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国海策略:维持TMT为全年市场主线的判断

加入日期:2023-4-10 9:22:5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4-10 9:22:59讯:

  1、今年以来TMT板块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特征,通信、计算机、传媒超额收益皆在30%以上,市场围绕强产业趋势交易的特征明显,宏观环境上也与典型的成长牛年份(2013年、2019年)较为类似,大涨之后对后续TMT空间的判断尤为关键。

  2、参考2013年、2019年TMT细分行业指数涨跌幅和估值修复程度来看,当前无论是指数或估值平均上涨幅度,还是涨幅最大的主线行业的上涨幅度皆未达到2013、2019的全年水平。

  3、参考过去三轮新兴产业的崛起趋势以及细分领域空间增速来看,当前AI主导的产业趋势类似于2010-2015年的互联网产业周期,TMT相关产业有望从多点开花逐步发展至AI的全面渗透,我们预计中国AIGC商业应用规模2022-2025年CAGR有望达到50%。细分赛道未来几年预计增速低于移动互联网,同智能手机和新能源车增速更为接近。

  4、参考典型的成长占优年份,从TMT涨幅较大的个股数量来看,平均每年有10个左右十倍股,当前TMT板块尚未出现十倍股,个股层面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5维持TMT为全年市场主线的判断,相关领域如AI芯片、服务器以及光模块等细分赛道将陆续迎来基本面的确认,中微观层面上尚有空间,估值修复尚未结束,个股上是找机会的格局。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反复、海外通胀超预期、美国流动性危机升级、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产业政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历史数据仅供参考、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1、如何看待TMT行情的后续空间

  今年以来市场行情结构性特征显著,我们认为无论是市场表现还是宏观环境皆与2013年和2019年较为相似。市场表现方面,今年以来TMT板块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特征,通信、计算机、传媒超额收益皆在30%以上,市场围绕强产业趋势交易的特征明显。宏观环境方面,剩余流动性回落态势较为明确,库存周期进入从“主动去库存”转向“被动去库存”阶段,整体也与2013年和2019年的环境相似。本篇报告通过重点参考2013年、2019年TMT行情的演绎,从估值与股价的绝对涨幅、当时的产业趋势和增速以及涨幅较大个股数量等维度,来判断当前TMT行情的后续空间。

  1.1、 角度一:细分赛道的涨跌幅及估值修复力度

  

  2013年TMT行情中应用端领涨整个市场,从估值及市场涨跌幅两个角度来看,传媒行业均位居前列,此外通信是内部分化最大的板块。

  估值维度来看,2013年TMT行情中传媒板块估值涨幅最大。从估值绝对值来看,2013年TMT板块估值平均涨幅达到81.6%,其中传媒行业全年估值涨幅达到123.3%,通信及计算机估值涨幅均超过70%,电子估值涨幅为51.6%。二级行业来看,传媒板块中数字媒体、影视院线及广告营销估值涨幅均超过135%;通信板块中通信设备估值涨幅居前,达到89.7%、计算机板块中软件开发估值涨幅最大,为97.4%,电子板块中则是其他电子及半导体估值涨幅居前。从估值分位数来看,2013年年初传媒近10年估值分位数仅在3.5%,通信行业所处位置最高,其近10年估值分位数为50%。截至2013年TMT行情高点时,传媒近10年估值分位数达到58%,计算机、通信近10年估值分位数达到80%左右。

  行业涨幅来看,2013年传媒涨幅超过100%,电子及通信涨幅靠后。2013年传媒行业领涨TMT板块,其涨幅达到107%,排名第二的计算机涨幅为66.9%,电子及通信涨幅相对靠后。从二级行业来看,2013年内容端全面开花,影视院线以135.3%的涨幅领涨各行业,数字媒体、广告营销及软件开发全年涨幅超过70%。电子板块中,半导体及消费电子涨幅居前,全年涨幅均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通信板块内部明显分化,通信设备全年涨幅为48.8%,通信服务全年下跌3.7%,成为整个TMT板块中唯一下跌的二级行业。

  

  

  2019年TMT行情中计算机设备领涨整个市场,从估值及市场涨跌幅两个角度来看,计算机、电子和传媒均位居前列,通信内部分化最大。

  估值维度来看,2019年TMT行情中计算机设备估值涨幅最大。从估值绝对值来看,2019年TMT板块估值平均涨幅达到50.99%,其中计算机设备全年估值涨幅达到54.52%,传媒及电子估值涨幅分别为96.42%和85.02%,通信估值涨幅仅为7.28%。二级行业来看,计算机板块中计算机设备估值涨幅最大超过180%;传媒板块中游戏估值涨幅接近100%,广告营销估值涨幅为72.56%;电子板块中则是元件估值涨幅超过150%,半导体和其他电子估值涨幅超过40%;通信板块中通信服务估值涨幅为正,而通信设备估值涨幅为负。从估值分位数来看,2019年年初电子、传媒和计算机近10年估值分位数分别为0.83%、1.67%和2.5%,通信行业所处位置最高,其近10年估值分位数为23.33%。截至2019年TMT行情高点时,计算机近10年估值分位数达到60.83%,传媒近10年估值分位数达到50%以上,电子和通信分别达到40.83%和35.83%。

  行业涨幅来看,2019年电子涨幅超过70%,传媒及通信涨幅靠后。2019年电子行业领涨TMT板块,其涨幅达到73.77%,排名第二的计算机涨幅为48.05%,传媒及通信涨幅相对靠后。从二级行业来看,计算机中硬件端强于软件端,2019年计算机设备涨幅超过100%,IT服务涨幅超过50%;传媒板块中,广告营销领涨,其涨幅接近100%;电子板块中,其他电子涨幅居前,全年涨幅均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通信板块内部明显分化,通信服务全年涨幅为58.6%,通信设备全年涨幅仅为16.14%。

  

  

  

  1.2、 角度二:过往典型产业趋势及增速

  近十几年来,市场主要经历了三轮新兴产业的崛起,分别为2010年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启,2013年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加速扩张,以及2019年后新能源产业的爆发。今年以来,CHATGPT语言AI大模型的全球风靡为AIGC大规模商业化打开了空间,AI产业来到“IPHONE时刻”,站在新一轮产业趋势的起点,与过往产业相比,AI相关产业未来空间如何?

  以2009年为起点,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三年CAGR为60.9%,五年CAGR为49.5%;全球触摸屏销售收入三年CAGR为54.6%,五年CAGR为42.8%。2010年伴随着iphone4的问世,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加速变革,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09年的1.74亿部增长到了2014年的13.01亿部,产业爆发初期2009-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三年复合增速为60.9%,而从中期维度看,2009-2014五年复合增速为49.5%。智能手机产业的兴起也极大提高了触摸屏的需求量,全球触摸屏销售收入从2009年的43亿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257亿美元,2009-2012三年复合增速为54.6%,2009-2014五年复合增速为42.8%。

  

  以2012年为起点,中国移动(行情600941,诊股)互联网市场规模三年CAGR为158.0%,五年CAGR为114.8%;中国手游市场规模三年CAGR为151.4%,五年CAGR为104.6%。随着智能手机和3G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快速兴起,其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0.18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3万亿元,2012-2015三年复合增速158.0%,2012-2017五年复合增速114.8%。与此同时国产手游也在飞速发展,中国手游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32.4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1161.2亿元,产业爆发期初期2012-2015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51.4%,2012-2017年五年复合增长率也高达104.6%。

  

  以2019年为起点,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三年CAGR为50.93%,动力电池装机量三年CAGR为67.95%;光伏装机容量三年CAGR为24.27%,逆变器出口三年CAGR为48.18%。2020年以来在“双碳”战略以及产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国内新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保有量从2019年的381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1310万辆,复合增速50%以上,动力电池装机量从2019年的62GWh上升至2022年的295GWh,复合增速接近68%。光伏产业方面,以2019年为起点,从三年复合增速视角来看,光伏产业整体增速在24%左右,逆变器产业增速相对较高,出口规模三年CAGR为48.18%。

  

  

  本轮由ChatGPT引领的AIGC产业周期逐步启航,以2022年为起点,我们预计未来三年中国AIGC商业应用规模CAGR接近50%,与2019年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速相当。根据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大数据产业联盟前年发布的《中国AI数字商业展望2021-2025》,其预计2022年中国生成式AI商业应用规模为663亿元,到2025年商业应用规模有望达到2070亿元,按此数据计算,三年CAGR为46%左右。当前伴随ChatGPT的问世,未来AIGC商业应用规模的扩张速率大概率将高于此前预期,我们预计2022-2025年CAGR可能接近50%,与2019年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速相当。

  从AI产业链各细分赛道来看,参考本轮ChatGPT热潮催化前的机构预测数据,未来三年,国内智能算力规模预期增速最高,CAGR达50%以上,AI芯片与光芯片增速相当,CAGR在25%左右,AI服务器增速略低,CAGR为19%,现阶段在国内大厂纷纷卷入“大模型”竞赛的背景下,未来各领域实际增速均将高于预期。具体来看:

  (1)国内AI芯片方面,根据亿欧智库2022年发布的测算,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780亿元,2022年至2025年三年CAGR为28%。

  (2)服务器方面,根据IDC预测,2022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68.0 EFLOPS,预计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达922.0 EFLOPS,未来三年CAGR为51.0%。AI服务器方面,2021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为5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

  (3)光模块方面,根据Lightcounting的数据,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50.50亿美元,2025年将增长至73.33亿美元,未来三年CAGR为13.2%。在高速率模块光芯片方面,根据Omida对数据中心和电信场景激光器芯片的预测,2022年至2025年整体市场空间将从23.06亿美元增长至43.40亿美元,CAGR为23.5%。

  

  

  

  1.3、 角度三:涨幅较大的个股数量

  受产业周期驱动的各轮成长行情中,对应领域往往诞生股价涨幅较大的个股。2013年至今成长风格占优的年份共6年,分别为2013年、2015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3年年初至今的成长行情。通过梳理每年沪深A股最大涨幅的个股,不难发现受产业周期驱动的成长行情往往会诞生相关领域的优质个股,比如2013年移动游戏周期下的中青宝(行情300052,诊股)、掌趣科技(行情300315,诊股),2015年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中文在线(行情300364,诊股)、信息发展(行情300469,诊股),2019年半导体景气周期下的卓胜微(行情300782,诊股),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英科医疗(行情300677,诊股),以及2021年新能源行情中的南网能源(行情003035,诊股)。2023年年初至今TMT主线行情中,涨幅靠前的个股包括传感器龙头中航电测(行情300114,诊股)、游戏厂商昆仑万维(行情300418,诊股),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商拓尔思(行情300229,诊股)等,领涨个股大多属于TMT行业,也是最有可能诞生优质股的领域。

  从个股的涨幅高度、领涨个股的数量占比的角度看,2023年TMT行情仍有上涨空间。从个股的涨幅高度看,2015年、2020年牛市优质股较多,2014-2015年股价翻十倍的个股在2015年内最大涨幅大多超1000%,其中,中文在线的涨幅高达2981%;其余年份受市场行情影响,股价翻十倍的个股在当年的涨幅较小,最大涨幅处于500%-1100%之间。反观2023年年初至今,领涨个股除中航电测外,其余最大涨幅均不超过300%,即便与2013年、2021年平衡市的个股涨幅情况相比,当前TMT领域个股仍有上涨空间。从领涨个股占比看,2015年股价十倍的个股最多,占沪深A股的1.37%;以各年股价十倍的个股占比估算2023年潜力股的数量,预计2023年年内潜力股的数量在3至38家之间,平均为13家,截至目前TMT领域暂无股价十倍的个股诞生。

  

  

  1.4、 如何看待TMT行情的后续空间

  从2013年、2019年TMT二级行业股价和估值的涨跌幅来参考现在,当前无论是二级行业平均的股价和估值上涨幅度,还是涨幅最高的主线行业的上涨幅度皆未达到2013、2019的全年水平。2023年以来游戏板块是TMT二级行业里面股价和估值涨幅最高的行业,分别达到81.2%和72.4%,但相比2013年的影视院线、数字媒体以及2019年的半导体表现来看,当前股价与估值仍具备上行空间。此外,2023年以来TMT二级行业股价以及估值上涨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1.6%、34.2%,对比2013年和2019年全年平均值也仍有上行空间。

  从过去三轮新兴产业的崛起的趋势以及细分领域空间增速来看,当前产业趋势类似于2010-2015年的互联网产业周期,保守预测下的增速则类似于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周期。产业趋势上看,2010年-2015年的互联网在我国实现了从硬件设备到内容应用、再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传导,产业趋势从多点开花至全面渗透。具体来看2010年的标签是苹果产业链;2013年的标签是手游元年、国产电影元年、视频付费元年,产业趋势及商业逻辑得到反复加强;进入2015年后,“互联网+”浪潮向全行业各领域广泛渗透,内容领域红利持续释放,科技产业周期达到高点。产业增速上来看,以2022年为起点,保守估计未来三年中国AIGC商业应用规模CAGR为46%左右。当前伴随ChatGPT的问世,未来AIGC商业应用规模的扩张速率大概率将高于此前预期,未来三年CAGR可能将接近50%,与2019年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增速相当。

  参考典型的成长占优年份,从TMT涨幅较大的个股数量以及数量占全市场股票数量比重的两个维度来看,当前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从个股的涨幅高度看,2015年、2020年牛市优质股较多,2015年股价翻十倍的个股年内最大涨幅大多超过1000%;其余年份受市场行情影响,股价翻十倍的个股年内涨幅较小,最大涨幅处于500%-1100%之间。2023年以来,领涨个股除中航电测外,其余最大涨幅均不超过300%。从领涨个股占比看,2015年股价翻十倍的个股最多,占沪深A股的1.37%;以各年股价翻十倍的个股占比估算2023年潜力股的数量,预计2023年年内潜力股的数量在3至38家之间,平均为13家,截至目前TMT领域暂无股价翻十倍的个股诞生。

  

  2、 三因素关键变化跟踪及首选行业

  2.1、 经济、流动性、风险偏好三因素跟踪的关键变化

  从最新的经济高频数据来看,生产端开工率有所改善,需求端地产恢复形势较好,汽车消费环比回升,外需方面的领先指标韩国出口仍具有较大下行压力。从生产端来看,各项开工率有所回升,4月第1周唐山高炉开工率与上周持平,产能利用率继续提升,轮胎开工率则有所回升。需求端方面,由于2022年3-4月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2023年4月2日-4月7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上升48.89%,地产销售在改善的过程之中。从汽车销售来看,3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59.6万辆,同比持平,较上月增长17%,但1-3月乘用车销量累计同比仍然为负。从出行的情况来看,四大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较上周有所回落。从外需来看,韩国3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3.6%,降幅较2月有所扩大,外需方面的领先指标韩国出口仍具有较大下行压力。

  国内市场利率窄幅波动,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继续下行,外资持续流入。从国内市场利率来看,近期国内十债利率在2.85%上方窄幅波动,国内流动性整体维持较为充裕的状态,短端利率围绕2%的逆回购政策利率震荡。海外方面,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至3.39%,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均较上周有所回落。汇率方面,美元指数有所反弹,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至6.85上方。从市场流动性来看,外资在本周有所流出。

  本周市场延续上涨,成长涨幅最大,风险偏好明显回升。过去一周A股呈现上涨的态势,各类风格中,成长涨幅最大,消费涨幅相对较小,周期不涨反跌,风险偏好整体回升,日度成交金额维持在1万亿元上方。

  2.2、 二季度行业配置:电子、传媒、医药生物

  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二季度伴随业绩窗口期的到来,市场表现将更贴合业绩的相对优势,维持TMT是全年主线的判断,并建议关注短期维度业绩可能超预期的部分消费板块。行业配置上看好大概率为全年主线的安全资产,以及阶段性存业绩存在超预期可能性的部分消费板块,包括1)安全资产领域,在二十大报告利好政策和ChatGPT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双核驱动下,半导体、软件开发、计算机等TMT行业有望成为全年主线;2)AIGC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软件及内容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3)业绩可能超预期的部分消费板块,根据我们的专题报告《一季报有何看点》梳理,消费板块中金银珠宝、中西药等领域一季报业绩有望体现出相对优势。二季度首选行业为电子、传媒、医药生物。

  •   电子

  支撑因素之一:ChatGPT可接入插件促进算力芯片需求提高。2023年3月ChatGPT宣布支持第三方插件,第一批三方插件包含了11种类型,包括出行、购物、办公等场景。同时,推出了网络浏览器和代码解释器两款插件并开源了知识库检索插件的代码,将近一步增加其应用场景。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庞大的算力需要硬件的支撑,算力芯片将在此背景下受益。

  支撑因素之二:半导体国产替代持续演绎,封装建设快速增长。在晶圆市场供给有限、新产能未释放的背景下,晶圆代工厂扩产将增加半导体晶圆用量需求。在美国与荷兰的出口限制下,我国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也将持续演绎。同时,国内外公司目前在Chiplet的封装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将继续扩大投资进行封装项目的建设,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支撑因素之三:受益于华为新产品发布,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2023年3月23日,华为发布新手机P60,并带来全新智慧搜图功能,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在手机端侧对模型进行小型化处理,在业界率先实现了首创的、精准的自然语言手机图库搜索体验。同时,其拥有最薄折叠屏并支持双向北斗信息等新功能,新特性有望促进消费电子需求提升。

  标的:晶方科技(行情603005,诊股)、华峰测控(行情688200,诊股)、海光信息(行情688041,诊股)、立讯精密(行情002475,诊股)等。

  •   传媒

  支撑因素之一:AIGC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互联网内容正在从娱乐化走向知识化,AI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会进一步激发知识类视频的快速增长,质量与产量,都将飞速提升。过去,创作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知识信息的检索、筛选、编辑和视频内容的后期制作剪辑上,未来借助AI的力量,人力与时间成本都会大幅降低,创作者可以将精力完全聚焦于核心创意的思考生成,将会带来内容创作生态的极大丰富。

  支撑因素之二:随着版号发放恢复正常,游戏市场开始复苏。2023年3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游戏审批结果,共86款游戏获得游戏版号。截至2023年3月,已经有261款国产游戏获得游戏版号。同时,今年,腾讯《黎明觉醒:生机》和网易的《逆水寒手游》等游戏版号获批,有望带动游戏市场复苏。

  支撑因素之三:疫情影响近一步减弱,影视院线市场逐渐回暖。2023年3月份总共有39部新片上映,不仅数量超过去年同期,口碑和票房也有提升。截至3月30日,3月的单月票房达18.1亿元人民币:3月10日上映的《保你平安》4.8亿元,同日上映的《回廊亭》1.9亿元,24日上映的《铃芽之旅》也已创造3.8亿的成绩。同时,截至2023年3月30日,中国2023年累计票房已达157亿元,新片数量、上座率等显著回升。

  标的:恺英网络(行情002517,诊股)、三七互娱(行情002555,诊股)、捷成股份(行情300182,诊股)、昆仑万维等。

  •   医药

  支撑因素之一:政策利好催化企业业绩释放,中药行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国家推进中医药发展工作进入新阶段,中医药产业将更加明显地获益:中医药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建设和中西医协同工程将显著增加中医药服务的供给量,中医药文化弘扬和开放发展工程将促进国内和海外的中医药需求提升。操作性更强的《实施方案》,将加速政策利好向企业业绩的转化,中药企业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

  支撑因素之二:连锁药店持续扩张是大趋势。我国目前零售药店数量较多,集中度和连锁化率较低。但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以及新版GSP推行,行业集中化成为未来医药零售行业发展的趋势。零售药店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大趋势,而扩张是头部连锁药店的必选之路。全国空白市场仍旧空间较大,对于头部连锁药店而言,无论是自建、并购还是加盟的方式,依靠资本和品牌加速拓展大有可为。

  支撑因素之三:医疗设备公司将在大型医药设备配置证限制放松中受益。2023年3月,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在此政策下,可以促进大型医疗设备资源科学配置,有望推动大型医用设备进一步扩容。

  标的:同仁堂(行情600085,诊股)、华润三九(行情000999,诊股)、益丰药房(行情603939,诊股)、联影医疗(行情688271,诊股)等。

  

  

  3、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反复、海外通胀超预期、美国流动性危机升级、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产业政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历史数据仅供参考、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