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全球央行“紧”声渐起 押注中国跟进加息

加入日期:2017-12-15 8:38:2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2-15 8:38:21讯: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美联储如期加息 全球央行紧声渐起
  美联储鸽派加息 海外资本火中取栗押注中国跟进加息
  央行巧用工具平滑流动性 明年M2增速或在10%左右
  美国正式加息!收割中国风暴即将来袭?
  外汇局陆磊:美国可能引发灰犀牛风险现金贷激发了人的恶
  美联储加息中国怎会按兵不动?央行5个基点小幅加息跟随加息已有3次全市场影响看过来

  美联储如期加息 全球央行“紧”声渐起
  美联储如期宣布今年第三次加息,而且逐步加息和缩表的计划没有被打乱。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向好通胀回升,全球货币政策或逐步趋紧,更多央行会加入加息阵营,2018年是全球央行真正收紧货币政策的一年。

  美联储预计明年加息3次
  如市场预期一致,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至1.25%上调到1.25%至1.5%。至此,美联储今年共三次加息。不过,美联储内部并非一致支持上述决定,两名鸽派美联储高官——芝加哥联储主席Evans和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Kashkari投了反对票。这显示,对于在通胀未达到美联储目标时是否应进一步加息,美联储内部仍有分歧。美联储还宣布,在缩减资产负债表方面,美联储将按计划于明年1月将月度缩减规模增加到200亿美元。

  美联储当天发布的加息预测显示,美联储预计2018年将加息3次、2019年和2020年分别加息2次,与9月份的预测基本一致。这意味着目前美联储并不打算加快加息节奏。

  现任美联储理事鲍威尔将于明年2月接替耶伦成为下一届美联储主席,在最后一次以美联储主席身份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耶伦重申通胀疲软只是暂时的,美联储将逐步加息,她预计特朗普税改未来几年将温和提升美国经济。

  华尔街对此似乎并不感到害怕,部分原因在于市场几乎完全消化了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的预期。不过,这也可能与市场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程度降低有关。美联储公布加息决定后,美股涨跌互见,道指连续第4天创下新高,纳斯达克指数收涨0.2%,标普500指数收跌0.05%。不过,亚太股市则普遍下跌。

  2018年将是紧缩之年
  对于金融市场的表现,也有不少分析师警告,市场再一次低估了美联储的加息决心。而美联储再度加息后,香港金管局跟随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但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也相继公布了年内最后一次的利率决定,都选择了按兵不动。

  英国央行在11月的议息会议就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5%,同时维持资产购买规模不变。欧洲央行则已经启动温和的削减量化宽松政策,将月度购债计划从600亿欧元削减至300亿欧元,并从2018年1月起延续九个月,此举意味着欧元区超宽松货币政策时代正在结束。

  而在11月底,韩国央行宣布加息25基点至1.5%,为6年多来首次加息。

  花旗银行预计,明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利率会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上升0.4个百分点至1%。其中,美联储及加拿大央行明年会加息3次,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和挪威央行加息1次。花旗全球经济研究主任拉巴里表示,2018年是全球央行真正收紧货币政策的一年,到2018年晚些时候或者2019年,货币政策将成为使市场复杂化的因素之一。

  (原标题:美联储如期加息全球央行“紧”声渐起) (证.券.时.报)

 


  美联储鸽派加息 海外资本“火中取栗”押注中国跟进加息
  12月14日,美联储如市场预期般加息25个基点,但两位美联储高官却对此投了反对票,凸显针对通胀没有达到2%目标值时是否采取进一步加息。美联储内部分歧正在日益加大,致美元指数不涨反跌,跌幅一度超过0.7%。

  “这令金融市场担心美联储能否如自己预期般明年加息三次,无形间让人民币汇率获得新的上涨动力。”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

  12月1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大幅上调218个基点,创下11月23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受此影响,截至12月14日18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6078附近,单日涨幅也超过98个基点。

  在BK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Kathy Lien看来,人民币之所以逆势上涨,也与央行“变相加息”有关。12月14日当天中国央行将一年期借贷便利(MLF)与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了5个基点,助推了市场买涨人民币的热情。

  “不过,14日当天不少海外资本买涨人民币的算盘,是押注明年中国央行加息。”Kathy Lien透露,此前欧洲央行释放收紧货币政策声音,触发欧元兑美元汇率涨幅一度超过3%,如今这些资本希望这个现象也能出现在人民币身上。

  倒逼人民币空头回补
  “尽管美元12月加息早在市场预料之中,但两位美联储高官竟投了反对票,比6月加息时还多出一位,却是市场始料未及的。”对冲基金MKS PAMP外汇交易员Sam Laughlin向21媒体记者直言,这无形间加大了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明年能否加息3次的担心。

  尤其在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仅增长1.7%,创下过去3年以来最低增速的压力下,更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新的上涨动力。随着市场担忧情绪升温,离岸人民币借助美元指数骤跌0.7%之势,迅速上涨逾100个基点。

  “不少押注美联储鹰派加息(比如明年加息4次)而沽空人民币套利的对冲基金都在离场。”Sam Laughlin表示,随着14日中间价大涨218个基点,早盘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从6.6170一路上涨,一度触及当日高点6.6020。

  多位国内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透露,这主要得益于不少企业顺势止损削减了部分美元头寸。

  而且,截至12月14日18时,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3.927%附近,较美国同期国债收益率(2.378%)仍高出155个基点。

  21媒体记者多方了解到,这也触发人民币空头回补潮涌。

  此前,部分境内企业与投资机构买入明年6月底到期,执行价在6.7-6.78之间的人民币远期看跌期货及相关期权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如今,在中美利差保持稳定、美联储鸽派加息的双重压力下,14日他们纷纷将相关远期外汇交易品种执行价调整到6.68-6.75之间,无形间给当天人民币即期汇率带来约50个基点的涨幅。

  前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透露,其间部分海外资本还打算推动人民币即期汇率一举涨破6.60,从而触发更多空头止损回补盘涌现,获得更高的短期买涨收益。这背后,是这些海外资本正在押注中国央行明年将跟随加息。

  他分析说,只要市场嗅到这个“味道”,就可能借鉴欧元此前大涨做法,押注人民币短期大幅上涨获利。

  押注加息“胜算几何”
  在Kathy Lien看来,不少海外资本之所以押注中国央行明年加息,也有自己的投资逻辑。

  相比今年2-3月中国央行两次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以应对去年12月与今年3月美联储两次加息),如今在美联储6月与12月两次加息的情况下,中国央行仅仅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5个基点,多少显得“力度不够”。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认为,若2018年美联储加息三次,会给中国央行带来加息压力。究其原因,从外部压力而言,美国税改政策落地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央行需要加息缓解这种压力;就内部因素而言,当前中国实际利率处于全球低位,央行也需要加息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而不是脱实入虚获取较高的套利收益。

  央行对此解释称,12月14日逆回购与MLF中标利率上涨5个基点,既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尽管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调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但此举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起到一定作用。

  在多位金融机构经济学家看来,此次央行之所以仅仅上调逆回购与MLF中标利率5个基点,相比2-3月中美利差仅有70个基点,当前中美利差维持在历史高点逾150个基点,有足够的安全垫空间应对美元持续加息带来的利差收窄冲击。因此央行此举的主要目的,更像是警告海外沽空资本不要借美元加息兴风作浪,央行已准备很多措施应对美元加息冲击。

  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也表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因此他不主张加息。事实上,美国税改和美联储缩表等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可控,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人民币短期承压可控,长期来看还是升值的。

  “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中国央行不大会贸然跟随美联储加息而加息,一旦货币政策受制于人,反而可能给国际投机资本找到新的沽空人民币机会。”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直言。 (原标题:美联储鸽派加息引人民币中间价大涨218个基点海外资本“火中取栗”押注中国跟进加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央行巧用工具平滑流动性 明年M2增速或在10%左右
  分析人士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在延续今年稳健中性基调的基础上将更偏向“中性”

  “今年货币政策运用保持了市场流动性的平衡,运行的实际结果虽稳中稍偏紧,但这与金融去杠杆的要求相匹配,既满足去杠杆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市场流动性不要受到太大的压力,即处理好去杠杆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关系,总体上达到了调控目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对2017年央行货币政策作了上述评价。

  多工具组合平滑流动性
  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强调稳健中性,灵活运用和创新各种不同期限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从流动性的管理上保证了量适度和价合理,达到了调控的目标和效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媒体记者表示,今年央行货币政策通过逆回购、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等多个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运用组合,根据市场流动性不同时点的需要进行调控,对期限工具进行合理搭配,如遇到季末和半年末,通过投放跨季度和跨时点的期限,避免季节性因素对流动性稳定带来影响。

  另外,央行今年以来还进一步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期限品种,于10月下旬启用了2个月期逆回购操作。对此,连平认为,今年央行货币政策运用有更多的创新和灵活性。两个月期逆回购工具的增加,有助于年底流动性的对冲,保持市场流动性平稳。

  “目前货币政策工具从短期到中长期,形成了一个完美而平滑的曲线,既有利于跨期限操作,避免短期波动,也为金融市场利率的参考和定价保持平稳发挥了积极作用。”温彬表示。

  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方面,9月30日,央行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并从2018年起实施。对此,温彬认为,此举是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在原有定向降准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定向降准的内涵,虽从明年才开始实施,但监管层已设定了门槛目标,有助于提前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达标的要求,在信贷上对上述领域给予支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运用对实体经济的效用也是可圈可点。

  连平也表示,准备金结构性调整虽在明年初才开始推进,其实效应已经在市场显现,运用短期和中期工具,同时运用长期工具并结合结构性调整,这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一个新动作,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行业市场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相信长期工具如准备金调节这一工具在明年运用的机会也会进一步显现。

  除此之外,在利率上,今年央行在1月底、2月初以及3月中旬两次上调逆回购操作和MLF中标利率。对此,温彬认为,央行的操作主要在于,一是我国经济基本面企稳向好,在市场利率上也有所反映。二是市场利率走升也反映了我国金融去杠杆的客观要求。三是考虑到全球经济的回暖,包括美联储的缩表和加息,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从这个角度,利率与市场的关系也需要一个相应的变化。

  年末流动性或偏紧
  年末将至,在年末MPA考核、美联储大概率“加息+缩表”等压力下,12月资金面会否再度出现“年关难过”的情形?

  温彬认为,由于年末一些指标考核等相关要求,年底市场流动性总体仍偏紧。考虑到美联储年底即便加息,影响也不大,因此,季节性压力是影响年底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满足市场流动性的需要,除了在规模上给予支持外,考虑双节的来临,将更多的通过跨年期限工具的组合搭配来解决短期的流动性问题,如新增的2个月期逆回购操作,这样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的安排资产负债头寸的管理。

  另外,今年以来,M2同比增速呈现下滑态势。央行日前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影响货币总量的因素更趋复杂,M2 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已明显下降,M2 指标的意义明显减弱,无需过度关注M2 增速的变化。

  温彬认为,今年以来金融去杠杆使得同业业务的收缩、货币创造效应下降,成为M2增速持续回落的主要因素,这一因素或持续到年底,这本身也是一个正常的反映。预计今年M2增速或在9%左右。

  连平认为,M2实现10%以上的增速在年底或有可能。今年M2增速的变化有实际原因,如财政存款的变化以及去杠杆带来的变化,随着这些因素逐步走向平稳,同时,外汇占款的作用明显减弱甚至退出,信贷成为影响M2增速的关键因素,而未来信贷增长保持平稳的速度的可能性较大,由此判定未来M2增速不会很低。

  “随着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推进之后,当前M2增速相比去年甚至是今年上半年来说,相对更能反映市场实际流动性的总体状况。”连平表示,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经验表明,M2增速持续低迷必定会对未来经济带来压力,其所带来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大概在3-4个季度,这一点也同样值得关注。

  明年货币政策或偏向“中性”
  今年以来,在美国等欧美央行先后收紧货币政策之后,韩国央行11月底宣布加息开了亚洲加息的序幕,市场预计,全球各大央行将于2018年收紧目前的宽松货币政策。那么,中国央行或否追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温彬认为,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比较乐观,由原来美国独自持续复苏向全球扩散,预计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在明年收缩态势将稳步向前推进。综合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基调会保持稳健,明年一方面我国经济在供给侧改革和需求扩大的背景下任性仍比较强,经济增长总体将保持平稳,明年经济虽相较今年可能会有所回落,但仍然会保持在合理区间,另外,新经济和新动能也在进一步扩大,因此,经济的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需要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平稳。

  当然,温彬也表示,明年可能面临不确定性的冲击和压力,全球资产价格和泡沫,全球股市和债市都在高位,外部因素的冲击可能出现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波及到国内的金融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在稳健的基调下,保持货币政策给前瞻性和灵活性,一方面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一些潜在领域的金融风险,更主要的是发挥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只有中国经济基本面更健康,也才能进一步的支持金融的改革和改革开放,提高金融行业自身的能力和效率。

  连平则认为,实际上,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对其他国家带来影响的边际效应在逐步递减。结合中国经济明年增速或稍有放缓、中美利差仍存压缩空间等多因素综合考量,明年我国并无必要追求美国收紧,同时,由于审慎监管具有收紧效应,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在延续今年稳健中性基调的基础上将更偏向“中性”。

  展望2018年,温彬认为,中国的金融结构在发生变化,基础货币和外汇占款在明年总体也会保持稳定,金融去杠杆在今年力度比较大,明年随着资管业务新政落地后,业务也会平稳的发展,明年M2增速或在10%左右会是一个比较适宜的目标。( 证.券.日.报 .傅.苏.颖 )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