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用电负荷攀升虚拟电厂逐步落地 千亿元级规模市场蓄势待发

加入日期:2023-7-24 21:51: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7-24 21:51:55讯:

    本报记者 郭冀川

    今年入夏以来,用电负荷持续攀升。据悉,截至7月22日,南方电网电力负荷已四次创新高,最高达2.31亿千瓦。面对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虚拟电厂逐步落地,成为提升电力负荷弹性的重要路径。

    “虚拟电厂不是发电厂,是在总体用电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对用电权利的转让,是电量再分配的新型电力系统。”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重阳向记者介绍,虚拟电厂涉及电网、电力负荷用户等多方主体,通过对电力资源调节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目前在浙江、广东等地均有试点。

    刘重阳介绍,虚拟电厂通过开展工业可调节负荷、用户侧储能、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实现电力用能在大量主体间的协调,总体上增加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当前,个别试点已经实现盈利。在政策和市场推动下,有望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针对电力消费旺季下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均对推动虚拟电厂建设作出部署。虚拟电厂作为协调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交易和需求响应的重要手段,正受益于产业政策和电网需求的不断加码。

    仅从7月份的情况来看,7月11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7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3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要求,切实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厂网信息沟通交流。

    从地方层面看,多地出台针对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如近期深圳出台《深圳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制定和规范了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启动条件、组织流程、响应价格、基线计算、收益结算、考核机制、分析评价、争议处理等内容,为深圳虚拟电厂的业务运转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指导。

    资本也积极进军虚拟电厂产业。目前,已有多家电力领域上市公司通过综合能源服务等方式切入虚拟电厂赛道,如深南电A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加速探索与布局虚拟电厂、智慧光伏等行业前沿领域,与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签订《虚拟电厂建设合作协议》。

    除了传统能源企业之外,多家科技型企业从软件研发、数据采集环节探索虚拟电厂业务,如国能日新公布其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产品已实现了市场化应用。恒华科技7月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虚拟电厂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相关产品研发力度。

    华泰证券7月20日发布研报认为,我国虚拟电厂正由邀约型向市场型过渡,近年来缺电事件频发,各地虚拟电厂试点明显加速。短期只考虑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预计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达102亿元。2030年假设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61%、现货占比10%,则现货市场规模达939亿元;辅助服务费用占比提升至5%,则辅助服务市场规模达770亿元,虚拟电厂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元。

    洛克资本合伙人李音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去年投资的虚拟电厂项目进展良好,已经成为当地市场化运营虚拟电厂的标杆项目。

    李音临说:“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虚拟电厂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尤其是虚拟电厂通过通信计量、调节管理等技术手段把电源、负荷、电动汽车或储能系统等多种分布式的类型资源进行优化协同,建立协调有序的电力运行状态,不仅保障并网消纳,也提升了电网智能化程度,与新能源发电产业相辅相成。”

(编辑 才山丹)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