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AI加速行业变革,24年电子行业有望重回成长轨道

加入日期:2023-12-15 17:33:5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2-15 17:33:53讯: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AI加速行业变革, 24年电子行业有望重回成长轨道》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半导体:市场有望于24年实现复苏,叠加AI驱动有望推动行业迎来全新升级周期根据三方机构预测,半导体市场将于24年实现复苏。随着各企业库存合理化程度提高、渠道可视性增强,以及AI服务器需求拉动不断增加,半导体市场已恢复增长。从细分市场来看,我们认为:
1)存储芯片:伴随原厂积极减产和控制供应,存储供需状况已于23H2得到明显改善。从终端需求来看,整体呈现缓步复苏态势,以AI服务器相关增速较为明显。在AI服务器应用中,HBM属于全新增量,带动了对于塑封料、CMP抛光材料、电镀液、测试设备等设备与材料的需求。并且,在针对HBM4的技术方向规划上,三星与SK海力士均把Hybridbonding技术视为使存储芯片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需求增长
2)模拟芯片:虽然全球模拟芯片依然面临整体需求疲软的环境(TI&ADI下季度指引环比下降,主动减产说明行业整体库存仍未出清),但消费类已触底回升,且汽车依旧保持较好的需求。因此,24H1模拟芯片依旧是局部复苏机会,24H2有望进入全面复苏阶段。建议关注手机、消费电子&汽车下游为主的模拟芯片公司。此外,模拟芯片长期成长逻辑依然是产品品类扩张,新品推出往往收入增长的爆发力更强,建议关注模拟公司新品推出情况
3)SoC:SoC行业在23年5月下游需求回暖开始加速去库存,23Q2起收入连续环比改善,库存周转天数开始下降至22Q1水平。随着SoC库存去化,行业毛利率环比修复。我们看到以Gemini为代表的多模态模型创造了的语音和视频交互需求,打开了智能音箱等应用的天花板。建议关注边缘侧大模型落地
4)FPGA:FPGA高并行的架构和无指令集的特征在低时延推理具有巨大优势,有望受益于工业、汽车、国防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增长的低时延处理需求。在近年地缘政治紧张态势下,特种FPGA芯片需求高景气延续。在民用领域,低容量FPGA国产替代在近3年以来相对成熟,但大容量领域仍处于初步国产替代阶段,建议民用FPGA市场关注国产替代进度
5)半导体材料:经过下游客户库存逐渐消化,晶圆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攀升。叠加nm制程缩减带来的生产步骤增长,有望进一步促进半导体材料需求提高。并且,半导体产能向国内迁徙,利好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进行国产替代。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掩膜板、光刻胶、CMP抛光材料是相对国产替代空间较大、盈利能力较高的板块,建议关注相关企业的业务进展
建议关注:澜起科技北京君正东芯股份普冉股份圣邦股份、纳芯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复旦微电晶晨股份安路科技鼎龙股份彤程新材安集科技联瑞新材、华海诚科、路维光电、清溢光电
主要观点
消费电子:折叠屏与MR有望促进行业变革,AI赋能有望提速产业迭代与创新消费电子经历多个季度的需求萎靡,已迎来需求回暖。从细分应用展望24年投资机遇,我们认为:
1)手机端:大盘呈复苏态势,24年有望重新回归增长通道,且中国品牌在持续出海,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创新方面,折叠屏有望在24年维持高增速,带来结构性创新,其中屏幕和铰链是核心环节。并且,光学重回升级趋势,空间视频带来了额外创新增量。此外,钛合金、钢壳电池等同样存在创新机会
2)MR端:头显主要由芯片、光学系统与传感器三大模块构成。苹果作为消费电子创新的引领者,其MR产品也有望推动新一轮头显产业变革。相比其他头显,MR的主要亮点在于使用了MicroOLED、引入多种交互模式、使用了IPD(瞳距)调节。我们认为,若MR销量可观,则或将推动MircoOLED、摄像头、IPD(瞳距)调节等相关产业链需求增长
3)AI赋能:AI有望全面赋能消费电子,硬件端已经看到了新的变化。例如,在手机侧,主要的手机SoC厂商高通、MTK在新一代平台上都大幅加强了AI性能,且开始支持端侧的AI大语言模型,vivoX100也内置了自家的蓝心大模型。PC端虽然尚未实现本地化AI,但由于AI与PC具有高契合度,看好PC的AI本地化发展。我们判断24年将会成为端侧落地元年,看好AI赋能消费电子带来的需求增长
建议关注:立讯精密京东方A传音控股歌尔股份、华勤技术、领益智造东山精密水晶光电长盈精密华兴源创兆威机电奥海科技东睦股份杰普特统联精密、联想集团(港股)、小米集团-W(港股)等
被动元件:库存持续改善,看好MLCC高容国产化率提升与芯片电感受益于AI服务器所实现的增长为应对下游疲软需求,厂商在23年积极进行库存调节,库存情况持续改善。由于不同细分被动元件的下游市场侧重不同,各自的市场驱动因素也有所差别。我们认为,除市场需求复苏带来的行业增长机会外,还可关注MLCC在高容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展。并且,用金属软磁粉制成的芯片电感由于具有高效节能、小体积等特点,相比传统的铁氧体芯片电感可以更好地耐受大电流,更适用于高性能GPU,用量有望受益于高算力需求而上升
建议关注:三环集团顺络电子风华高科铂科新材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竞争加剧致厂商利润率下滑;3)上游原材料涨价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