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热点 >> 文章正文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展望中国经济——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加入日期:2023-6-28 5:41:4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6-28 5:41:44讯: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唐颖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新旧风险挑战,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市场波动不断。如何应对全球经济金融风险挑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重要议题。在年会首日,中外嘉宾分享了关于如何重启全球经济、加强金融稳定性的真知灼见。

重新激活全球贸易体系

与会嘉宾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从短期到长期的诸多风险。短期看,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脱钩断链”“去全球化”等错误思潮,造成了全球贸易增长放缓;长期看,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挑战亟待解决。

“脱钩”不可行成为本届年会中外嘉宾的共识。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指出,根据世贸组织模拟,一旦发生真正的贸易脱钩,将造成全球GDP损失5%的长期影响。

“我不认为‘脱钩断链’是可行的,如果把时间轴拉长,‘脱钩断链’不大可能实现。”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用制裁、贸易战、关税甚至战争等方式,从根本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世界还是要靠对话形成共识。

摒弃错误思潮的同时,全球经济如何重启?关键在于借势而为,重新激活全球贸易体系,促进更可持续、更加公平的经济增长。

伊维拉强调,一定要采取包容性的政策和措施,让各国共同加入到整个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通过一些新的方式、措施,比如通过推进数字化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来解决全球贫富不均的问题。

“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开放,全球进一步增进信任、相互交流,来推动全球科技、经济不断发展。”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说。

保持利率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今年以来,全球金融体系正在承受压力,发达经济体银行接连爆雷。在动荡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下,加强金融稳定性成为各国金融系统的棘手任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指出,影响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各国政府、央行的政策,比如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对于外部有很大溢出效应。

张维迎认为,在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决策部门难于准确预测合适水平的利率。因此,他建议保持利率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让市场自己选择。

“在任何一个时期我都没有担心过中国的银行体系。”巴克莱银行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洋表示,不同地区的银行业风险情况不一,比如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在2015年以后就已经开始去杠杆,包括出台对不良资产的消化机制、消除影子银行、强化资管行业监管等,一系列“组合拳”让中国的银行业更具韧性,但中国的银行业也存在来自房地产行业的一些风险。

以自身确定性

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在不确定性增多的当下,中国经济的持续恢复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表示,中国设定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非常有雄心和鼓舞人心。

张玉卓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恢复态势是好的,虽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不少挑战,但是中国近几个月发展稳健。从消费看,消费市场在逐步恢复;从供给看,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增速较快。

他同时指出,中国经济增长还面临不小的挑战,外贸增长不及预期,前5个月的全球贸易增长情况也不容乐观;消费的热点还不够多,整个消费领域的增长不高;一些新兴产业的“面”还不够大。

展望未来,张玉卓称,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以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共同为全球经济增长作贡献。

工业富联首席执行官郑弘孟认为,在新一轮的科技竞赛里,中小企业如何加入全球性的企业网络,需要企业和政府一起合作。接下来,应该在建设“一带一路”上下功夫,推动企业和政府密切合作。

此外,张维迎还建议,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要为企业提供更多市场化融资,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发展。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编辑: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