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一季度银行业监管数据:规模扩张提速,净息差承压

加入日期:2023-6-7 17:38:5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6-7 17:38:54讯:

(以下内容从南京证券《一季度银行业监管数据:规模扩张提速,净息差承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一季度监管指标数据,一季度行业规模扩张明显提速,但净息差延续承压,利润增速显著放缓,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
资产规模扩张提速,国有大行为信贷投放主力。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为337万亿,同比增长11.68%,从增速来看相较2022年全年提升0.86个百分点,主要系今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前置,推动银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分类别来看,国有大行资产扩张速度领先同业,一季度国有大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达到13.95%、环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银行,主要系稳增长背景下国有大行成为信贷投放主力,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7.53%、11.46%和9.77%,增速也均环比上升。一季度信贷快速冲量后,4月以来信贷增速放缓,从5月票据利率走势来看预计5月信贷仍然延续疲弱。
信贷投放对公强、零售弱,区域分化延续。结合一季度社融数据和央行发布的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来看,2023年一季度新增对公贷款9.03万亿,在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的比重为达到85.2%,对公贷款是一季度人民币贷款的主要投放方向。具体来看,一季度基建贷款和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5.2%和31.7%,是驱动对公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从信贷投放区域来看,长三角和成渝地区仍然是一季度信贷投放的主要区域,其中安徽、浙江、四川、江苏等地信贷增速较高,北方、西南地区等信贷增速则相对缓慢
净息差延续承压状态,但不同类别银行有所分化。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为1.74%,环比下降17bp,当前行业净息差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主要系一季度贷款重定价对生息资产收益率形成较大冲击,而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因此行业净息差面临较大冲击。分类别来看,农商行、国有大行面临的息差压力更大,分别环比下降24.8和20.3bp,股份行和城商行净息差下行压力相对较小,分别环比下降16bp和4bp。预计一季度将成为行业净息差的阶段性低点,随着贷款重定价影响消退,新发放贷款利率企稳回升以及存款利率下调,预计行业净息差压力高点已过,后续银行净息差有望迎来企稳回升。
量难补价,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放缓。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相较2022年全年下降4.15个百分点,主要系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大幅下行、量难补价、整体净利润仍受到较大拖累。分类别来看,一季度仅城商行利润实现正增长,国有大行、股份行、农商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降幅分别为1.46%、1.42%和3.01%,而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1.40%,预计主要受益于拨备反哺利润。后续来看,随着银行净息差迎来企稳回升,预计行业整体利润增速也有望在二季度开始迎来向上拐点。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率、关注率均环比下行。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62%、环比下降1bp,关注率为2.16%、环比下降9bp,反映出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分类别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不良率均实现小幅下降,环比分别下降4bp和2bp,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率则均出现环比上行,上行幅度分别为5bp和2bp,反映出当前中小金融仍存在风险。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5%,环比小幅下降0.6个百分点,预计主要系一季度行业经营业绩承压,部分银行通过拨备反哺利润保持利润稳健增长,其中以城商行、农商行最为突出
投资建议:近期受经济数据走弱、存款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市场降息预期明显升温,但MLF利率企稳、LPR也并未下调,降息预期并未兑现,我们认为当前虽然经济环比走弱,但在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下,同比增速仍将处于政策可接受的空间,从政策紧迫性来看降息可能性不高。叠加当前银行净息差承压,短期来看进一步下调利率的可能性不大。近期中特估概念股有所调整,主要系获利资金了结、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叠加近期人民币贬值,受益于中特估概念的银行股也均出现一定回撤,后续来看我们认为在当前利率下行、资产荒的环境下,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经过短期调整,仍将具备较高配置价值。中长期来看,决定银行板块行情的关键因素在于宏观经济基本面,近期受经济数据走弱影响、市场对宏观经济预期整体较为悲观,后续来看仍需持续跟踪宏观经济数据,若实现边际改善则优质股份行、中小行也将具备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