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审核加码上市公司重组屡搁浅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监管审核加码上市公司重组屡搁浅

加入日期:2013-12-2 3:35:44

在IPO停滞之时,并购重组一度风起云涌,为上市公司融资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上市公司因涉嫌违法重组计划被暂停的案例,这表明监管层在加快并购重组脚步的同时,监管审核也更加严格。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仅上周就有华策影视(300133.SZ)、江苏宏宝(002071.SZ)、天舟文化(300148.SZ)、中钢吉炭(000928.SZ)、杭州解百(600814.SH)、紫光股份(000938.SZ)六家上市公司因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重组计划被暂停审核。

此外,还有北大荒(600598.SH)、鑫富药业(002019.SZ),申请人正在落实反馈意见中及实地核查以及圣农发展撤回申报材料。

同时,在监管审核趋严的情况下,《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统计,仅以今年四季度为例,申华控股梅雁吉祥天桥起重奥维通信等不少于20家公司相继终止资产重组复牌,绝大部分是在停牌筹划阶段就“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并购审核监管加码的一个明显特点体现在将监管链条延伸到上市公司重组计划“过会”后。而在此前,上市公司只要通过了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的审核,基本就可以确定重组计划成功了,然而今年却连续上演上市公司刚刚“过会”数日,即因涉嫌违法而被暂停等故事。

最新的故事发生在紫光股份身上。其11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 其重组计划已经获证监会方面通过;但刚过去十余天就被立案稽查而被迫暂停重组事项。

除此之外,相同的不幸也发生在华策影视以及北人股份(600860.SH)身上,其中,北人股份遭稽查近7个月后,于今年9月才恢复审核。

对此,有市场人士称,监管层正在完善并购重组监管体系,只要发现存在问题,即使侥幸“过会”,一旦有确凿证据“东窗事发”,也会随时被查处追责。

监管层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另一个表现,体现在深交所将试行的“黑名单”制度上。消息称,深交所拟将热衷追逐市场热点的公司列入重点监控,这将间接抬高相关方的违法成本,尤其在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的背景下。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1月15日表示,这是深交所在日常工作监控中试行的黑名单制度,将市场热衷频繁炒作的上市公司等列入重点监控范围,严防市场内幕交易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是并购重组分道制实施的重要考量因素,交易所将加强内幕交易和内幕信息管理,将其作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依据。监管部门也将根据相关规定,对有关重组申请实行暂停审核和终止审核。

本报记者统计,分道制实施以来,共有23家符合条件上市公司重组计划被受理,其中有22家重组计划类型为正常审核,仅渤海租赁(000415.SZ)审核类型为审慎审核。同时,本周还有被稽查立案长达近9个月的天威视讯(002238.SZ)重组计划恢复审核。

编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