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中信证券点评恒力石化:布局精细化学品及锂电材料,炼化龙头开启新篇章

加入日期:2021-12-29 8:29:5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2-29 8:29:56讯: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514.9、127.1亿元,同比+46.6%、+28.5%,新增乙烯、PTA产能等逐步兑现业绩。2021年四季度以来,公司陆续公告投资建设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260万吨/年高性能聚酯项目、16亿平/年锂电隔膜项目,业务布局开启新篇章。我们看好公司以千万吨级炼厂、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和现金流为依托,凭借高效管理、迅速执行的企业禀赋以及在聚酯长丝产业链积累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不断拓展下游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业务,逐步向世界一流的一体化石油化工新材料企业转型。由于双碳战略导致公司部分扩产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叠加今年煤炭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未来2-3年煤炭价格高企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8/185/216亿元(原预测为162/206/229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2.24/2.63/3.07元。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符合预期。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514.9、127.1亿元,同比+46.6%、+28.5%,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469.14、40.70亿元,同比+30.40%、-7.06%,环比-8.62%、-10.18%。前三季度炼化和化纤行业景气度同比提升,乙烯和新增PTA产能贡献新增量,公司业绩同比显著增长。但三季度由于炼化装置检修导致产品产销量减少,叠加煤炭价格上涨侵蚀利润,导致公司业绩同环比出现下滑。

  ▍布局高性能树脂、聚酯及新材料,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依托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拓展下游精细化学品及高性能材料。2021年11月12日,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官网发布公司拟投资200亿元建设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拟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260万吨/年高性能聚酯项目的信息。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等中高端制造业重心向国内转移,叠加“双碳”背景推动国内清洁能源、新能源车、电子电气等领域发展,国内精细化学品、高性能材料、锂电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公司积极布局高性能聚酯材料,包括2*60 万吨/年工业丝级聚酯切片装置、60 万吨/年膜级聚酯切片装置、30 万吨/年膜级聚酯切片装置、30 万吨/年超亮光聚酯切片装置、10 万吨/年膜级母粒聚酯切片装置、10 万吨/年光伏材料聚酯切片装置等。该项目下游涉及光学膜、光伏膜、MLCC离型膜、保护膜等多种产品,有望推动公司新材料业务迈上新台阶。

  ▍进军锂电隔膜,加码新能源材料产业优势。

  此前披露的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包括20万吨/年DMC装置,DMC是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溶剂之一,且是其他主要溶剂如EMC、PC和添加剂FEC等的核心原料,我们测算占电解液质量85%左右的溶剂和主要类型添加剂可由40%和EC和60%的DMC合成。12月26日,恒力石化(行情600346,诊股)湿法隔膜生产线设备采购签约仪式在恒力(苏州)产业园举行。根据协议,公司全资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将引进日本芝浦和青岛中科华联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12条,年产能16亿平方米,公司正式进军锂电隔膜领域。锂电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中具备高技术壁垒的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最高可达70%。我们预测2025年全球锂电池隔膜需求超240亿平米,是2020年的约6.5倍,按当前价格测算将带来超200亿元的巨大市场。公司作为国内民营炼化龙头,拓展锂电隔膜业务有望缓解全球锂电隔膜的供需缺口,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良性发展。

  ▍千万吨级炼化为盾,高效管理及精细化运营为矛,一体化龙头开启新篇章。

  目前,恒力石化拥有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500 万吨/年现代煤化工装置、150 万吨/年乙烯项目和1160 万吨/年的 PTA产能。依托规模化的原料端优势,公司加快布局下游高端新材料,包括环氧乙烷、苯酚丙酮、双酚 A、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ABS、PBT等。公司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的规模优势、现金流优势、技术优势、研发优势,长期以来高效管理、快速执行,近年来,公司精细化学品、高性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业务迅速推进,核心竞争力有望不断增强,看好公司不断向世界一流的一体化石化新材料强企迈进。

  ▍风险因素:

  原油、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2021年四季度以来,公司陆续公告投资建设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260万吨/年高性能聚酯项目、16亿平/年锂电隔膜项目,业务布局开启新篇章。我们看好公司以千万吨级炼厂、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和现金流为依托,凭借高效管理、迅速执行的企业禀赋以及在聚酯长丝产业链积累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不断拓展下游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业务,逐步向世界一流的一体化石油化工新材料企业转型。由于双碳战略导致公司部分扩产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叠加今年煤炭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未来2-3年煤炭价格高企的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8/185/216亿元(原预测为162/206/229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2.24/2.63/3.07元。

编辑: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