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登科一年|专访招商证券谢继军:科创板要加强支持新经济企业

加入日期:2020-7-8 16:52:2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7-8 16:52:26讯: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澎湃新闻推出《登科一年:科创板开板一周年特别报道》,邀请资本市场顶级专家,一线金融机构负责人,上市公司负责人,回顾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一年来的得失,展望新起点上,科创板的改革前景。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闻对招商证券副总裁谢继军的专访。

  招商证券副总裁谢继军

  招商证券多年来稳居头部券商队列,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据wind显示,截至发稿时间,招商证券保荐的科创板申报企业共17家,在各家券商中排名第8位。

  在招商证券中分管投行业务的谢继军,在采访中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人心所向。从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看,中国实体经济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内生压力,需要让新经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对于资本市场,谢继军认为,科创板带来了诸多改变,最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发行申报时间上有了明确的预期。“什么时候申报,什么时候能够受理,受理之后多久能够反馈、能拿批文、能发行,这些步骤的预期非常明确。不像原来,可能报了之后要等一年、两年或者更久,具体多久时间不知道,现在科创板的预期非常明确。”

  此外,发行价格更加市场化,亏损企业迎来了A股上市的新机会,也都是科创板所带来的重大改变。

  据他透露,从自己所接触到的企业反馈来看,企业方面对科创板还是非常赞赏有加的,反响总体非常好。而从券商的业务角度来看,科创板在拓宽投行业务量的同时,也给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给公司进行合适的定价。

  谢继军对澎湃新闻记者说:“科创板允许亏损企业上市,这个过去我们很少涉足,以前我们有发行按照23倍市盈率的要求,其实估值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现在科创板的公司如何估值对券商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第一是,当不限制市盈率的时候,你怎么样去给一个盈利的企业估值?希望投资人比较满意,发行人也比较满意,这里面怎么找到一个平衡?第二就是亏损企业怎么给它估值?如果亏损企业做得好,理论上它的估值一点都不比盈利企业低,从境外市场的经验看甚至还更高,因为上面已经没有市盈率的天花板了,境外市场可能有了一些非常好的案例,但是国内来讲,一个亏损企业怎么来估值,对所有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要持续面对的一个问题。 ”

  展望科创板的下一步深化改革,谢继军认为,推动鼓励吸引长期投资者制度的关键还是在于提升板块上市公司的吸引力,这需要科创板培育并支持更多契合新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尤其是目前尚有所欠缺的具有“软实力”的公司。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谢继军的对话实录:

  澎湃新闻记者:从您的角度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对整个资本市场来说有怎样的意义,或者说给市场带来了哪些改变?

  谢继军:我觉得科创板对市场的意义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从这一年的实践看来,对于发行人来说,他的预期比较明确。也就是说,什么时候申报,什么时候能够受理,受理之后多久能够反馈、能拿批文、能发行,这些步骤的预期非常明确。不像原来,可能报了之后要等一年、两年或者更久,具体多久时间不知道,现在科创板的预期非常明确。

  第二个,科创板在发行方面采用询价制,根据不同的公司质地、基本面、未来发展前景,得到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是不一样的,就这个时候体现出好公司发好价格,差公司的发行价可能会稍微差一点,相对来说是拉开了差距。

  第三个,亏损企业能够上市,因为目前来说很多平台类企业,或者说有些特殊行业的企业,目前发展阶段可能不盈利,但是它的发展前景又特别好,以前这类公司都要到海外上市,那么现在就有了机会在A股上市。

  科创板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这可能也是科创板相比原来核准制下的A股市场,比较明显的三点区别。

  澎湃新闻记者:您觉得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个时点去推注册制改革?

  谢继军:我觉得这是人心所向。因为资本市场走了这么多年,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非常大,但是和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的体量、以及想上市的公司数量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比如说,按照经济体量来看,美国现在三大交易所存量上市公司加在一起大概有五千家,但是再加上曾经上过市的公司,一共可能一万多家,而就国内A股来讲,曾经上过市的公司加在一起也就四千多家。但按照经济体量来估算,我们应该相当于美国的六成,那么上市公司数量打6折我们应该要有六七千家,所以说,想通过资本市场来做大的公司,和资本市场所给予的发行速度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而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又必须快速发展,因为过去的二三十年,房地产因为各方面资金的支持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是实际上实体经济这些年来得到的支持我觉得相比房地产来讲还是不够的,这个时候通过资本市场来引入一些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本身也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

  第二点,新旧动能的转换之后,虽然说现在上市的新经济企业并不多,但实际上你看那些已经上市的新经济公司,表现都是远好于以前传统经济的企业,可能很多新经济企业一上市就有两三百亿的估值,而以前传统经济企业上市可能就只有二三十亿的估值,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资本市场不让这些新经济企业去快速发展的话,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可能会更慢。其实这也是一种内生的压力,必须要让这些新经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否则的话,中国经济发展会碰到一些瓶颈。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就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帮助加速实现这种新旧动能的转换,应该说是这个时机也是正好到了。

  澎湃新闻记者:从您了解的情况来看,科创板落地到现在已经一年了,企业方面给你们的反馈是什么样的?他们想上科创板的意愿强烈吗?

  谢继军:我自己接触到的企业对科创板还是非常赞赏有加的。

  首先一个是,(企业)看到了一些同行快速上市的感受很好,第二个是,上市之后市场表现也都不错,很多公司也受到了一些追捧,估值也都不断走高。特别是有些企业感受过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之后,会更希望在注册制下申请上市,因为可预期,所以总体来说反响是非常好。

  澎湃新闻记者:您在招商证券分管投行业务,您觉得科创板设立之后,券商能感受到哪些差别?科创板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谢继军:最大的差别就是快。就像我说的,核准制的时候项目时间不确定,但是科创板目前来说是严格按照注册制的要求来走的,实践中的速度可能比规则设置的还要快,所以我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快。

  以前券商可能很多时候是在等待,现在科创板的保荐工作是专注在回答问题和估值上,因为可能报上去之后马上就要准备反馈了,反馈完成之后很快又要准备发行了,其实节奏是很快的,强度也高了很多。

  第二个也是对券商的一个积极意义,我觉得周转率提高了,整体来说投行业务量应该是增长的。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业务模式的调整。刚才讲了科创板是允许亏损企业上市是,这个过去我们很少涉足,以前我们有发行按照23倍市盈率的要求,其实估值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现在科创板的公司如何估值对券商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第一是,当不限制市盈率的时候,你怎么样去给一个盈利的企业估值?希望投资人比较满意,发行人也比较满意,这里面怎么找到一个平衡?第二就是亏损企业怎么给它估值?如果亏损企业做得好,理论上它的估值一点都不比盈利企业低,从境外市场的经验看甚至还更高,因为上面已经没有市盈率的天花板了,境外市场可能有了一些非常好的案例,但是国内来讲,一个亏损企业怎么来估值,对所有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要持续面对的一个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在陆家嘴论坛议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和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都介绍了一些科创板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吸引长期投资者,推出再融资管理制度,包括科创板指数已经公布了,您如何评价这些改革内容?您觉得当务之急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谢继军:其实科创板的发展方向是比较可以预期的,因为肯定是先有IPO然后再有再融资,所以再融资制度我相信是水到渠成的。创业板倒是同时就颁布了再融资制度,但那是因为创业板是存量改革,很多公司有这方面的需求,但科创板因为都是刚上市的公司,再融资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所以再融资制度会出得慢一些。

  至于长投制度,我觉得理论上科创板就是鼓励长投的,为什么?因为科创板有投资者门槛,而相对来说资金量更大的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投资,这是门槛决定的。我觉得监管层推出鼓励长期投资者的制度,可能是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再次强化这种理念。也就是说,虽然这些投资人本身是有这方面的习惯,但是希望通过制度的改革,能让他们更加坚定或者说习惯于长期持有,像境外有些机构拿股票一拿就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这样来参与投资,这对市场的估值稳定性会比较好,我觉得这些制度的安排都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哪个更快?我相信都不会太久,可能长投制度会相对难一点,因为制度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怎么样去吸引投资人?更多是在于上市公司够不够好,而不是制度够不够好,所以长投制度能不能成功,一方面是在于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公司足够好,这样配合就会形成市场的长期投资习惯。

  澎湃新闻记者:您刚才提到创业板,现在创业板也注册制改革了,今后科创板和创业板这两个板块会怎么样去错位发展?作为总部在深圳的券商,你们会不会觉得服务创业板更加便利?

  谢继军:现在这两个交易所都是电子化报送,所以从地理上讲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传资料到上交所和深交所,其实并没有本质上区别,可能都是一秒钟。

  不过这两个板块毕竟有一些定位的区分,科创板更注重科创属性,创业板更注重创新创意,所以可能对于不同企业来讲就会自我定位,比如说新经济的企业可能觉得自己是创新型企业更适合上创业板,一些硬技术的企业可能就觉得自己科创属性更强一点,适合上科创板。但是两个板块也都有一些交叉,因为我注意到科创板也提到了,欢迎未来的金融科技、物联网平台和数字经济这些领域的公司到科创板来,那么其实这三个领域跟创业板的创新创意就会有一些竞争。

  可能地利对于企业来说是会考虑的一个因素,对券商来讲不明显,但是对于发行人来讲,我觉得地利上的优势可能会去考虑,比如说粤港澳的企业可能会倾向于深交所,长三角的企业可能更喜欢去上海,这倒是有可能的。

  澎湃新闻记者:站在科创板一周年的这一历史性时刻,对于未来的科创板发展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您还有哪些期待或者建议?

  谢继军:我觉得科创板这一年还是非常积极的,对资本市场也好,对发行人也好,对券商也好,各方来讲应该都是非常非常正面的影响。展望未来,我觉得可能对于新经济企业的这种支持还需要加强。

  比如拿美团这家公司作为例子,过去不能来A股,现在行了,但现在到底是不是一定就能行?其实他们心里也没底,因为这一类企业在A股上还没有一个标杆。其实这类公司在境外市场是非常受追捧的,但是到了A股,因为A股长期是以盈利作为主要判断方向的,那么是不是A股投资人也会像境外那样那么认同他呢?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太确定。这还是大型的公司,小一点企业就更加会有担忧了,也就是说,虽然你放开了盈利的条件,允许亏损企业上市,但实际上可能还是会有疑问,这个市场的价值发现是不是足够?包容度是不是足够?这个其实需要一些示范效应。也就是说,需要更多这样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之后投资人也比较认可,公司也很给力,业务在不断发展,形成一些预期,市场接受度高了,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可能就会更有吸引力。这个是我觉得可能未来科创板要走的一个方向。

  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就像我说的新旧动能转换,其实我们对于新经济企业的认识也是逐步提升的过程,可能作为我们做投行业务的人来讲,因为长期做传统企业,看项目客观讲也有一些固有思维,但是这两年确实接触了不同的一些新的企业。比如像最近比较热门的直播,其实你会发现它的消费群体因为都是未来的希望,确实是会发展得很快,这真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就是烧钱,其实并不是,而这些企业将来的动能真的有可能会超越我们的认识。所以资本市场理应比较去快速地接纳这些公司,让他们能够带来更多的财富效应,让一些投资者能够在这里面获得跟着企业一起成长的投资收益,这可能也是科创板非常有必要去形成的一个共识。

  目前来说,科创板的企业还是有“硬”实力的多一些,“软”实力的少一些,但是我觉得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其实有“软”实力的企业将来会发展得很快,我总觉得大家可能对这个的认识还不够,其实我相信在很多小领域肯定能找出一些几百亿市值的具有“软”实力公司,这类企业需要科创板去支持。在科创板的科创属性方面,是不是还有一些需要探讨的地方?因为这类企业很多都是流水很大,销售收入很大,虽然研发投入也不错,但是因为平台经济有个最大特点,就是平台经济交易量很大,所以如果按比例来讲,研发费用占比就不一定会特别高,所以目前这类公司对于自己是否能被科创板接纳还是多少有些疑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