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光大证券董事长闫峻首次亮相半年业绩大增八点回应MPS风险处置计提17亿处置趋稳

加入日期:2019-8-28 19:21:4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8-28 19:21:41讯:

  今日,光大证券举办2019年中期业绩说明会,董事长闫峻、总裁周健男等多位高管出席。这也是闫峻7月3日正式就任光大证券董事长以来,首次在分析师和媒体前亮相。

  针对投资者广泛关注的MPS风险事件处置进展和后续影响,闫峻不遮不掩,以八大点全面回应进展。闫峻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取得了稳定的业绩增长,充分说明了公司受MPS事件的影响是有限的,并正在走出MPS事件的阴影。所谓踩雷的‘雷’其实已不存在,因为已经爆破,下一步是减少和盘点损失的问题。公司也已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新任董事长走马上任之后,光大证券的战略会有哪些调整?闫峻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光大证券是做光大的证券,公司战略服从于集团的整体战略,从协同1.0向协同2.0迈进。

  先来看业绩要点:

  光大证券昨日晚间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61亿元,同比增长42.4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09亿元,同比增长66.09%;实现扣非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长110.55%。

  整体来看,这一业绩表现还是可以令前期受MPS影响的光大人为之振奋的。从中证协公布的以单家公司口径排名情况看,光大证券净利润排名行业第11位,投行业务净收入排名第5位,尤其是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排名第3。

  分业务线看,自营和投行业务是拉动该公司上半年业绩的主要因素。按照“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粗略计算,2019年上半年光大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19.9亿元,同比大增195.97%。

  投行业务也非常亮眼,上半年光大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120.66%。投行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债券承销抓住了公司债机遇。

  对于自营和投行两大业务亮眼的原因,光大证券管理层也给出了详细的回答,具体可看后面的问答。

  上半年光大证券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3.78亿元,同比增长11.65%;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4.02亿元,同比增长17.95%。

  与此同时,光大证券公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计提预计负债及单项重大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共计6.89亿元,减少净利润5.26亿元。其中,有一部分计提来自于MPS项目。

  光大证券表示,近期,因MPS事件相关情况的影响形成对预计负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该公司2019年上半年新增计提预计负债人民币3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已累计计提预计负债17亿元。未来视进展情况,不排除按照会计准则调整预计负债的可能。

  中期业绩会问答

  一。MPS事件影响有限

  问:从今年年初MPS风险事件爆发后,光大证券承受了重要人事更换、业绩受拖累等负面影响,业内和投资者对MPS项目的处置进展和后续影响也保持极大关注。可否介绍MPS项目的相关情况?

  光大证券(一)、MPS风险事件发生以来,光大集团党委高度重视,责成光大证券全力处置化解好风险,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并要求深刻汲取教训,全面落实整改,给股东、投资人、市场和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二)、在公司党委、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组成了专门的化解处置小组,风险化解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由于MPS涉及的关联方较多,法律关系模糊,一些争议事实也正在调查、核验中,最终光大资本的责任和损失金额尚不能准确估计,预计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用较长的时间得到完全证实。

  (三)、MPS事件本身是独立的,几乎不存在关联性风险和次生风险,而且最大风险边界是清晰、可控的;同时,相对于公司500多亿元的净资产,完全在公司的可承受范围内,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偿债能力和履约能力都不构成根本影响。目前,公司流动性覆盖率约370%,授信额度和现金储备都非常充足,最近几次市场融资都获得了市场的较低利率,各大银行等合作伙伴始终对光大证券保持积极支持的态度,说明市场对光大证券是放心的,也是客观和理性的。

  (四)、今年上半年,公司取得了稳定的业绩增长,充分说明了公司受MPS事件的影响是有限的。所谓踩雷的“雷”其实已不存在,因为已经爆破,下步是减少和盘点损失的问题。当然,随着风险处置化解工作的深入,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但总体向好的大趋势已不会改变。公司也已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五)、MPS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今年以来,公司深刻反思MPS事件中的深层次问题,同时已启动了风险体系的全面梳理和彻底整改,调换了风控领域的一系列负责人,并将对员工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确保不发生类似事件。

  (六)、对MPS事件相关的责任人,公司加大了问责力度,8名主要同志都已被严肃问责,并本着从严的原则,做了职务、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下一步,公司还将视风险化解进度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一步加大处罚,不论涉及到谁,不论什么借口,都将依法依规受到追究。

  (七)、公司对MPS的处理是负责任的,也是稳健的。我们始终与相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妥善予以回应,将依法承担所有该承担的责任,切实维护公司的信誉,并尽最大可能维护投资人的权益。同时,公司已计提了大额预计负债或拨备,并将视风险情况调整计提金额,始终保持谨慎、透明的财务反映。

  (八)、作为央企控股的大型综合券商,公司的整体风险偏好是稳健的。我们相信,经历了风险事件洗礼的光大证券,将比以往更加深刻认识到稳健发展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将具备更加全面、有效、前瞻性的风险控制体系,也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战略定位:做光大的证券

  问:公司未来的战略定位是怎样的?

  光大证券首先,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只要是正确合理就会坚定做下去。其次,公司对于战略做了必要的修正,核心是做光大的证券,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

  光大证券是央企金控下的券商,意味着需要通过集团内部协同为客户提供好服务,通过资源的共享减少成本。同时,公司的战略不是孤立的,也服从于集团的整体战略。未来光大证券将更加注重主业,更加注重集团的协同,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金融业态来看,银行的业务是非常强大的,理财、投行业务覆盖的范围远远大于券商,所以公司会基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而发展,未来券商的竞争对手绝对不是其他券商,而是银行保险,所以公司要立足于其他金融业态的互补性发展,形成在金融业中的立足点。

  三。正从协同1.0向协同2.0迈进

  问:可否介绍一下公司与光大集团业务协同的进展和成熟的模式?

  光大证券光大集团有三大优势。第一是综合金融,几乎拥有全牌照。第二是产融结合,产业资源相对丰富,现在光大的产业号称“三大一新”,大健康、大旅游、大环保、新科技。第三是陆港两地,光大集团出生在香港,壮大在内地,香港和内地联动、互相影响。

  基于这三个优势,集团提出要建立六大ESBU.SBU是战略业务单元,我们加上的一个E是指生态,这也是集团的一大创举。六大ESBU建设,包括财富、投行、投资、环保、健康、旅游。光大证券一方面是所有ESBU的承销单位,另一方面也是光大集团投行ESBU的牵头单位。

  我们正在从协同1.0向协同2.0迈进。1.0主要是交叉销售、范围经济。2.0主要是提供组合服务,换句话说是致力于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并购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

  此外,我们下一步也会更加依托集团的产业链专业化能力,致力打造一个最懂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券商,这才能让实体经济服务的专业化能力得到实质性的发挥。

  四。自营贡献主要来自于权益类投资

  问:光大证券自营收入的贡献主要来自哪里?自营交易策略如何?

  光大证券目前我们结构偏重于固定收益类,股权类比重相对较小。但是今年上半年自营的投资收益增长不错,这主要得益于行情有良好回升,而我们也抓住了机会,在股权类投资上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我们在固收类这一块布局较早,虽然今年债券的整体行情并不是很好,我们仍然有一定的收益。

  今年初我们对投资部门进行一些内部岗位调整和外部招聘,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加强团队考核,在团队建设花了很大精力,也同时完善投资流程。所以今年无论是权益还是固收的投资收益都比较好,权益的投资跑赢了市场大概4个点,总体的状况是比较满意的。

  五。投行翻身仗来自于改革

  问:公司投行业务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光大证券上半年,光大证券投行业务打了一个小小的翻身仗,几项指标表现都很良好。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全行业排名第3,是十几年来最好的一次;股票承销家数在行业排名第11;科创板项目被上交所受理了七家,排名行业第八。这几个指标都反映了公司股权类的投行业务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此外,我们有22个IPO项目在会审核,这样的储备是有后劲的。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业务一直保持着较好的优势。今年我们对固收的要求是维持过去的优势,不能过度快速扩张。上半年承销金额是1532.9亿元,在行业里面第七,从现在的储备来看,我们对下半年也很有信心。我们固收团队人不多,但人均创收能力很强,说明我们的效率很高。另外,我们的业务结构也比较合理,上半年及时抓住了公司债发展机遇,公司债的承销费率要高一些。

  投行打翻身仗的原因何在?第一,去年公司对股权类投行业务做了较大的改革。以前,光大证券的投行是小团队作战,没有形成大集团军、没有协同联动。光大集团作为全牌照金融控股公司,有很多协同点,过去团队作战的模式有问题,我们合并了一些团队,形成规模优势,突出专业能力,建立行业组,现在已有消费和TMT2个组。

  第二,加大考核和激励约束力度,形成压力,把大包干、平均主义的问题解决。同时,采用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激励和淘汰并行,提升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充分挖掘现有团队的潜能。过去光大证券在人员淘汰环节做得不到位,现在算是“小试牛刀”。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