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外资券商抢滩中国“提速”:9家控股、5家候场首家独资牌照花落摩根大通丨回望2021

加入日期:2021-12-31 10:59:5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2-31 10:59:59讯:

  2021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进场。

  据界面新闻梳理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家外商控股证券公司、3家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和1家外商独资期货公司相继获批。

  “面对疫情冲击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但没有放缓,反而呈现出开放速度加快、开放力度加大、开放范围扩大的特点。”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表示。

  外资券商新设申请提速

  12月2日,证监会接收花旗集团递交的券商设立审批材料;除花旗集团外,青岛意才证券、华壹证券、日兴证券、法巴证券(中国)4家公司的设立申请材料也已被证监会受理。

  据界面新闻统计,2021年,我国外资控股券商增至9家,分别是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瑞信证券、星展证券、大和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银证券、汇丰前海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1年6月,有两家外资控股券商正式展业,大和证券(中国)和星展证券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此外,证监会对外资券商设立申请的受理与审核明显提速。

  渣打银行旗下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递交的《证券公司设立审批》于8月6日获得证监会受理,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对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设立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申请文件提出反馈意见。意见包括请补充说明是否已全面梳理渣打集团所控制机构受处罚或调查情况,进一步论证境外股东“近3年业务规模、收入、利润居于国际前列”等。

  渣打证券设立一旦获批,意味着首家英资背景券商也将登陆中国资本市场。

  证券业务牌照拓展加码

  目前,国内本土大型券商大多有全牌照资质,而外资券商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投行、自营和资管领域。2021年,外资背景券商纷纷加速申请更多业务牌照,弥补业务短板。

  2021年7月,高盛高华将四张证券业务牌照收入囊中,在全牌照路上再进一步。高盛高华获批在原有投资银行业务基础上新增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四项业务。

  瑞信证券也正在加速扩大在华经营范围。2021年6月,瑞信中国区CEO胡知鸷表示,正在申请自营、证券投资咨询、基金销售等业务牌照和资质,以期为经纪业务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瑞信经纪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2021年,高盛高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东亚前海等三家券商都提交了业务变更申请。12月15日,证监会核准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资格,批准其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

  券商的全牌照业务资质包括经纪业务、证券承销、资产管理、自营业务、直投业务、衍生品投资、期货介绍、财务顾问、境外业务、基金管理、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资格,国内大型券商基本都拥有全牌照资质。

  有业内人士认为,业务范围有限、牌照不全可能是当前外资券商业绩亏损的原因之一;目前,多家外资券商的业绩呈亏损状态。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摩根大通证券净利润-0.4306亿,汇丰前海证券净利润-1.1217亿,星展证券净利润-1.1246亿,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净利润-0.1443亿,大和证券净利润-0.2525亿。

  外资巨头志在全资控股

  2020年,中国证监会全面放开证券、期货和基金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成为我国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2021年,国内首张外资独资券商牌照花落摩根大通证券。

  8月,摩根大通宣布已完成备案,将全资控股旗下合资券商,为国内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券商。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CEO黄国滨曾于年内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国内投资者生态逐步完善,来中国上市的企业也会更多。摩根大通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我们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这是我们参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角色。”

  摩根士丹利也正在加速100%控股摩根证券的步伐。2021年7月,摩根士丹利出资5.70亿元竞买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39%股权,股权转让事项完成后,摩根士丹利拥有90%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股权,新名称“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也正式亮相。

  就在12月29日晚间,华鑫股份发布公告同意由摩根士丹利单方面再次对摩根证券增资。摩根证券注册资本将由10.2亿元增至17.18亿元,摩根士丹利的持股比例将由90%变更为94.06%。

  2021年10月,高盛表示,中国证监会就独资控股一事准予备案,高盛高华成为其全资企业后,高盛高华将更名为高盛(中国)证券公司。

  7月26日,瑞信方正证券更名为瑞信证券后,现任瑞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瑞信证券董事长胡知鸷首次公开亮相,并坦言瑞信获得瑞信证券控股权和更名后,希望适时完成全资控股。

  “中国资本市场机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机构投资者每天的成交比例已经达到了20%,这个数字在10年前或者15年前,在中国资本市场是难以想象的。”胡知鸷表示。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