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新能源车年度策略报告:技术创新与降本带来成长新动能

加入日期:2023-10-24 20:22:2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0-24 20:22:21讯: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新能源车年度策略报告:技术创新与降本带来成长新动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能源车有望迎来渗透率二次提升的拐点。 伴随车型供给进一步丰富、智能化+快充+长续航体验提升、成本压缩带动价格下降,新能源车下沉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区间,有望促进新能源车迎来渗透率二次提升的拐点。
1)供给端方面,车型供给快速增加。 从各级别需求来看, A00 此前主要由政策带动, 渗透率已较高; A级燃油车市场体量较大,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对使用成本、场景多样性有更高要求,成本优化以较快速度反映在售价端, 8-12 万价格带涌现如秦 DMI 冠军版等车型,降本、性价比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 A 级新能源车渗透; 从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看, B 级车都呈现规模、份额快速上升的态势,16-25 万 B 级车在空间、动力、配置等基础需求已基本满足, 我们预计未来将通过创新+降价不断提升渗透率; C 级车型的市场中,豪华品牌占比较高,未来除合资及进口豪华品牌外, 我们预计国产电动车品牌矩阵进一步丰富, 有望推动C 级车的新能源渗透率。
2)产品体验方面,智能化、快充、长续航体验升级。 2023 年以后,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主要车型增加,智能化的深入有望进一步拉开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推动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抬升。电动汽车续航实际已经与燃油车单次补油后的续航(500-1000KM)相当,在政策+需求的催化下,车桩比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补能便捷性得到显著提高, “充电难”的问题得到逐步缓解。
3)价格端方面,成本下降空间大,性价比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中,动力电池成本占比最高,可以达到整车成本的 30%-40%,电芯成本结构中,正极占比较高。正极主要原材料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金属原料。 碳酸锂价格每 10 万元/吨的变动,三元 5 系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边际分别降低 65/56 元/KWh。
动力电池龙头地位稳固,超额利润有望维持。 动力电池产业链加速海外布局,通过新的产业集群的建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正在持续抢占海外市场份额,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凝聚态电池等技术创新领先全球。
电池新技术涌现, 2024 年蓄势待发。 磷酸锰铁锂处于量产前夕,目前瓶颈在于正极材料的大批量生产,由于存在电子电导率低、锰易溶出等问题导致锰铁锂加工难度较高,需通过多种方法改性,具备工艺积淀的企业有望受益;复合集流体方面,复合铝箔已实现产业化,复合铜箔技术路线尚未定型, PET 复合铜箔屡获订单, PP 复合铜箔有望应用于中高端市场;钠离子正极材料多元路线共发展,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领域取得阶段性技术突破,具备产业化基础。
投资建议: 伴随新能源车渗透率超预期,产业链公司业绩有望逐步环比提升。当前位置建议关注板块的配置机会,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杉杉股份当升科技、 信德新材、天赐材料科达利长远锂科星源材质中伟股份恩捷股份德方纳米天奈科技中科电气壹石通孚能科技等。
风险提示: 锂矿等动力电池原材料降本速度及幅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充电桩普及率不及预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