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质押盘平仓公告“24连发”三部门连夜诠释风险可控

加入日期:2018-6-27 4:04:2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6-27 4:04:28讯:

 

  在监管部门看来,一方面触及平仓风险的质押盘规模仍然有限,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的风险处置方式下,质押盘的爆仓也并不会对二级市场带来直接影响。

  A股的连日震荡正在引燃更多个股的质押盘风险。

  6月26日,华谊嘉信(300071.SZ)发布公告称,股东上海寰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因未能在约定期限内进行担保品补充,其所持有的14.67万股华谊嘉信股票已被中信证券(600030.SH)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强行平仓,平仓股数占总股本的0.02%。

  类似的风险事件并非孤例。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上市公司公告关键词发现,6月份以来已有24份涉及质押平仓风险公告发出。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个股的接连走低和此前股东的高价处质押是当下风险密集暴露的内因;但6月26日凌晨,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及沪深交易所三监管部门同时发声,表示当前市场的股权质押风险整体可控。

  在监管部门看来,一方面触及平仓风险的质押盘规模仍然有限,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的风险处置方式下,质押盘的爆仓也并不会对二级市场带来直接影响。

  5万亿质押盘透视

  6月份以来的股票质押风险正在陡然上升。

  除华谊嘉信外,摩恩电气(002451.SZ)6月23日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大股东上海融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持79.06万股遭遇强平而出现了被动减持;而在此前一日,银禧科技(300221.SZ)也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石河子市瑞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所持有的8509.82万股股票初级平仓线,占公司总股本的16.7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6月单月内,共有22家上市公司发布涉及股东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或出现平仓、被动减持的公告多达24份;而此类公告在今年前5月合计仅出现过46份,这意味着6月至今的质押风险次数已占上半年总数的34.29%。

  近期A股市场的剧烈波动是质押盘风险高企的直接原因,自5月23日至6月26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上证指数已累计下跌达11.51%。6月26日当天,上证指数继续走低,截至收盘当日下跌0.52%,收于2844.51点。

  “A股创出两年来新低,不少曾高位质押的股票都面临跌破平仓线的风险。”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经过2015年的配资清理,大部分的杠杆需求都集中在了股票质押上,因此这一时段发生的质押盘都在承受当前的市场风险。”

  虽然上证指数曾在2016年5-6月份与当前点位相当,甚至在2016年初熔断期间跌至2638.30点,但当前A股市场在质押比例上的确高于以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计算,截至6月26日A股平均质押率高达16.08%,而在2015年底及2016年6月底,其平均质押率仅为11.73%和13.16%,分别低于当前值4.35和2.92个百分点。

  此外,加之2016年至2017年诸多新股纷纷上市,A股股票质押市场体量的扩容亦不可小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6月26日,沪深两市累计已质押股数达6220.65亿股,按6月26日收盘价计算,上述质押股本涉及市值合计约为5.42万亿。

  不过在质押盘结构上,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

  记者统计数据发现,虽然截至6月26日的A股质押比例平均值高达16.08%,但中位数却仅为11.26%。这一统计差值也意味着,高质押比例的现象较多的集中在部分个股中。

  “当前的股权质押主要体现为信用融资,也就是控股股东、实控人周转资金所致,所以某些股票的质押比例很高;相反一些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上市银行的质押方主要以二级市场投资者为主,实际比例并不高。”广发证券一位股权质押业务人士指出。

  记者统计发现,共有366只股票质押比例超过40%,其中超过50%的达135只,而超过60%的仅有51只;此外另有1005只股票处于质押比例不高于1%的低质押状态。

  实际冲击有限

  针对市场对质押盘的担忧,监管部门则摆出更多数据来疏导情绪。

  6月26日晚,中证协方面援引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指出,当前两市股票质押市值加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维持在200%,而低于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在两市总市值中的占比仅为1%。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沪深两市总市值约为54.42万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照中证协的1%比例计算发现,目前低于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已达5400亿左右。

  同时,若以6月26日收盘价得出的5.42万亿总质押市值推算,已质押市值中约有10%左右的部分触及了平仓线风险。

  沪深两交易所透露,目前低于平仓线市值占两交易所比例分别为不足0.2%(沪市)和不足2%(深市)。这一数据也印证了市场有关“质押盘主要风险积聚在中小市值股票”的猜想。

  不过,中证协在就具体个案情况向会员广泛调研后认为,目前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总体可控,主要原因在于融资方可采取多种方式避免质押股份进入处置程序。

  “质押融资方通常为上市公司5%以上的大股东,相当部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保持对公司的影响力和控制权,一旦出现违约风险,相关股东倾向于与证券公司协商通过补充标的证券及其他质押物、合同延期、展期等多种方式避免进入处置程序。”中证协负责同志表示。

  另一方面,风险处置方式的多元化也能够缓释此类情形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个别最终进入违约处置的,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规定中关于减持时间、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证券公司往往会协助寻找受让方,通过协议转让、司法拍卖等方式变更股权持有人,真正从二级市场减持的金额非常有限。”中证协上述负责人表示。

  “对于最终确需处置的交易,证券公司也不会简单通过二级市场‘一平了之’,更倾向于寻找有意整体承接股权的主体,通过协议转让达成交易。”上交所有关人士亦表示。

  “2017年股权质押融资日均处置仅为已触发违约风险融资额的万分之一。与往年相比,目前情况未发现明显变化。”中政协上述负责人透露。

  交易所透露的具体数据也印证了上述信息。据沪深交易所透露,上一周(6月18日至22日),上交所股票质押融资实际日均违约处置约1900万元, 而深市处置金额则为3000万元,两者合计尚不足5000万元,记者计算发现,上述处置规模仅占当期成交金额的0.00332%。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