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将进入攻坚期_行业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再议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将进入攻坚期

加入日期:2016-12-27 10:43:48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议农业供给侧改革,解读与我们预期一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闭幕,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符合申万农业此前报告中对政策的解读。值得注意的是,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改革于 2015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2016 年一号文中写道“着重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直到现今, “重点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列为 17 年四大工作安排,其地位的提升背后有三点原因: 1)时不我待,轮到农业。 煤炭、钢铁等领域供给侧改革均有显着成效,是时候啃下农业供给侧改革这块最硬的骨头(农业生产补贴 2400 亿元/年,国家负担大;农业改革涉及 40%人口的切身利益,以及复杂的农村社会关系,改革难度大且不容闪失); 2)农业供给侧改革正进入攻坚期。 经历 2015 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以玉米为例,种植面积已经下降了 3000 万亩,产量下降 0.2 亿吨,初见成效,后期正常减产的同时,需配合去库存同时进行,而去库存将涉及国储、地方储备大幅亏损,需要国家层面拍板,指明方向; 3)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民减收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供给侧改革导致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玉米等粮食价格、棉花价格 2015-16 年均出现大幅下跌,尽管政府提出替代解决方案并给与补贴,但农民收入的大幅减少已成为既定事实(种什么,收益和收益的稳定性均不如价格 2100 元/吨以上的玉米),在此过程中,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力提出农民增收的概念(政策中写明的手段更多是三产联动).

  进入改革攻坚期后,有三大影响需要关注: 1)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心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但温和上涨政府喜闻乐见。我们再次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使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去行政化,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会大幅下降。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已经跌至和进口玉米到岸价+运费后相差无几,再跌空间不大,但从全球供需情况看,缺乏上涨动力,后续上涨的催化剂包括:原油价格拉动燃料乙醇消费带动玉米价格上涨、异常天气等,与政策本身无关。 然而考虑到减少抛储亏损(成本在 2000-2500 元/吨以上),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意见,加速土地流转推进(种植利润下降导致土地流转收购方态度不积极)等因素,我们认为国家对玉米价格温和上升具备忍耐度,但如果出现短期大幅上涨,影响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去供给)的政策执行,我们分析国家大概率会通过抛储平抑价格;2)鼓励优质优价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大力推广农业三产联动。 根据本次农村工作会议相关文件,关于农民增收部分更多的是采用“绿色有机种植,农产品优质优价”以及“鼓励互联网创业,鼓励生态农业旅游、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等 1,2,3 产业融合联动的方式提升农民收入”。这表示政府对农产品分级的态度从“中性”,变更为“积极鼓励”,利好中高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3)去库存的手段值得关注:近期有投资者担心玉米库存被低价抛售的情况,我们认为政府对去库存的决心是坚决的,但也会在过程中考虑农民的承受压力,以超低价大幅抛库存的可能性存在,但并不大。农业变革政策的实施较工业通常更为温和,见效也需要一定时间。当然,重新鼓励粮食燃料乙醇的生产或是加速去库存的手段之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国务院一号文公布前(预计 17 年 1 月下旬),主题投资仍将维持一定热度,建议择机增持种业板块(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农发种业荃银高科)和北大荒等。其中,种业方面, 目前国内杂交玉米、水稻种子库存几乎等于一年上述产品的需求量,种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灾区。粮食价格企稳有望使板块估值得以解放, 同时,借鉴欧美经验,转基因政策的推出将推动种业行业的重大变局,行业龙头过去多年来在相关科研上的投入和布局有望转换成生产效益,瓜分更大的市场份额。 依次推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农发种业荃银高科(董事长近期再度增持,说明公司控制权争夺仍在进行).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