现严重低血糖。
FDA是根据两项临床试验作出决定的,在这两项试验中,30名参与者接受了1到3次药物注射。其中约70%的人在输注后一年或更长时间内不再需要服用胰岛素,30%的人在5年以上不需要服用胰岛素。
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
财联社6月29日电,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其中提出,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资源调控作用,进一步推动形成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装备结构更加科学、配置数量与健康需求更加匹配、配置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更加适应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管理体系,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提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
核心观点:
6月21日,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信息公开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此后,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表。
整体来看,此次集采共包括16个采购组、42个产品、以及296个规格剂型,产生了68条中选结果。从企业中选率上看,共有96家企业申报,63家企业中选,中选率达65.63%;从降价幅度上看,中选品种的平均降幅为49.36%。
我们将此次集采的降价幅度与此前的省级中成药集采进行对比,2021年,湖北联盟中成药集采的平均降价幅度为42.33%。与此前相比,此次集采的降价幅度略高于上一轮,对于临床需求量大的品种,参加集采的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我们认为,中成药集采的背景下,具备品种和成本优势的中成药企业有望受益于以价换量和行业集中度的优化。
从今年上半年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数量来看,2023年上半年,CDE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创下新高。2023年上半年,CDE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受理号54件,较2022年同期增长64%;从注册分类看,上半年38件申报1类中药创新药,6件申报3类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10件申报2类中药改良型新药,以1类创新药为主。从政策上看,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加大中药传承创新的鼓励力度,比如:2021年国家医保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医保政策的支持。从中药创新的发展方向上看,根据《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古代经典名方进行中药复方制剂研发,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是产业发展趋势。从化学药集采的经验来看,化学药集采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企业对创新药的研发热情,我们认为,中药企业在集采下或也将把创新作为集采下业绩增长的新来源。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等创新能力突出的中药上市公司。
短期来看,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整体依旧稳健,创新药是国家医保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总体来看,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以及受益于政策扶持的创新型成长企业及其产业链和新兴产业,预计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建议重点关注开立医疗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一品红华东医药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一品红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4)受益新冠治疗和常规治疗需求常态化,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