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周一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加入日期:2023-2-13 5:56:2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2-13 5:56:21讯:

  宁波银行

  非息扰动营收,管理层平稳换届

  事件:1)宁波银行公布2022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578.79亿,同比增长9.67%,归母净利润230.75亿,同比增长18.05%;不良贷款率0.75%,较9月末稳步下降2bps。2)发布第八届董事会公告,管理层换届落地无变动。

  单季度收入增速有所下滑,预计主要受债市短期波动影响。2022年宁波银行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67%、18.05%,均高于当前已披露快报银行的平均水平。边际上看,增速较2022前三季度下降5.5pc、2.1pc,有所放缓,或主要是受到2022Q4债券市场波动,公允价值损益下滑的影响,与行业趋势一致(城商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余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稳定,预计仍在15%左右。全年ROE为15.56%,同比下降1pc左右。

  展望2023年,预计2023Q1为全行业业绩增速低点,后续经营环境及业绩增长均有望改善,而宁波银行预计仍将保持行业前列。

  存贷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37万亿,同比增速达17.4%,其中贷款总额1.05万亿,同比增长21.3%,较9月末继续稳步增2.2%,存款总额1.30万亿,同比增长23.2%,较9月末高增3.6%。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较优,不良“双降”。

  2022年末宁波银行不良率为0.75%,环比9月末继续下降2bps,不良贷款余额78.45亿,环比下降0.25亿。年末拨备覆盖率505%,环比下降15pc,拨贷比3.79%,环比下降0.21pc,在资产质量稳定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拨备计提,同时也主动加大了核销力度。

  此外,拨备覆盖率下行或也受到年报审计并表在Q4一次性摊薄所致:

  1)收购前消金公司贷款规模63亿元,按照披露可得的2019H不良率5.82%和150%左右的拨备覆盖率计算,并表时相当于不良规模+3.7亿,拨备+5.5亿。

  2)若以2021A为基数来看,母行不良余额66亿,拨备池348亿,拨备覆盖率为526%,并入消金公司后,拨备覆盖率会一次性摊薄为(348+5.5)/(66+3.7)=506%。

  短期看银行资产质量指标经常因为拨备计提、核销处置等因素有一定扰动,关键还是逾期率、不良率等核心指标能否保持稳定。

  而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虽有下降,但仍保持同业领先,且其资产质量一直保持稳健优异,经历了周期考验(2009年以来不良率从未超过1%),未来也有望继续保持这一水平。

  投资建议:宁波银行2022业绩表现整体仍然稳健,虽然营收受债市影响有一定波动,但估值体系中市场对于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身也不会给予溢价,核心还是规模增长、息差等经营指标,预计剔除非息扰动后,宁波银行核心指标仍然稳定较优。长期看,其16个利润中心广开门路,均处在快速发展期,消费信贷、永赢租赁、消金公司、零售公司大数据部等有望形成“四轮驱动”,财富管理、国际业务等有望继续快速成长我们坚定看好宁波中长期投资价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75亿、274.57亿、328.33亿,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PB仅1.34x、1.17x、1.01x。而过去3年(2019-2021)其PB估值的中位数与平均数均在1.6x左右,当前位置积极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出口下滑超预期;资本市场波动持续较大;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宽松等超预期。

  永创智能

  首次覆盖报告:包装设备龙头,受益下游景气和国产替代

  结论:公司是国内包装设备龙头,产品涉足众多下游,智能包装设备需求释放在即。预计2022-24年EPS为0.82、0.93和1.15元,参考可比公司PE、PB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24.3倍PE,对应目标价为22.67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液态包装智能产线需求高增,白酒、啤酒、软饮、乳制品多点开花。市场认为液态包装设备增速放缓使得公司营收增长空间小,但是我们认为公司的液态包装设备处于高增长期,原因在于:1)酒类:包装设备替换周期在6-8年,现已进入技改替换周期,公司22年多次中标高端白酒订单,白酒设备市占超60%,啤酒设备市占超10%,23年有望加速进口替代。2)软饮:公司收购廊坊百冠完善产业布局,协同效应显著。3)乳制品:常温奶市场空间大,公司积极推进打开新增长点。叠加疫情后消费复苏,我们判断液态包装设备高增可期。

  行业受益于智能制造政策+后疫情时代,国产替代需求紧迫。根据GPM协会统计,2019年全球包装设备需求市场空间约为445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604亿美元。国内包装设备市场发展迅速,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560亿市场规模,其中啤酒、软饮、乳制品等液态食品包装设备国产化率低于30%,国产替代需求紧迫。

  技术领先勇担国产替代急先锋,积极并购聚焦液态食品。公司引领智能包装设备发展,掌握国内少有的全包装产线生产能力;聚焦液态食品包装,积极并购打造全产品矩阵,积累优质客户打造品牌口碑;对标国际龙头利乐,加速国产替代,看好亚太市场发展前景。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产品技术开发风险。

  长安汽车

  整体销量受春节假期影响同比下降,新能源车销量维持较高增长

  长安整体销量受春节假期影响同比下滑。长安汽车1月整体销量17.18万辆,同比下降38.0%。1月国内春节假期提前,月内有效工作日明显减少,购车需求未充分释放,1月长安整体销量同比回落。据乘联会,1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下滑32.9%,长安销量同比增速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长安自主销量同比略降,新能源销量维持高增长。长安自主品牌1月销量12.47万辆,同比下降21.4%,1月长安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速随整体市场有所回落,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1月销量2.80万辆,同比增长106.1%,长安自主新能源维持良好增长态势。1月深蓝SL03交付量达6137辆;阿维塔11正式交付,截至2月5日已累计交付超2000台,阿维塔011于2月7日完成首辆交付,新能源重点车型交付进展顺利。新车方面,长安逸达将于2023年1季度正式上市,CS75PLUSiDD混动版于1月12日正式亮相;UNI-KiDD与UNI-ViDD将于2月开启预售;深蓝品牌第二款车型S7实车照片正式亮相,定位中型SUV,预计将提供纯电及增程两种动力版本,纯电版本WLTC续航520/620km,插电版本WLTC纯电续航160km,搭载APA7.0智能泊车系统及NID3.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等长安诸葛智能最新技术。深蓝S7预计将于2023年内正式上市,进一步丰富深蓝产品矩阵,带动长安自主新能源品牌协同向上发展。

  长福、长马销量承压。长安福特1月销量1.50万辆,同比下降39.5%。长安马自达1月销量0.40万辆,同比下降79.8%,合资品牌1月销量承压,预计未来整体车市回暖将缓解合资品牌销量压力。新车方面,长安福特新版探险者Timberline已向向工信部申报,新一代锐界L预计将于4月上市,混动版将于7月上市;长安马自达于广州车展推出的CX-50预计将于5月上市,新车型有望改善长安合资品牌竞争力。

  调整毛利率及费用率,预测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83.80、87.17、97.50亿元(原87.86、88.79、97.85亿元),可比公司22年平均PE20倍左右,给予公司22年PE20倍估值,目标价16.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安福特销量低于预期、长安马自达销量低于预期、长安自主品牌销量低于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