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苹果暴跌俩月损失3个茅台供应商6个跌停面临破产重组

加入日期:2018-12-2 7:46:2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2 7:46:27讯:

  苹果大跌,那些“吃苹果长大”的供应商自然也不好过。

  近一个月以来,苹果公司股价一路暴跌,有金融分析师称,这是苹果自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股价表现最糟糕的一个月。

  11月23日“黑五”当天,苹果公司股价报收172.29美元。这一数字与2个月前的峰值相比,跌幅超过四分之一,市值蒸发2800多亿美元。以人民币计算,约为1.94万亿元,这一数字比目前A股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值都要高,相当于52天内跌掉2.7个贵州茅台

  作为iPhone最大代工厂的富士康首当其冲。据彭博社报道,11月29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证实其在美工厂计划裁员的事实,另据台媒报道,鸿海集团近期裁员计划共设计34万人。而在彭博社此前获悉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富士康计划裁掉10%的非技术员工,并将2019年开支削减200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过去12个月富士康总开支的四成。

  被苹果害惨的供应商:或上市推迟,或面临破产

  除台湾以外,内地及港澳地区的苹果供应商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伯恩光学就是众多受伤者中的一位。据公开资料显示,伯恩光学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港资私人企业,最初从事手表玻璃生产。后来凭借将手表玻璃技术应用到手机屏幕上这一尝试,用玻璃屏替代此前容易留下划痕的胶片屏,一举在业内打响名号。

  2007年,伯恩光学押注苹果,为第一代iPhone手机提供了一整套玻璃屏幕。这台与当时其他厂商产品截然不同的手机,在随后的几年内迅速占据市场,甚至成为人手一台的街机。

  伯恩光学也由此走上腾飞之路。2015年,伯恩光学占据全球手机玻璃市场超过六成的份额,三分之二的苹果和三星手机的屏幕都是由该公司生产,国产手机厂商的订单只占其总产值的10%。2016年初,伯恩光学对外表示,预计在当年年底上市,拟计划融资20亿美元。

  此后的道路,再没有那么顺利,伯恩光学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推迟至今仍未有结果。同样是在2016年,苹果公司的收入出现首次下滑,净销售额下滑7.7%,营业利润下滑15.7%。受此影响,伯恩光学并未在原定时间完成上市。

  2017年底,有外媒报道伯恩光学正在准备赴港IPO,计划2018年第二季度上市,融资计划由20亿美元调整为15亿美元。但就在2018年1月,伯恩光学宣布IPO延迟至第三季度,理由是当时大量技术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换言之,伯恩光学在此时上市,可能会因为资本市场资金紧缺,导致股价表现无法达到预期。

  时至今日,2018年第四个季度只剩下一个月,伯恩光学依旧没有上市,也没有给出明确的上市时间。

  近日,该公司被曝出其惠州厂区裁员上万人,许多临时工尚未转正就被辞退,中介拿不到招聘奖励,于是组织工人堵在伯恩光学惠州工厂的门口讨要说法。据集微网报道,此前因工人紧缺,伯恩光学曾悬赏招聘,但iPhone新款手机销量不及预期,苹果公司临时砍单,导致之前多招的工人派不上用场。

  金龙机电的命运与伯恩光学有相似之处。2015年,该公司凭借核心部件线性马达成为苹果供应商之一,并拿下50%的供应份额。上了苹果这条大船的金龙机电,跟伯恩光学一样,业绩大涨。金龙机电高歌猛进,高溢价收购了博一光电等多家公司。

  但正是这样的高调并购动作,埋下财务隐患,2017年业绩也从前三季赚3亿到全年净利润亏损4.18亿元。金龙机电甚至还坑了苹果公司一把,因为考虑到金龙机电的财务问题,苹果公司担心线性马达的供应出问题,不得不取消LCD款iPhone的3D TOUCH功能。

  随后,金龙机电进入长达半年的停牌。2018年5月15日复牌后,又迎来6个跌停,截至发稿,金龙机电报收每股3.52元,与停牌时的13.89元相比,其股价跌去74%。8月,金龙机电甚至一度陷入破产清算危机,不过破产清算申请在不久前又被撤回,公司方面称正在寻求资本介入解决困局,但至今没有任何进展传出。

  过度依赖苹果的恶果

  背靠大树好乘凉,只要能够打入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借势而起似乎易如反掌。对于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公司而言,一款产品的某个零件,足够喂养好几个规模不小的工厂了。

  但如果满足于此,过度依赖苹果这一家大客户,那么即使获得漂亮的业绩,背后的风险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颠覆。

  蓝思科技过往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家公司主营业务以消费电子产品功能视窗及外观防护零部件研发、制造为主,主要产品是防护玻璃以及蓝宝石、陶瓷、 金属等材质的外观防护零部件等。 其主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LG、亚马逊、微软、诺基亚、华为、OPPO、VIVO、 小米、联想等。

  作为曾经的“纯血”苹果概念股,蓝思科技的业绩几乎与苹果公司完全捆绑。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1年起,苹果公司一直是蓝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户。

  在iPhone手机一枝独秀的时期,蓝思科技的成绩非常亮眼。2015年3月18日,蓝思科技登陆资本市场,在苹果供应商头衔的加持下,以每股22.99元的发行价上市后,一周时间股价飙升132%,涨至53.33元。在连续13个涨停板后,蓝思科技股价一度达到每股103.93元,其董事长周群飞成功登顶中国女首富。

  进入2018年,全球手机销售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曾经的蓝筹股不断突破底线,只剩零头。截至发稿,股价一连续2个月保持在10元以下。据蓝思科技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实现营收108.93亿元,同比增长25.78%;实现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47.37%。尽管蓝思科技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收,但是扣非后净利润则处于亏损状态,亏损达3.9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1.3亿元和8.32亿元的客户研发补助是上半年蓝思科技盈利的主要来源。

  最新的财报显示,三季度蓝思科技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收缩至4.19%,对此公司方面解释称,因为苹果新品工艺改动幅度大,良品率下降所致,同时,国内同行竞争的加剧使得利润空间减少。

  但即使有蓝思科技这样的前车之鉴,依旧死守苹果一棵树的公司依旧前赴后继。

  比如不久前刚刚上市的鹏鼎控股,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是苹果的PCB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鹏鼎控股是鸿海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今年鸿海集团旗下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就是同样“吃苹果长大”的工业富联。

  据其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前十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54%、89.42%及91.22%,海外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比例分别为81.23%、82.98%、83.23%,其中,苹果公司三年所贡献的订单分别占其海外销售总比的56.91%、66.06%、65.06%。2018年1-3月,苹果更是占到鹏鼎控股销售收入的71.35%。

  2018年9月,鹏鼎控股在深交所挂牌,除了上市次日迎来大幅上涨,余下的日子不断震动下跌,在发行价的边缘试探。在股民的口中,这只股被戏称为“永远下跌的鹏鼎控股”。

(文章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