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重磅!金融代表讨论会 透露监管新动向

加入日期:2017-10-20 8:37:2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7-10-20 8:37:26讯: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周小川:要防止资产价格剧烈调整所导致的风险
  “要防止资产价格剧烈调整所导致的风险,资产泡沫既有可能出现在资本市场上,也有可能发生在房地产市场上,还可能在影子银行、金融衍生产品方面。”19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周小川指出,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使经济和就业遭受重大冲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风险点也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东西。首先从全球来讲,都要防止恶性通货膨胀所造成的风险。对于经济转轨国家,特别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讲,另外一种现实的金融风险,就是所谓金融机构大面积不健康的风险。因为在转轨过程中可能不良资产会非常多,财务上出现的缺口导致亏损可能非常多。而且在制度转变过程中,可能规则、监管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足,金融机构也有可能大面积出现不健康,不少转轨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机构基本上都垮了,或者全部都卖给外国人了,这也是一种系统性风险。

  “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的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周小川强调。

  周小川指出,中央银行在调控方面,首先是运用货币政策,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货币政策也有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主要是对目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校正,工具箱也更加丰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调控手段,就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G20和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提出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常规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顺周期的因素太多,经济好的时候,股票市场也好,公司盈利也多,同向推动的力量比较大。所以,要引入所谓逆周期的政策措施。

  “宏观审慎的调节也是因为危机的产生使大家提高了对金融稳定的重视程度,有必要引入一些金融稳定的措施。”周小川称,同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还强调金融监管标准的更新,像“巴塞尔Ⅲ”,对资本的质量、流动性、杠杆等等都有新的要求。再有,作为宏观审慎措施之一,就是对于系统重要性机构,包括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国内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我国的“工农中建”都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平安保险也是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它们的标准应该有适当的提高,因为这些机构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

  他指出,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但是确实在制度上、在规则设置上、在政策协调上,还做得不够好,所以今年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提出了“双支柱”调控框架,要让两个支柱之间配合得更好。在机构之间,包括“一行三会”,各大金融机构之间,也都希望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从全球来讲,“双支柱”调控框架也仍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周小川认为,关于家庭部门的债务杠杆率,从全球比较来讲,中国还不算高,但是最近几年增长很快。这个快的程度提请大家注意,不是说现在就要去杠杆,而是说增长的过程要注意质量,要使增量部分保持稳健,同时又是高质量的。

  “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更加依靠于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以及人民币更多地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周小川指出,汇率的浮动尽管过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个过程还没有走完,所以今后还会继续向前推进。

  他认为,人民币波幅的扩大并不是当前最紧要的事。当前的浮动区间已很少能限制到汇率,汇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当然,有时候扩大一下汇率浮动区间,也是释放一个扩大开放的信号,显示汇改会继续向前迈进,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但大家也要注意到,扩大波幅并不是当前最关注的重点。另外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市场方面的对外开放,“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都是市场方面的连通,还有“一带一路”也是市场方面的连通,此外机构方面的合作,以及金融市场准入也会进一步对外开放。

  (原标题:央行行长周小川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要防止资产价格剧烈调整所导致的风险)(证.券.日.报)

 

  刘士余:尽早建成有国际竞争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昨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召开讨论会。十九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言时表示,我国资本市场一方面要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攻坚战,另一方面也要补短板,不能制约去杠杆的进程,要为经济结构优化做出应有贡献。证监会系统会持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法制化建设,尽早建成富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刘士余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十分关心,就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深刻阐述了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基本方略。

  刘士余表示,5年来证监会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牢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使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加强依法监管。应当说,资本市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以及资本市场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发展得比较快、比较稳健。但是现在市场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广大投资者的期盼,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不过证监会也在迎难而上,今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沪港通、深港通都运行正常,A股被纳入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证监会最近也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司治理委员会等。这些都充分证明,只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理解好、落实好,就可以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自信,就可以稳步解决中国资本市场交易主体不成熟、交易制度不完备、市场体系不完善、监管制度不适应等急迫问题。

  刘士余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从现在到2020年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这些风险就包括金融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与此同时,补短板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明确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短板。因此,我国资本市场一方面要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攻坚战,另一方面也要补短板,不能制约去杠杆的进程,要为经济结构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九大报告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注入了正能量,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机遇。证监会将持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法制化建设,尽早建成富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刘士余说。

  (原标题:十九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尽早建成有国际竞争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证.券.时.报.)

 


  金融监管总体趋势越来越严 双支柱调控框架日趋清晰
  金融系统代表热议金融监管一行三会齐发声
  双支柱调控框架日趋清晰
  金融监管总体趋势将越来越严,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将加大
  10月19日,十九大部分代表团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这是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在讨论。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19日进行讨论,一行三会等金融系统代表纷纷表示,要继续探索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并进一步强化金融业监管,坚决抵御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系统性金融稳定。

  探索“双支柱”调控框架维护金融稳定
  十九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较早探索和实践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积极稳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增强利率调控能力,另一方面着力建立金融宏观审慎框架。

  易纲称,具体而言,宏观审慎框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在2011年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要求金融机构“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扩张速度要与经济发展、资本金相适应;2016年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纳入管理,从七个方面约束金融机构,实施逆周期调节。二是将跨境资本流动纳入MPA,使得跨境资本流动趋于稳定。三是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其核心是形成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十九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我们已经开展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但是确实在制度、规则设置和政策协调上还做得不够好,所以今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提出了‘双支柱’调控框架,要让两个支柱之间配合得更好。包括‘一行三会’和各大金融机构,也都希望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

  实际上,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正是在当前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易纲表示,金融危机前主流央行的政策框架以货币政策为核心,稳定物价是政策目标,对防止高通货膨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说明,价格稳定并不代表金融稳定,危机前美国的物价稳定,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市场行为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跨市场风险传染性较强。因此,大家反思认为,维持金融系统稳定,只有货币政策还不够,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是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宏观审慎就是对金融顺周期行为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对症下药。易纲表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支持去杠杆
  十九大代表、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五年来银行业改革发展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下一步要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金融监管将趋严,银行业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他透露,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超9000亿元,但还可以继续加大力度,有效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

  郭树清说,银行业要坚决抵御和化解金融风险。今年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把防范系统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截至目前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具体包括深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严防银行业资金进入房地产、坚决遏制政府隐形债务风险、进一步规范同业理财、继续清理整治网贷及非法贷款、注重加强监管协调等。他还透露,今年按照计划将修订和制定18项有关监督职能制度。

  他说,目前来看,银行业防范风险进展符合预期,坚持了问题导向原则,主要是针对银行理财业务、同业业务、表外业务等方面,选择这些领域主要是因为其覆盖了比较突出的风险点,如影子银行、交叉金融、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等。今后,金融监管总体趋势会越来越严。

  在提到银行业改革开放时,郭树清特别指出,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起步很早,在最近五年取得根本性突破。在国有大型银行上市之后,越来越多的银行进入规范股份制改造,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速度超出想象,例如,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持股的民间资本已经达到43.73%,在城商行中民间资本超过50%,农商行中民间资本持股已经超过80%,股权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不过,他也表示,在公司治理层面,仍然存在一些银行股东履职不到位不规范,还存在隐瞒股权、代持股权等突出问题。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健全公司治理和法人治理结构。此外,还要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扩大银行对外开放。

  补齐资本市场短板防范风险
  十九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要补齐短板,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刘士余表示,按照中央精神,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证监会系统严格贯彻中央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牢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使命,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依法监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资本市场发展较快而且比较稳定。

  他表示,当前市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距离党中央的要求、广大投资者的期盼、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十九大再次明确指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短板,中国资本市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要补短板,不能制约去杠杆的进程,要为融资结构的优化作出应有贡献。( 经.济.参.考.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