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软实力才是硬功夫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自贸区:软实力才是硬功夫

加入日期:2016-9-30 16:58:48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挂牌三周年。三岁,对孩童来说刚过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对上海自贸区而言却是一段坚实而有力的行程。

  这三年,便利化条件显著提升。上海自贸区改实缴制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率先试行“先照后证”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累计新设企业3.5万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500家。“先进区、后报关”已成为上海自贸区通关便利化的国际名片。

  这三年,法治化迈出积极步伐。中国第一张针对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来自于上海自贸区。“法无禁止皆可为”,管理体制、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服务、税收管理、综合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持续制定并完善,法治化环境得到有力提升。

  这三年,透明化程度日臻提高。要“明规定”、不要“潜规则”,严格实行标准化审批,减少自由裁量,以阳光的办事环境杜绝“抽屉协议”。

  这三年,国际化达到新高度。有数据表明,上海自贸区新建自由贸易账户超过5.5万户,融资超过5600亿元,新设了“黄金国际板”“自贸区航运及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等金融要素市场,设立了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面向境外机构推出大额同业存单、自贸债等金融产品,这些都有力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弄潮儿向潮头立,自贸区领风气先。近日发布的“2016上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显示,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自贸区综合发展信心指数、创新力指数和影响力指数均处较好水平。这折射出,自贸区在经济影响、制度创新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建设自贸区是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步大棋。对外,它是我国进一步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窗口,对内则是对接世界通行规则的桥梁。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大背景下,自贸区为全球和区域提供了满满的正能量。

  前不久,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7个新设自贸区公之于众。自贸区建设的灵魂在软实力,特色在软实力,出路也在软实力。为此,亟须正本清源,进一步聚焦软实力建设。

  其一,自贸区不是建新城、搞开发区。我国开发区建设成绩斐然、经验不少,但如果顺着开发区建设的思维搞自贸区,圈地建城,重点落在“几通一平”的硬件上,就偏离了自贸区重在软实力的初衷与定位。其实,自贸区并非原来意义上的开发区和保税区升级版,而是在高标准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趋势下,创新制度和模式,深度接轨世界经济。

  其二,自贸区不是拼优惠、拼政策、拼资源。个别地区认为办自贸区就是让地价、零税负、倒贴钱,以便引外资、上项目,其实不然。自贸区应当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运行的透明性、条件的平等性、规则的一致性。

  其三,自贸区不是负面清单越长越好。实行负面清单模式,有创意,也出成效,但有时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遭遇清单越来越长的“尴尬”,这背后是“管”的思维在作祟。自贸区改革应当坚持更好地“放”,并做到放而有序、活而不乱。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