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医保目录调整启动,关注医保谈判品种

加入日期:2023-6-19 11:18:5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6-19 11:18:52讯: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医保目录调整启动,关注医保谈判品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6.12-6.16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0.60%,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2.70pct,跑输创业板综指5.33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23位。
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0.22%,跑输恒生指数2.49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8位。
本周观点:2023年新版医保目录调整启动,关注医保谈判品种医保目录调整启动,下个月进入申报阶段。2023年6月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此次征求意见稿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15日(星期四)17:00前,公众可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而《谈判药品续约规则》与《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将另行公开征求意见。从工作程序来看,工作程序分为5个阶段,包括准备阶段(2023年5-6月)、申报阶段(2023年7-8月)、专家评审阶段(2023年8-9月)、谈判/竞价阶段(2023年9-11月)、公布结果阶段(2023年11月)。
多款新冠药物有望纳入医保。在申报范围方面,根据调整指南来看,新版医保目录的申报时间要求仍旧保持一致,仍旧以6月30日之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具体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中国新闻网,信立泰贝达药业亿帆医药等企业今年新获批的12款国产或引进新药有望入选。同时指南里也明确了符合条件的这个新冠抗病毒用药也都可按程序进行申报,此前2022年调整工作方案的表述为“纳入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药品,目前医保目录内仅阿兹夫定和清肺排毒颗粒两款新冠治疗药物,已上市的新冠抗病毒药物包括先声药业的先诺欣、君实生物的VV116、众生药业的来瑞特韦片等产品今年有机会纳入医保。
申报细则中经济性内容调整。申报的同时,需提交摘要幻灯片,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公平性。其中经济性(限目录内)内容的要求中,与2022年不变是仍需提供过去两年(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大陆地区药品销售费用,增加当前费用价格情况、预计未来三年内销量和对医保基金的影响等内容,删去了各省挂网情况以及和目录内同治疗领域要求对比的要求。在公平性内容方面,对目录外药品还需要提供价格费用等信息。谈判竞价重视度再提高,医保成功率逐年提高。谈判竞价阶段相比于去年也延长了一个月的时间,从9-10月延长到9-11月,最终药品目录调整结果预计在2023年11月公布。根据IQVIA数据,2022年医保谈判成功率相比于2019-2021年继续提高,目录外新增药品谈判/竞价成功率达80.6%,价格降幅稳定在60%,去年19种药品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谈判进医保”。面对不断优化、完善的准入政策环境和医保制度改革,药企应当重点关注产品的临床价值,明确各类健康和财务风险的责任承担。
医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目录持续扩容。根据国家医保局统计,2022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30697.72亿元、24431.72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2023年一季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9100.48亿元,同比增长9.5%,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5577.45亿元,同比增长21.7%。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药品带量采购和DRG/DIP支付改革的推进,医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腾笼换鸟”为医保目录扩容给创新药进医保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投资建议
医保目录目前处于准备阶段,申报阶段将于7月开始。我们认为具有真正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产品、疗效明确的中成药将更快进入医保目录放量,同时医保基金的平稳运行也保障了产品的使用。从历史经验来看,谈判产品进入医保后,首年销售额通常能获得较为明显的增速,之后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以前整体谈判药品在国内公立医院的渗透率尚未达到较高水平,落地情况仍需进一步提高。2023年1月,国家医保局官网公示出《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769号(医疗卫生类068号)提案答复的函》,强调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谈判药品落地机制。预计多重机制下,医保创新产品将迎来较好的增长。建议关注有新产品上市可能进入医保目录的的亿帆医药恒瑞医药贝达药业信立泰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