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积极抢滩沪港通开户银河及海通开闸日或已“破万”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券商积极抢滩沪港通开户银河及海通开闸日或已“破万”

加入日期:2014-11-22 8:35:20

  “我们沪港通的客户有70多人了,开闸的头两天多了10多个人来开户,有开户意向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一家汇金系券商北京地区营业部负责人谢飞(化名)透露,“不过开通沪港通的客户目前一单也没有开始交易,许多客户都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与沪港通有关的“开户战”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自11月17日开闸五个交易日以来,沪港通额度的使用率并不算充分,截至11月21日收盘,港股通的额度剩余率高达98.42%,而开闸首日额度用尽的沪股通在21日额度剩余率亦达8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层面的冷淡似乎并未影响内地投资者在沪港通开户数量的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降低佣金、开辟电商渠道的背景下,多家券商的沪港通开户数正呈现出较快的增量积累态势,如银河、海通等券商的开户数量已逾万户;而受此带动,A股的开户数量也随之创出新高,据中证登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市A股开户数新增24万户,创近30个月以来的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内地投资者在沪港通交易上的开户增长与当下较低的额度使用率并不矛盾。

  一方面,开户数量的增多与券商的积极营销、积累潜在交易客户不无关联;但另一方面,据券商营业部人士透露,由于该项业务刚刚启动,仍有较多投资者尚对H股的投资机会持观望态度,亦是沪港通成交并不活跃的原因之一。

  大降佣金抢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部分券商正尽可能压低沪港通可能产生的佣金费率。

  例如,招商证券(600999.SH)以A股佣金为比照,对沪港通采取了佣金减半的优惠;而在11月17日沪港通开闸当天,平安证券更是宣布沪港通开户下限将低至0.3‰,而上限则为成交金额的3‰,与之相比,业内对于沪港通佣金的预期值多在1‰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券商在沪港通开户上的收费标准,也将根据其线上、线下的渠道种类所决定。

  四川一家券商经纪业务部渠道经理透露,该公司线上及线下的开户方式的不同也将决定不同的佣金标准,例如线下开户的默认佣金仍然为2‰,而线上的费用则可最低降低至线下标准的四分之一,即0.5‰-0.8‰。“线上开户在一些环节上能够节省人工和运营成本,这也是线上渠道能调降佣金的主要依据。”前述渠道经理坦言。

  事实上,开辟线上及移动互联网渠道本身也成为券商拓展沪港通客户的竞争方式。例如招商证券国金证券(600109.SH)、华泰证券(601688.SH)等券商已在PC及手机移动端渠道开通了沪港通的在线开户功能,其中部分开户流程的耗时甚至不足10分钟。

  而在各类优惠及推广之下,多家券商在沪港通开户数量上已有所突破,其中部分大型券商的存量客户已达到万户级别。

  以经纪业务较强的银河证券为例,该公司在沪港通开闸当日的存量客户就已突破1万户。据一位接近银河证券营业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仅在沪港通开闸当天,其沪港通开户时就超过了1800户,首日开户数占存量客户比近20%;与此同时,海通证券方面亦表示其公司截至11月17日的沪港通存量客户数已达12168户。

  不过,对于受制于存量客户较少的部分中小券商而言,其沪港通的开户情况并不算可观。

  “有一些客户咨询过,但当中开通沪港通的并不多。”福建一家小型券商融资融券部经理坦言,“公司在推广这个业务时也并不积极,我们在佣金方面也没有特别的优惠。”

  多数开户后观望

  虽然部分券商迎来了较多的沪港通增量客户,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更多已开通沪港通业务的投资者仍处于观望之中。

  “许多客户也是缺乏对香港市场的了解,没有轻易尝试。”谢飞坦言,“我们之前是发了许多宣传材料,但因为是开闸第一周,不少人更多还是想观望下市场表现。”

  但在谢飞看来,随着两地交易所在投资标的、信息交换等领域融合程度的提高,未来沪港通的开户规模以及交易额度使用率仍然有望提高。

  “目前主要是针对H股,实际上是对之前QDII和QFII的一种替代,但散户更看重的是创业板一类的小盘股的投资,如果这类标的能向内地开放,估计沪港通的交易会更活跃。”谢飞表示,“和潜在的存量A股客户相比,沪港通客户的拓展空间仍然很大。”

  事实上,在A股中具有沪港通开户资格的投资者比例足具规模。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持有A股流通股账户数量达5172.38万户,其中持有证券市值在50万元以上的账户数量达970.7万,占总比例的18.77%。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