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科创板迈出关键一步“硬科技”迎来确定性利好

加入日期:2018-12-14 8:23:5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14 8:23:57讯:

  科创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推进。

  河南某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该省摸排、统计科创板企业信息的相关工作已经完成,因为要求提交“信息收集表”的截至时间是12月7日。该人士还透露,从“信息收集表”来看,摸排、统计的企业主要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主要收集企业在行业地位、产值、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收集表”还要求推荐企业具备两大特征:一是在全球或国内行业地位明显,二是不限于盈利企业,但收入具备一定规模。

  记者注意到,各省市近期都在推进科创板企业的信息收集工作,公开报道涉及的就包括上海、浙江、安徽、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省市,相关信息收集表的提交时间也都在11月底或12月初。

  与此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12月初召集11家理事、监事单位开了座谈会,就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征求意见,并围绕科创板的发行上市标准、发行承销方案、交易制度、持续监管以及注册制试点实施方案等议题展开讨论。此次会议还释放出“上交所正在研究起草科创板和注册制的相关方案、业务规则和配套制度”等消息。

  降低门槛成共识

  对于科创板的定位问题,有券商投行高管公开表示,科创板面向的企业是当前制度框架内无法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型、创新型创业企业,科创板对标的是纳斯达克和联交所。

  实际上,关于对标纳斯达克的问题,在中国推出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时候,市场上也都有过相关讨论,但最终做出来的都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

  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新三板分会会长陈沛近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存在较大缺陷,就是缺乏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在互联网时代这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BAT都不在中国主板上市。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中国主板市场主要是支持那些相对成熟的企业。”

  “推出创业板的时候,也有人希望做成中国版的纳斯达克。因为纳斯达克孕育了全球最好的科技创新企业,但创业板显然不能达到纳斯达克的高度,因为创业板尽管有支持科技创新的想法,但具体方式依然延续主板的做法,首先就是审核制,其次对盈利、对增长都有要求,也就是说条件依然很高,使相对早期的科创企业很难在创业板拿到应有的资金。”

  “后来,新三板进一步降低了门槛,本来有机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注册制没有取得突破。现在新三板的问题很清楚,就是1万家企业在里面但没有流动性,企业在里面也得不到资本的支持。”陈沛认为,科创板要真正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必须有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必须是注册制,跟现在的审核制相比这是巨大的挑战:其次从门槛上来说应该比新三板低很多:另外,从行业上来说应该不是包罗万象,而是向真正的科技创新企业倾斜。”

  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交所已经表态科创板应该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并且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由此“我们认为,科创板的定位,尤其是对上市企业的定位已经基本明细,前期的重点一定是我国拥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产业,而不是注重商业模式创新的‘软科技’产业。”

  张奥平认为,具体来讲,“硬科技”应该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且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其底层由科学研究创新支撑,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绍统不久之前也公开表态,科创板将支持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比较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战略新兴产业,并且达到一定条件的科创企业。

  在科创板企业的范围问题上,陈沛也持类似的观点,“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更多来自于科技创新,而不是一般的模式创新。如果在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中选择,科创板应优先选择科技创新,因此科创板企业应该带有很强的科技背景和基因。”

  成长性是关键

  美国纳斯达克实际上采取分层制度,也就是设置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以及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三种市场,分别在每个层面设置不同的上市标准,供企业自行选择。企业只要在盈利、净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市场规模、运营时间等指标中有一部分指标比较理想,就有机会申请上市,无须做到所有指标面面俱到。

  自从科创板被正式提出以来,业界一直有一种观点,就是科创板只要“把成熟市场运行多年的制度拿过来借鉴即可”。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市场还不是“成熟市场”,因此主流的共识是,绝不可照搬别人的经验,必须进行创新和完善。

  证监会方面也明确表示,科创板将在公司盈利状况、股权结构要求等方面做出更妥善的差异化安排,以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有券商人士预测,科创板的上市标准将参考成熟市场的上市条件,综合考虑市值、营收以及研发投入等特定指标。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科创板应该淡化营收、净利润等指标,强化企业成长性、研发投入、估值等指标。

  “对一个早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来说,实际上最应该看重的就是它的成长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它们比主板企业上市更早,进而让资本和市场对它展开更有价值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在最需要钱的阶段拿不到钱,那么中国就很难出现世界级的科技巨头。”陈沛认为,科创企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其成长性更好,但如果要设置一个指标的话,必须要有一个综合的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肯定要以行业平均成长水平为参考系。

  同时,在研发投入上,“我认为也应该有要求,不然怎么来表明是一个科创企业?”陈沛表示,具体到研发投入的比例,“10%左右应该是比较好的。具体指标应该定在哪里,我觉得不能依靠主观臆断,还是应该结合中国企业科研投入现状综合衡量。”

  张奥平判断,综合近段时间以来的市场消息,第一波科创板上市企业会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研发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科创板肯定会有研发投入门槛,估计研发投入比例应该要超过10%甚至是15%,因此那些只注重商业模式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不要考虑科创板了。”

  在张奥平看来,科创板应该也会对企业估值设定门槛,只不过“这里面有一些问题,如何判定未上市企业的估值?是按照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来算吗?如果是这样,可操作性就很强了,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很容易在最后一轮拉高企业的估值,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张奥平表示,无论科创板和注册制最终方案如何,“可以预见的事情是,‘硬科技’肯定是未来股权投资机构的重点布局方向。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肯定的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春天很快就要来了。”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