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中信证券:G7峰会涉华实质内容有限,关注新能源车及工业仪表领域涉欧重点出口企业的业绩表现

加入日期:2023-5-24 11:06:1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5-24 11:06:14讯:

  文丨崔嵘 李翀

  G7峰会涉华实质内容有限,美国可能的对华投资限制政策料影响有限。结合近期美国政策动向,我们认为近期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方向应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等代表科技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平台型企业、矿产资源和创新药及医疗器械领域。此外,今年初我国对欧盟交通设备、光学仪器领域出口表现较好,建议关注新能源车及零部件、工业仪表等领域涉欧重点出口企业。

  ▍事项:

  北京时间2023年5月21日,G7峰会在日本广岛闭幕。峰会期间通过了《G7领导人关于经济韧性和经济安全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峰会前,美国财长耶伦[1]曾呼吁美欧协调对华立场酝酿对华投资限制政策。今年4月,有报道称[2]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发布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的投资,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AI)和量子投资等经济关键领域,投资受限方面包括了创业投资、私募股权以及某些形式的技术转让和合资企业。

  ▍G7峰会涉华实质内容有限,美欧在涉华问题上立场分歧。

  《声明》重点关注供应链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应对所谓的“破坏国际规则和规范的有害做法”、所谓的“打击数字领域的有害做法”、合作制定国际标准、通过防止所谓的“关键和新兴技术的泄露”来保护所谓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整体来看,峰会前美方相关表态并未落地,反映出美欧在涉华问题上的立场分歧。

  ▍5月开始中美关系边际略有缓和,关注下半年G20等多边外交契机下中美关系阶段性边际改善的趋势。

  2023年3月-4月美国针对中国106家公司出台针对性政策,政策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5月随着外长对话等一系列高层活动的推进,中美关系边际略有缓和。展望下半年,在G20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多边外交机制下,中美关系有望在高层会晤的推动和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议题的对话和协商中呈现出边际缓和的趋势。不过,临近年底,在两党党内提名人员确定后,竞选人在涉华议题上的言论或增大中美关系的边际扰动,叠加中国台湾地区在2024年1月初将举行的所谓“领导人”大选,届时需持续关注中美关系的边际变化。

  ▍综合分析2023年以来的涉华企业相关政策,预计美国对华企业出台针对性政策编织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有与所谓的“不友好国家”进行可能会被定义成“军事往来”的业务往来的企业,“不友好国家”主要包括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等国家。建议关注对相关国家的重点出口企业的外部安全性的提升;

  2)可能影响到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的行业及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半导体、人工智能(AI)、创新药及医疗器械、计算机软件、平台型企业等行业,上述行业也多数为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重点方向。该类针对性政策目前重点关注的是科技领域,尚未大范围染指到医药产业;

  3)所谓的“涉疆、涉藏、涉港、涉台”等议题,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业、外贸以及部分大宗商品领域,其实质性的目的在于产业链迁移和竞争。

  ▍我们认为,若美国出台对华投资限制规则政策,对我国产业链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有限。

  “美国对华投资限制规则”并非首次出现,去年底已有媒体报道、官方报道提及,我们认为其影响有限:

  1)相关潜在的政策可能仅涉及美国政府关注的部分热点行业。结合美国政治新闻媒体Politico的报道,政策制定者曾考虑的行业范畴包括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五大产业,但生物技术和洁净能源行业现如今可能已经被排除在外;

  2)就投资生态而言,相关行业中美双方并不互相依赖,投资中国相关新兴实体的机构主要为国内机构。以AI行业为例,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仍为中国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据CSET数据,2015-2021年间,至少71%的投资份额和92%的投资交易行为没有美国参与,仅来自中国投资机构。结合Crunchbase的数据,2015年至2021年间,167个美国投资机构参与了401笔对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占2,299笔全球投资交易的17%。整体来看,我们观察到2015-2021年间涉及的美国投资者的投资总额为 402 亿美元,分别投资于251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占所有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筹集的1100亿美元的37%。不过,这其中91%的美国对中国AI公司的投资交易仍处于风险投资的早期阶段,如天使轮、种子轮和种子前阶段。

  ▍近期应重点关注的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方向主要集中在:

  1)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面向产业链前沿竞争的科技方向;

  2)平台型企业:结合美国国会及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文件[3]和主要观点,美国政府重点关注用户数或者销量超过100万的平台型公司(在美业务量形成一定规模),重点关注社交应用类、网购支付类、通话通讯类、影音播放类、图书阅读类、新闻资讯类平台型公司;

  3)矿产资源:如上游原材料和资源品的战略安全。根据2月12日彭博社消息,美国正寻求与欧盟和七国集团等盟友建立一个“关键矿产买家俱乐部”。后续应重点关注能源资源治理倡议联盟(ERGI)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涉及主要品种包括锂、钴、镍、铜等品种;

  4)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美国政府在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链安全的聚焦点主要集中在仿制药产能不足、创新药及医疗器械的领先程度方面。建议中长期持续关注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韧性提升[4]。

  ▍今年初我国对欧盟交通设备、仪器仪表领域出口表现较好,关注新能源车、工业仪表等涉欧重点出口企业的业绩兑现。

  2020年拜登总统上台后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起来,中欧关系挑战与机遇并存,考验双方政治智慧。在此背景下,中欧双边领导人多次实现成功互访,把握相关战略机会,发现分歧中的共识,利用经贸合作深化双边战略合作。虽然2023年以来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速同比回升,不过仍未回正,4月录得-4.3%,但结构性表现仍可圈可点。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在交通设备、仪器仪表、动物及毛皮箱包等领域对欧盟出口仍持续强劲,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仪表、皮革制品等领域。重点关注我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车、智能化仪表领域涉欧重点出口企业的业绩兑现。

  ▍风险因素:

  我国经济疫后复苏和节奏(快)慢于预期;美国经济衰退时点和节奏(快)慢于预期;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扰动;突发地缘政治事件的扰动;国内相关领域扶持政策颁布速度或政策力度、推行进度不及预期;其他国家在对华和对美关系上态度/立场的变化。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