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回应货币宽松导致楼市等泡沫 称全球宽松周期已近尾声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周小川回应货币宽松导致楼市等泡沫 称全球宽松周期已近尾声

加入日期:2017-3-27 8:39:0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周小川直面五大热点经济问题
  (原标题:周小川直面五大热点经济问题)
  这个3月份,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遇上了会议“连轴转”。

  继北京的全国两会和德国巴登巴登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也迎来了周小川的身影。他再次拿起话筒向外界答疑解惑,直面五大热点问题。

  ——失业都怪全球化?

  周小川指出,有些国家将失业问题归因于全球化,认为关起门来就能更好地保护本国国内的就业机会,但其实失业问题并非全球化本身引起。

  他认为,多年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伤害,导致很多经济体失业率上升。而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问题,劳动力素质在各个领域有升有降。因此应关注重新培训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失业问题。

  对于全球化,周小川称,这不是“欢迎不欢迎”的问题,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已经发生的现实。

  ——美国推边境税,中国怎么看?

  “虽然还不清楚边境税是什么样的,但我知道任何关税安排都应该是对贸易的支持,而不是阻碍。”周小川说。

  他举例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音视频电子产品出口之所以快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口关税较低,这使中国厂商在进口原材料时有更多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中旬德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因美国反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十几年来首次未写入会议公报。

  但中国仍在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周小川表示,希望7月G20汉堡峰会上“我们能更多表述一下自由贸易和全球化。”

  ——全球货币政策怎么走?

  周小川说,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比如“金融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但还应关注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有利的一面。

  周小川认为,此轮全球量化宽松实施多年后已到达到周期尾部,未来的货币政策将不再是宽松了。

  但他也强调,经济复苏在不同国家以不同速度进行,全球货币政策并非协调一致。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仍未完全解决,日本央行同样面临较大挑战,其货币政策转向审慎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若再有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周小川指出,中国应不会依赖于“直升机式撒钱”来刺激经济恢复。

  他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都走在经济复苏的路上,中国也有审慎的经济危机解决方案,如通过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带来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和财政状况修复。

  如此,中国在财政改革和结构性改革上争取了很大空间,就不应过多依赖货币政策,不需要用“直升机式撒钱”。

   ——中国金融市场未来更开放?

  “开放的中国,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说都是很好的体验。”周小川表示,中国金融市场未来进一步开放已有两个条件,一是从过去准入审核中的正面清单变为负面清单,今后还将加快减少负面清单上的行业;二是赋予外国投资者国民待遇。

  周小川透露,中国金融行业将更大幅度地对外敞开,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投行业、证券业以及支付行业。“你看VISA代表就坐在台下笑”(.中.新.网 .夏.宾)

 

  A股无视利空坚不可摧 周小川:宽松已到尾部
  2017年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目前全球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再是宽松的政策。不过他也指出,因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因此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的。他还指出,需要看到货币政策限度,要认真去考虑什么时候如何离开货币政策宽松的周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展开新的周期,周小川实际上也是在给市场提前打预防针,让大家对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出现的转变做好准备。

  周小川:要认真考虑何时、如何离开货币宽松周期 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2017年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目前全球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再是宽松的政策。不过他也指出,因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因此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的。

  周小川说,在中国,过去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的货币政策是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但是在2010年年底的时候,中国已经回到审慎的货币政策。他指出,全球经济的复苏会经过很多曲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货币政策也需要逐渐改变,变成比较审慎的货币政策。他认为,需要看到货币政策限度,要认真去考虑什么时候如何离开货币政策宽松的周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对于“再通胀”的问题,周小川认为,尽管目前在一些国家已经看到再通胀,但是从全球总体情况来看,判断是否再通胀仍然为时尚早。他认为,今年已经有些全球商品市场价格上扬,因此对待再通胀的现象,应该要保持审慎的态度,这跟货币政策的制定有着直接关系。

  周小川还表示,在执行多年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在全球、在很多国家已经放弃了流动性。他指出,虽然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已经开始紧缩,但是这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期间,我们会强调结构改革以及其他长期的发展战略,会发出信号告诉人们不要太依赖于货币政策,但是这个信号的发出是很重要的”。

  海通荀玉根:A股无视利空坚不可摧 市场将向上突破
  海通策略荀玉根3月26日发布研报认为,3月来市场担忧和利空不断,如美联储加息、地产政策收紧、21日海外市场大跌、23日B股大跌等,A股却坚不可摧,核心是基本面持续改善。去年12月以来A股振幅再次收窄,3月仅2.5%,历史月均9.4%。参考过去阶段性振幅收窄后行情和中期震荡市波幅,结合基本面分析预判市场将向上突破。

  据分析,A股进入二维投资时代:主题周期(一带一路、国改)+消费升级+价值成长。看多的理由是:利空和担忧不断,市场坚挺不倒。本轮行情核心逻辑是基本面不断改善,目前仍在延续去年1月底以来底部不断抬升的进二退一式的震荡市,这是一种良性震荡,类似春天,气温缓慢回升。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3%,继续回升,2月PMI指数升至51.6%,高频数据显示3月经济仍在继续改善,最近一周全国高炉开工率76.52%,较三月中上旬继续回升。A股投资越来越回归基本面,目前经济回升的趋势仍在,震荡市的中枢会继续抬升。

  展望后市,从上证综指月振幅看,去年12月至今年3月月振幅分别为6.5%、4.2%、4.2%、2.5%,远低于2010年以来历史均值的9.4%,处于历史最低区间。回顾历史,过去阶段性振幅收窄最终都向上突破。海通策略认为,此次窄幅震荡行情有望再次向上扩宽。(投资快报)

 

  未来一个月10315亿流动性到期:本周2900亿逆回购到期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彭博整理中国人民银行公开信息、市场机构研究报告及新闻报 道,显示未来一个月,累计将有10315亿元人民币逆回购和MLF到期,其中本周将有2900亿元逆回购到期。


  流动性到期数据

 

  银行间资金价格高企依旧 资金面三月末好转概率不大
  资金面三月末好转概率不大
  在上周三银行间资金面紧绷格局略有缓解的背景下,上周四(3月23日)及上周五(3月24日)公开市场操作的降雨天气戛然而止。分析人士指出,在商业银行体系整体面临MPA大考而自顾不暇的局面下,考虑到央行明显偏严的政策立场,3月末资金面整体好转的程度可能相当有限。并且,由于各类机构投资杠杆和负债杠杆已显著低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前两个月,资金利率预计也不会出现过度向上脉冲的情况。从长期来看,市场资金面实现实质性平稳宽裕,还有待于7.5万亿元同业存单暗雷的排解。

  跨季资金依旧紧缺
  在光大银行可转债申购资金上周三解冻的背景下,上周四央行即停止了对资金市场的补水操作,当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资金零投放。而在上周五,央行则轻描淡写地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并单日净回笼资金300亿元。在上周一至上周三连续三个交易日净投放资金之后,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持续停止降水。

  市场流动性方面,在上周五公开市场转为资金净回笼的背景下,当日银行间资金面整体依旧偏紧。在短期限资金利率回落的同时,21天、1个月等中长期限的资金价格继续高位运行。WIND数据显示,当日银行间隔夜、7天、14天、21天和1个月期限的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存款类机构)分别为2.54%、2.88%、3.45%、5.18%和4.64%。相较于前一交易日(上周四),除隔夜、7天和14天期品种回购利率明显下行,21天和1个月期限资金利率则环比持稳。

  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报价资金拆借利率方面,上周四1个月至1年合计4个期限的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利率继续全线小涨。其中,1个月和3个月期限的Shibor利率再度创出2015年4月以来的近两年新高。此外,上周四交易所隔夜、7天、14天等主流国债逆回购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资金面谨慎情绪难消
  对于3月末的资金面走向,市场主流观点仍然普遍持谨慎观点。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卢鹏表示,尽管光大银行可转债申购对资金面的影响已基本消散,但3月末的MPA考核,仍将使得资金面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来自光大证券等机构的分析观点也指出,由于当前资金紧张的预期仍在深化,资金融入和融出方正形成一个反馈螺旋,并相互叠加,造成利率大幅波动。在此背景下,无论商业银行对MPA的准备有多充分,减少对非银的融出都将是必选项。因此,在3月末结束前,资金利率波动加大仍将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目前市场资金面的整体格局,前海再保险投资管理部副总裁于广南则指出,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前两个月相比,虽然市场各类机构的杠杆已显著下降,近期银行间、交易所每日的回购规模并没有出现异常放大的情况。月末资金利率向上脉冲的最高点,预计不会太离谱。另外,本次MPA考核对资金面的压力,也会更多体现在结构性紧张方面,即由于商业银行的自顾不暇,3月末MPA考核结束前,非银机构的资金拆借成本和资金拆借难度,都会持续偏高。

  巨额同业存单压力待纾
  今年3月末首次严格执行的MPA考核令近期资金市场一片鸡飞狗跳之后,上周四有市场消息人士称,央行已要求直接交易对手方(主要指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相关知情人员签署保密协议,避免资金涨价等可能的利空消息扩散至全市场。

  对此传言,有知情人士表示,央行此举主要是防止是否放了粉(指MLF、SLF、TLF等各种粉)、放了多少粉、多少价钱放的粉等各种敏感消息,扩散到整个资金市场。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误读和过度解读,乃至避免加重某些特定时刻的恐慌。

  不过,相对于这种技术性手段,目前市场各方在对资金面中长期形势的研判,则更加聚焦于商业银行同业存单方面的变化。对此,于广南指出,以农商行、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天量同业存单,依然是影响未来市场资金面稳定的重磅暗雷。

  该市场人士称,截至3月23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总量高达7.5万亿元,占65万亿元债券市场总规模的11%。这些同业存单大多期限都属于3个月、6个月的短期品种,到期续发的压力很大,且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一旦纳入MPA考核,势必会对资金市场和债券市场产生剧烈冲击。除此之外,同业存单的高利率,还对总规模约7万亿元的信用债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即大量同业存单甚至明显高于期限更长、信用等级相同的信用债收益率。这种状况的延续,势必使得信用债发行成本面临上行压力,进而抬高社会整体融资成本。

  从目前央行的政策姿态来看,今年同业存单可能迟早要纳入MPA考核,这将是3月之后资金市场的关注焦点。该市场人士称。(中国证券报 王辉)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