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立讯精密74%收入来自大客户现依赖症苹果砍单传闻吓崩股价市值2年蒸发2377亿

加入日期:2023-1-9 11:56:4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9 11:56:47讯:

  “果链一哥”立讯精密(行情002475,诊股)(002475.SZ)现盛世危局。

  1月4日,“苹果砍单”传闻在市场流传。受此惊吓,立讯精密股价闪崩跌停。

  K线图显示,2020年10月以来,立讯精密的股价呈下行走势。至今年1月5日收盘,其市值蒸发了约2377亿元。

  股价似乎与业绩明显背离。近几年,公司营业收入连创新高,2020年、2021年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均超70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增长超36%。

  然而,业绩盛世掩藏着不容忽视的危机。立讯精密对苹果高度依赖,2021年,公司74%的营业收入来自苹果。A股公司欧菲光(行情002456,诊股)、歌尔股份(行情002241,诊股)是前车之鉴,立讯精密的当务之急是摆脱对苹果的高度依赖,大步转型,但这并不容易。

  机构正在悄然减持撤退。截至2022年9月底,基金持股比例从2021年底的18.32%降至9.80%。

  股价闪崩、机构减仓撤退,这对立讯精密而言,是一个危险信号。

  股价与净利背离机构减仓

  股价与净利走势背离,机构也在悄然减仓,立讯精密的风险或将悄然而至。

  二级市场上,立讯精密的股价已属于“惊弓之鸟”。

  1月4日,“果链”概念股立讯精密开盘便跳水跌超9%,午后继续下跌,直至收盘,跌幅为9.99%。

  股家跌停,与一则传闻有关。传闻称,“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减产、立讯精密受创最大”。

  此前,也有消息称,由于需求持续下滑,苹果公司在近期以需求减弱为由,通知国内供应商本季减产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元件。

  此前,“果链”公司欧菲光被踢出群,歌尔股份被苹果公司砍单,导致两家公司业绩剧降、股价大跌。苹果公司再砍单,立讯精密受此惊吓,股价闪崩。

  近年来,立讯精密的盈利能力表现不俗。

  2017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8.26亿元、358.50亿元、625.16亿元、925.01亿元、1539.46亿元,同比增长65.86%、57.06%、74.38%、47.96%、66.43%,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的营业收入较2017年猛增1311.20亿元,增长幅度为574.43%,增速堪称惊人。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6.91亿元、27.23亿元、47.14亿元、72.25亿元、70.71亿元,同比变动46.18%、61.05%、73.13%、53.28%、-2.14%。除了2021年有小幅调整外,其余年度同比均为高速增长。

  立讯精密的股价一度突飞猛进式增长。2019年初,公司股价曾为12.81元/股,后复权后为251.52元/股,到2020年10月13日,股价最高为63.88元/股,后复权后为2096.45元/股,不到两年,最大涨幅为733.51%。

  不过,股价大涨7.3倍后迈入熊途。到今年1月4日收盘,后复权后的股价为942.51元/股,较2020年的高点下跌了约55.04%。

  与之对应的是,上述同期,立讯精密的市值从4469.68亿元锐减至2091.95亿元,缩水了2377.73亿元。

  与股价走势不相匹配的是,2022年以来,立讯精密的经营业绩继续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452.52亿元、64亿元,同比增长79.30%、36.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为59.79亿元,同比增长49.68%。

  经营业绩高速增长,股价不断下跌、市值急剧缩水,这一异常现象的背后,机构也在悄然减仓撤离。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底,基金公司持有12.9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8.32%。到2022年9月底,基金持股数量为6.94亿股,持股比例为9.80%,几乎减仓一半。同期,券商持股数量从1668.87万股减少至305.20万股。

  此外,始于2021年四季度,陆股通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减仓。2022年9月底,陆股通持股比例为7.38%,较2021年9月底的8.61%减少1.23个百分点。

  苹果依赖如达摩克利斯之剑

  机构悄然减仓,或是对立讯精密高度依赖大客户的担忧。

  对于立讯精密而言,美国高科技公司苹果是一把双刃剑。

  2011年,立讯精密收购了昆山联滔60%的股权,成功切入苹果供应链,最初获得的是ipad连接线订单;2016年,立讯精密又收购了苏州美特,开始切入声学领域,由于英业达在AirPods的良品率上不过关,立讯精密成功取而代之,在2017年成为了AirPods的生产商。由此,立讯精密抱紧了苹果“大腿”。

  获得苹果公司耳机订单后,立讯精密经营业绩迎来了高速增长。2017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整体上实现了高速增长。公司的资产规模从2016年底的209.55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1205.72亿元,五年之间增长约千亿。

  与苹果深度绑定,立讯精密的动作还不只这些。

  2020年,立讯精密又成功切入Apple Watch的组装业务。当年,立讯精密与母公司立讯有限共同出资收购江苏纬创100%股权,以及昆山纬新21.88%股权,进入iPhone整机代工链,进一步绑定了苹果。

  深度捆绑苹果,让立讯精密患上了苹果依赖症。2017年以来,公司向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的占比逐年上升,2017年至2021年,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6.58%、44.85%、55.43%、69.02%、74.09%。

  接近四分之三的收入来自第一大客户,立讯精密基本上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绑在苹果身上,其风险不言而喻。

  具体分析看,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下,苹果恐怕也难以逃脱被看空的命运,其产业链势必也会被波及。美股市场上,去年8月以来,苹果公司股价回撤了约30%,市值一度跌破2万亿美元。

  苹果公司一直在避免供应商一家独大,借此保持其强有力的话语权。此前,欧菲光被苹果踢出群,歌尔股份被砍单,富士康也卷入被苹果砍单传闻。如今,立讯精密也被曝苹果砍单。当然,立讯精密极力否认,称目前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均正常开展,业务正有序依照工作计划正常推进,报道中提及的公司相关业务不存在特殊变化和影响。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公开消息称,去年,苹果公司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在印度建厂,承接25%的iPhone产能。还有消息称,苹果公司也可能选择在越南承接产能。

  相较于欧菲光被踢群、歌尔股份的砍单,即便市场传闻是真,对立讯精密的影响相对要温和一些。毕竟,即使苹果公司砍单立讯精密,也源于短期需求减少。言外之意,如果需求恢复,订单有望恢复。

  但是,对苹果的高度依赖,仍然是立讯精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依赖苹果的代价,就是公司营收增速远高于净利润。

  2018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21.05%、净利率7.85%,2021年分别为12.28%、5.08%,明显下降。

  立讯精密也想摆脱对苹果的依赖。去年2月,立讯精密曾公告称,公司与奇瑞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加速转型新能源汽车行业。

  此外,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将以100.54亿元购买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投资高达百亿,堪称是大手笔。不过,从目前的财务报表来看,转型新能源汽车的效果不佳。

  巨头苹果也在下滑,立讯精密的危机开始显现,大步转型似乎迫在眉睫。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