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 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加入日期:2019-7-17 8:36:1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17 8:36:17讯:

 7月以来A股12个交易日中,两市成交额有6个交易日低于4000亿元。

  周二(7月16日),A股三大股指弱势震荡,上证综指收跌0.16%报2937.62点,全天振幅仅13点,创近半年新低;深证成指跌0.28%,创业板指跌0.14%,万得全A跌0.13%。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从成交量上来看,当日两市显著缩量,沪市成交额为1407.66亿元,深市成交额为2116.76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为3524.4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近两成;7月以来的12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有6个交易日低于4000亿元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市场走势

  周二A股两市缩量成交。

  个股方面,当日收涨个股数量1876只,其中涨停个股数量42只;收跌个股数量1486只,其中跌停个股数量4只。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910”市场情绪功能)

  板块方面,当日房地产、电子、通信板块涨幅居前居前,涨幅分别达0.79%、0.76%、0.59%;家用电器、食品饮料、休闲服务板块跌幅居前,跌幅分别达1.53%、1.40%、1.07%。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910”市场情绪功能)

  概念板块方面,当日维生素指数、打板指数、炭黑指数涨幅居前,涨幅分别达2.84%、2.61%、2.11%;黄酒指数、品牌龙头指数、光刻胶指数跌幅居前,跌幅分别达1.56%、1.54%、1.09%。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910”市场情绪功能)

  资金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含机构、主力,下同)合计净流出113.78亿元。与此同时,散户净买入规模达115.64亿元。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910”市场情绪功能)

  北向资金杀出“回马枪”

  7月16日,北向资金再现翘尾行情,收盘前半小时迅速流入。全天净流入10.09亿元,已连续两日净流入。其中沪股通净流入7.0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01亿元。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910”市场情绪功能)

  进入7月份以来,北向资金未出现如6月份一般的持续净流入情况,北向资金净流入局面呈现震荡态势,流入流出现象参半。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而受上周大幅净流出影响,7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23.63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则为940.05亿元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图片来自Wind金融终端“沪深港通速递”功能)

  活跃个股方面,梳理沪股通、深股通十大活跃个股数据显示,当日三一重工(13.42 -0.07%,诊股)、万科A(30.06 +0.20%,诊股)、招商银行(35.31 +0.03%,诊股)获得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居前,分别达2.02亿元、1.75亿元、1.51亿元。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此外,伊利股份(32.69 -3.05%,诊股)、五粮液(123.58 -1.21%,诊股)、中信证券(23.43 -1.10%,诊股)遭遇北向资金净卖出规模居前,分别达1.23亿元、1.21亿元、1.21亿元。

  外资调仓迹象明显

  北上资金上周出现先抑后扬的同时,深强沪弱的格局显现,上周沪股通资金净流出金额显著多于深股通资金净流出金额,而这种情况在7月份以来也表现得非常明显,7月份以来沪股通资金出现净流出,而深股通资金出现净流入。

  从市场表现上来看,7月以来,沪指累计下跌1.39%%,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15%,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23%,市场表现上也是深市更好。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从持仓占比的变化角度,与6月底相比,大消费板块持仓占比上升,运输、金融板块持仓下降。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食品饮料和资本货物持仓市值占比上升居前,较月初分别上升0.34、0.29、0.1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运输、保险、技术硬件与设备等行业持仓市值占比下降居前。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增持标的方面,7月份以来,共有607只个股获得北上资金增持。其中祁连山(9.28 +0.00%,诊股)、好太太(18.31 +5.23%,诊股)、韦尔股份(59.49 +0.97%,诊股)、华测检测(11.02 -1.61%,诊股)、鼎信通讯(18.13 +1.28%,诊股)、中顺洁柔(12.36 -1.44%,诊股)、国检集团(18.01 -0.77%,诊股)、中航光电(34.51 -0.98%,诊股)增持比例均超1%,另有31只个股增持比例在0.5%以上。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减持方面,7月份以来,共有694只个股遭遇北上资金减持。其中泰格医药(52.70 -0.68%,诊股)、上海机场(79.60 -1.73%,诊股)、拉夏贝尔(6.46 -0.77%,诊股)、云南白药(80.13 -1.77%,诊股)、ST安通(2.84 -1.05%,诊股)、云南城投(3.37 +1.20%,诊股)减持比例均超1%,另外,海康威视(26.77 -1.40%,诊股)、荣泰健康(30.93 +7.92%,诊股)、聚光科技(22.44 -0.09%,诊股)、景旺电子(39.34 +1.79%,诊股)、玲珑轮胎(18.25 -0.22%,诊股)等24只个股减持比例在0.5%以上。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主力资金净买入逾1200股

  周二主力资金净流出同时,仍有大量个股获得净买入。

  Wind数据统计显示,周二获得主力资金净买入个股数量达1241只。其中,京东方A(3.96 +4.76%,诊股)、中国卫通(12.27 +10.04%,诊股)、华映科技(3.34 +9.87%,诊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分别达10.67亿元、2.89亿元、1.66亿元。另有6只个股净流入规模超过亿元。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此外,还有186只个股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在千万元以上。

  行业方面,梳理Wind一级行业数据显示,周二获得主力资金净买入的为电信服务板块,净买入规模2.64亿元,其余板块均为净卖出。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基金小幅减仓应对下跌

  A股市场震荡低迷,为规避市场下跌导致净值损失,公募基金小幅减仓。

  Wind数据显示,7月15日,在全部3132只持有股票的基金中,股票投资比例为59.07%,相比前一周高点下降0.7个百分点。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从细分类型看,股票型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为87.33%,相比上周初下降0.17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为80.14%,较上周初下降1.25个百分点。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此外,从目前已披露二季报基金的净值变化来看,二季度QDII产品业绩表现较好,权益类产品收益两极分化。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的陆续披露,公募基金对下半年行情做出前瞻性展望。多家公募认为,基于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预期,下半年股债有望呈现出同涨行情。

  多只个股业绩“爆雷”

  伴随着中报行情的推进,部分“爆雷”个股也浮出水面。

  周二,东阿阿胶(33.44 -5.59%,诊股)收跌5.59%,大族激光(31.78 -2.06%,诊股)收跌2.06%,贵州茅台(968.00 -0.81%,诊股)收跌0.81%。此前一天,东阿阿胶、大族激已双双跌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7月14日晚间,东阿阿胶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上半年盈利1.8亿元~2.2亿元,同比下滑75%~79%。这创造了东阿阿胶上市以来的单季净利润降幅记录。

  Wind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东阿阿胶的归母净利润从2009年的3.92亿元上涨至2018年的20.85亿元,翻了五倍多。且自2012年以来,东阿阿胶的净利润都保持双位数增长且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7月12日,大族激光公布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50.93万元–40743.92万元,同比下降60%至65%。7月15日开盘,大族激光股价封跌停,价格达到32.46元。

  7月12日,贵州茅台公布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9%和26.2%。较去年同期38.06%的营收增速和40.12%的净利润增速相比,增长明显放缓。

  证券时报文章表示,目前正值中报业绩预告披露高峰期,同时中报业绩正式披露也已经逐渐展开,虽然不少上市公司中报净利大幅增长,但是是否具备投资价值仍然值得仔细思考。

  一般来说,“伪增长”股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依靠一次性收入导致短期业绩暴增,但长期基本面并未改观;

  2、中报虽有增长,但增长率相对一季度大幅减少,在剔除季节性因素之后,有可能在二季度已经步入拐点,对于周期性行业尤其需要警惕

  3、增长幅度虽然较大,但此前基数较低,高增长之后每股收益的绝对数值依然不高,导致估值维持较高水平,未体现出投资价值;

  4、公告业绩利好前股价大幅炒作,提前透支内在投资价值。

  中报行情持续

  截至周一,中报预告悉数出炉。

  创业板方面,东吴证券(10.33 -0.67%,诊股)王杨研报分析,整体增速上,创业板延续了2018年年报以来触底改善的态势。

  报告统计,如果不剔除温氏股份(40.18 +0.10%,诊股)和乐视网,2019年创业板中报的净利润同比为0.4%,而2018年中报、三季报、年报、2019年一季报分别为6.6%、2.7%、-65.0%、-8.9%。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如果剔除温氏股份乐视网,2019年中报的净利润同比为-5.9%,而2018年中报、三季报、年报、2019年一季报分别为13.1%、3.4%、-65.9%、-6.6%。

  天风证券(10.01 -0.50%,诊股)徐彪研报分析,基数作用下,2019年下半年创业板盈利大概率趋势向上,而盈利趋势变化将使得创业板指有阶段性占优的机会。

  东方证券(10.36 +0.78%,诊股)薛俊、蒋晨龙研报分析,2019年中报预告虽难言乐观,但依然处于弱复苏的通道中。其中医药、通信、军工以及计算机等板块的业绩情况相对较好。2019年下半年创业板整体业绩依然存在较大的向上空间和可能性,因此依然具备跟涨弹性。科技创新行业上继续关注医药、通信、军工以及计算机等板块。

  估值迎来拐点

  招商证券(16.99 +0.30%,诊股)张夏研报梳理显示,截至上周,A股市场多数行业估值集体下探:

  1.全部A股PE(TTM)回落至14.6X,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2.8%分位数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2.创业板PE(TTM)由前一周的40.7X明显下滑至39.5X,处于2009年以来历史估值水平的22.9%分位数。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3.上证50指数PE(TTM)小幅下行至10.0X,处于2004年以来历史估值水平的30.3%。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4.中证1000指数PE(TTM)下滑0.9X至23.5X,处于2014年以来历史估值水平的12.8%。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Wind早前统计,截至上周五收盘(7月12日),万得全A市盈率(PE-ttm,)报16.8倍,市净率(PB-lf)报1.7倍,分别是十年均值的90.9%、77.5%,以十年周期考量,是绝对低位

  “七翻身”还要多久?连续缩量后,A股估值已迎来拐点

  以十年均值为尺度,市盈率估值水平最低的仍是中证500,报22.8倍,为十年均值的59.2%,最高的仍是创业板综指,报218.4倍,为十年均值的218.4.%;市净率方面,最低的也是中证500,报1.8倍,估值水平最高的是深证成指,报2.5倍,分别是十年均值的64.2%、84.8%。

  机构策略展望

  联讯证券廖宗魁研报分析,经济从4、5月的低谷有所回升,后续重点关注经济恢复的持续性。这一轮政策放松表现出了较强的定力和容忍度,反复强调绝不“大水漫灌”。目前市场期待度较大的是,央行能否跟随美联储降息,但市场不能提前买单太多。

  报告认为,保持一定的耐心,静观其变可能是更好的策略。

  中信建投(20.06 -0.30%,诊股)张玉龙、罗永峰研报分析,展望7月和8月,美国薪资数据陆续出炉,国内中报业绩也会影响外资配置意愿,扰动因素将导致外资流向波动加剧。6月以来外资持续流入局面或已结束,短期内外资流向可能重回震荡。

  张玉龙、罗永峰早前研报判断,在当前经济和市场都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贷款利率并轨是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步骤。利率下降是长期趋势。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来看,维持债券>;股票>;本币>;商品的策略不变。预期市场仍然会在平稳运行过程中,中报业绩超预期的行业将在短期内占优。从行业配置角度来看,建议投资者关注科创板渐进带来的转型机会。

  国泰君安(18.14 -0.49%,诊股)李少君团队研报分析,站在当前位置,政策发力的预期开始发酵,但市场交易层面的结构分化(抱团)体现的是市场的谨慎态度。所以,市场倾向于等待政策和盈利预期的右侧,于是股债问题也是右侧问题。

  报告判断,股牛债熊的时点出现需要在政策陆续证真之后,后续密切关注几个重要时点及事件:7月的重要会议、三季度政策基调、美联储宽松进程。

编辑: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