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选好行业选股票才能事半功倍_实战技巧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战技巧 >> 文章正文

为什么说选好行业选股票才能事半功倍

加入日期:2013-12-26 10:38:39

  本周笔者拜访了多家上市公司,特别是几家正当红的创业板公司,听听高管对公司前景特别是对所处行业的看法。

  十年前进入股市时,笔者在中部省份做新闻采访,实地接触了一些上市公司。实地采访大部分公司后,能感受到的只是官僚的管理方式、不利的口碑和低下的效率,而难以感觉到强大的竞争力。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这家公司股票怎么还能大涨,怎么会有人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认识的证券投资界人士一般也不投资所熟悉的本省公司,因为熟悉,所以悲观。很多题材,是因为不熟悉,那种朦胧的在市场上流传的信息,让大家有很多想象空间。而这种想象空间,对熟悉公司业务发展的人来说却是不值一提的。现在,A股上市公司数量庞大,接触上市公司时的主要疑惑是:公司经营良好,但在大盘不佳的情况下股价已积累不小涨幅,投资者还有获利空间吗?

  这些年下来,如果用简单的两分法,感觉个股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熟悉的时候敢买,越熟悉越不敢买;另一种是越熟悉越有底气。当然,如果细分,可以增加很多种。比如,对公司越熟悉对业务越有底气,但不敢买也不敢持有,因为估值太高。又比如,对公司熟悉对业务不抱大的期望,但等着机会买,因为超跌严重,资产价值凸显。以此类推,还可以分出N种。

  笔者近期走访的几家成长型公司,基本属于“对公司越熟悉、对业务越有底气,但股价风险难以判断”型。高管对公司未来几年业务继续成长的信心相当足——连续高速增长的业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走访的高端装备[0.48%]制造公司、生物制品公司、医药公司,排期满满的订单、员工良好的福利待遇,都显示了公司当下的良好状态。为何说股价风险难以判断呢?因为按照目前的股价,明后两年的业绩增长也许已经有充分体现了。那些订单排到两年后、市场已经给予了两年高增长的估值、机构投资者扎堆的个股,市盈率是大盘平均水平的六七倍,创业板中估值为平均水平两倍以上的个股,基本属于这一类型。

  事实上,笔者对“订单排满两年”的公司看法偏中性。首先,这个利好预期已被市场理解并反应,如果顺利完成,也不会超预期,很难对股价带来新的刺激。第二,笔者也拜访了一些情况并不那么好的公司,比如造船企业,之前同样也是“订单排满两年”的企业,现在却是最痛苦的企业。也就是说,当所处行业发生大变化时,已被透支的利好会反噬公司业绩,打压股价。

  所以,笔者对“订单排满两年”的公司,更愿意理解为目前行业蒸蒸日上、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具有竞争力。逻辑简单讲是:行业、市场不好,就不会有那么多订单;公司如果缺乏竞争力,也不会占有很大市场份额。关键在于,“排满”是目前的情况,对于“高估值、高涨幅”的成长股,投资者如想以后还能获得上涨空间,需要持续高增长来维持想象空间,比如到了明年,手上订单依然爆满。一旦投资者预期该行业将从景气高峰走向没落,公司一两年后增长乏力,那么股价可能提前一两年就见顶了。

  本周笔者实地走访上市公司后的一个最大感受是,在经济复杂格局下,投资对象若要有想象空间和安全空间,首先要观察其所属的行业景气度。近期笔者走访的几家上市公司几乎全是所在行业的新军,原本是粗糙、稚嫩的,但行业的高景气度推动公司业务爆发式增长。有一家公司最近三年业绩年均增长50%,但公司还是在三年前才刚刚进入该行业的新军。目前,这一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美元,公司在其中的一个细分领域站住脚跟,从而获得了超高的毛利率。

  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可以让一个原本稚嫩的公司在发展中逐步壮大;反之,在一个衰落的行业,优秀的公司尽管也能保持较好的经营状况,但提高1个百分点的毛利都需付出极大努力。在增长空间大的行业里,如果公司富有进取心,投资者对公司目前短板不必太苛求。至于哪些细分行业空间大,笔者认为,可多参考欧美、日本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6000美元后的产业变化格局。

  前三年看行业,行业的涨潮让企业借势冲浪;三年后看核心竞争力。在超高的毛利诱惑下,社会资本必定大量进入一个高增长行业。其中,一些核心竞争力不明显的企业,则可能因资金不断进入、产能不断暴增而陷入低迷。

编辑: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