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监管罚单频出券商投行屡“掉羽毛”

加入日期:2017-12-28 5:41:2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28 5:41:24讯:

  监管大年!这对券商,尤其是券商投行来说感触应该最深。今年来,监管层对券商投行的处罚力度加重,各类罚单也在增多。

  “检查是越来越严格,罚款也是越来越多。”回顾这一年,券商投行人士普遍如此评价。

  事实上,2016年“最严监管年”即已拉开帷幕,伴随着IPO、债券、并购重组等多项投行业务核查工作的推进,监管层已公开对多家券商投行处罚或立案调查。

  今年年初,监管层接连抛出“珍珠论”和“羽毛论”。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核查力度,确保每一颗上市公司“珍珠”都是货真价实的“真珠”。另一方面,那些问题IPO触碰红线,必然会“掉羽毛”,发行人和中介机构都将因此受罚。其中,西南证券(行情600369,诊股)体会应该最深,接连因大有能源和鞍重股份(行情002667,诊股)重组被处罚。

  证券时报记者据证监会公开信息作了不完全统计,今年来爱建证券、西南证券、新时代证券都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书。此外,证监会还对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开出罚单,如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君信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辽宁元正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处罚原因方面,主要包括欺诈发行、虚假记载、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尽职调查不充分、出具含有虚假记载文件、财务核查存在重大遗漏等。

  处罚力度上,2016年有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信达证券、中德证券和中投证券收到了证监会的处罚通知,涉及罚没款共计6848万元。今年爱建证券、西南证券和新时代证券三家就被罚没6383.92万元。

  这一年,监管层也不断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对券商投行业务加强监管。2月17日,证监会修改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

  其中,修订后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突出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约束作用,取消了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在券商投行人士看来,这是“保IPO,压再融资”的举动。政策总的出发点是让好的企业快速融资、多融资,把资源配置到好企业中,让好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融资条件严格的公开发行、可转债、配股将会逐渐被证监会鼓励,审核效率会提高。

  随后,监管层又分别在7月1日发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9月8日发布《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对券商投行业务提出了更细致的监管要求。

  其中,征求意见稿针对当前投行业务存在“重发展、轻质量”、“重规模、轻风险”,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执业质量良莠不齐、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脱节等现象,要求强化投行业务承做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对于未来监管趋势,大多数券商投行人士预测,无论是监管政策,还是处罚力度都将更严格,这是趋势。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