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钱流:棉价两月暴跌三成高价囤纱遇围城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聚焦钱流:棉价两月暴跌三成高价囤纱遇围城

加入日期:2011-7-7 21:44:01

  联播头条,继续我们财经频道的特别报道:聚焦钱流。今天我们要把目光转向大宗商品市场。来关注一个涨跌行情让人很难看懂的品种,棉花。从去年到现在,棉花价格先暴涨后暴跌。(走势图)以国内郑州期棉为例,棉价从2010年1月份的1.5万元每吨,缓慢爬坡到8月份的1.7万元每吨,之后,从9月份开始,棉价就开始上演疯狂上涨,两个月内飙涨到3.3万元每吨,价格几乎翻倍。到今年2月,棉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吨3.5万元。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幕让很多涌入市场的棉商心惊肉跳,进入3月,棉价开始掉头狂泻,一吨棉花以3天降500元的速度快速下探,同样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棉价迅速回落到每吨2.2万元,每吨暴跌1万多元。如此疯狂的行情,让国内众多棉纺企业尝到了苦头,很多还准备囤货的棉商们如今被逼进“围城”,举步维艰,来看记者从广东和浙江发回的调查。

  广东东莞的大朗镇,有一条闻名珠三角的棉纺一条街,在这条不到1公里长的街道上,入住了600多家以经营棉纺原料为主的企业,去年棉价达到历史高位时,这条街交易的棉纱原料曾超过了2亿吨,总值近十亿元。而当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却发现,虽然沿街的店面都还在营业,但是,已经很难看到有进出的运货车辆了,今年三十出头的吴先生,是从浙江来广东淘金的生意人,因为家乡有棉纺企业,所以吴先生就在大朗镇租了个店铺,在店铺楼上的仓库里,记者看到了吴先生去年囤积的60多吨棉纺原料,原本想在高位卖出赚取差价的吴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路高涨的棉价会掉头下跌,而这60多吨原料至今还没有找到销路。

  广东某纺织批发企业负责人 吴先生

  (记:这批货什么时候进的?)

  这个是2009年开始进的。

  (记:当时价钱是多少?)

  当时进过来是五万五。

  (记:现在市场价多少?)

  如果卖的话没人要的。

  (记:你最近还进货吗?)

  不进了,现在哪有进货,今年这个行情这么差

  (记:你还敢进货?)

  不进的。

  吴先生告诉记者,这批棉纱原料进货价格是五万五一吨,现在最新的市场价是四万五,跌了近20%,然而,现在即便按照四万五的价格卖,也没有人愿意收。

  广东某纺织批发企业负责人 吴先生

  真正放在这里卖不掉的时候,没办法发霉了,当废旧卖了,卖个一万多一吨,亏个几万就卖掉了。

  棉纱卖不掉的一个原因是棉纱原料价格还在下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朗镇上有许多囤积大户,手里的高价棉纱已经成了烫手山芋。

  广东某纺织批发企业负责人 吴先生,在我们镇上囤棉纱应该有八九千吨吧,这个数量肯定会有的,都是卖不出去的。(记者:降价也卖不出吗)降价没人要,没单子你卖给谁去。

  去年上半年棉价的持续上涨,让许多棉纱经营企业尝到了囤棉的甜头,当他们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囤棉大战时,价格暴跌导致的高价库存,已经让企业主们损失很大。记者以去年棉纱原料平均每吨价格5万元做个简单测算,到今天,囤积棉纱平均亏损达到1万元每吨,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一些有资金的大企业囤积量动则上万吨,这就意味着直接亏损也将超过上亿元。

  环球市场集团营销总监 魏涛,八月份以后是我们今年新棉上市的时候,接下来会对囤积的影响更大,所以最近也会发现,现在整个囤积棉花的企业在整个地抛售,在想尽办法去把它销售,所以这个动力也是引起了棉花的进一步走低。

  聚焦钱流

  棉价暴跌或成纺企调整契机

  本来棉纱价格下跌,正是纺织企业入货的好时机,但是纺织企业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下调关税,到降低出口退税率,再到国储收购,这些或已经落地,或还处于谣传中的政策信息,让已经陷入困境的棉纱市场依然暗流涌动。我们来看看市场现在最新的运行情况。

  银河期货棉花产业部研发总监 陈晓燕,(关税下调)通知出来以后,当天的郑棉下跌了将近六个点,也就是6月27日这一天,它的跌幅是4.568%,像1201合约和1109合约,可能跌幅更大,因为这两个是目前的主力合约。

  陈晓燕告诉记者,国内进口棉的数量,占整个棉花消费量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只有25%左右,市场之所以反映这么强烈,主要是因为国家针对棉纺市场的调控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往的调控主要是调供需,通过增加进口、抛储等手段调控棉价,但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宏观调控政策却开始向金融手段和消费手段转移。

  银河期货棉花产业部研发总监 陈晓燕,一直有传言说要下调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但是,这个政策还没有出来,只要棉价一出现上涨,市场的传言,对这条消息的传言就马上出来了,我们认为这个绝对不是市场的某一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直是存在对市场政策的担心。

  进口关税这只政策“靴子”已经落下,但是,棉纺行业更担心的出口退税率这只没有落下的政策“靴子”,另外,国家下一步收储和抛储政策的调整,也让棉纺企业感到经营有压力。

  银河期货棉花产业部研发总监 陈晓燕,未来一两年这个价格还是会往下走,但是国家有一个临时收储政策,就是对19800以下的棉花,进行收储,然后敞开量,不限量,售出价都是在19800,这样的政策就是对下一年的棉纱有一个支撑作用了,这个政策会调节整个年度或某一个阶段棉花市场的供应量。

  业内人士认为,棉花作为国家重点调控的品种,它的价格走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策走向,而随着棉纺价格的下挫,国内棉纺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实现产业升级。

  环球市场集团营销总监 魏涛,企业今天正好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机会,第一,更好地提升自己企业的实力,从研发,从技术入手去提升自己企业的实力,去抢占这个市场,第二,这些纺织制造企业应该一起抱团,打造一个高端的群体平台。

  聚焦钱流 原料暴跌 纺企仍是零利润运转

  棉价暴跌,苦了囤货的棉商,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应该是件好事。此外,从今年的7月1号开始,我国下调混纺布、亚麻纱线等纺织原料的进口关税,税率下调目的当然也是为了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期棉价格下跌加上进口关税下调,却并没有改善纺织企业的经营困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这里是广东一家服装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五月份的订单产品,按照常理,现在的棉纱原材料价格在持续下跌,这家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应该比去年要低,但是,企业负责人却表示,这桩买卖他们并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广东飞达制造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建峰,(记:现在采购成本低了,为什么成本还会增加?)因为下的订单,你要至少三个月前就要下订单了,你要订毛料,这样就等于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五月份的订单,需要在二月份就备好原料,这中间有三个月的时间差,而二月份正是棉纱价格的历史高位,企业迫于订单的压力,不管棉纱原料是什么价,都得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买好,而过高的进货成本,已经让这笔买卖没有了利润。

  广东飞达制造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建峰,我们一件衣服都是在四块多美金…除了成本,工人的工资,水电费租金,再加上运输和其他辅料费用,我们基本上是全部花光了,剩下的是零,但是怕的还有一点,万一美金对人民币(汇率),假如说有差价,我们就会跌,就赔这个差价。

  余剑锋表示,为了给工人开工资,零利润经营不管多难都得坚持,但是,让余剑锋更加揪心的是,八月份以后的订单至今还没有着落。

  广东飞达制造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建峰,(记者:现在订单多吗?)现在订单不是很多,只能维持到八月份,九月份就没有什么订单了,可以说做完八月份以后就有可能游手好闲了。

  广东耀华有限公司营业经理 刘恒均,以毛衣行业为例,往年到了四月份已经拿到了全年70%左右的订单了,可是今年到了四月份时候,订单进来的情况,企业生产良好的能达到50%到60%,可是一般情况下,在30%和40%,所以造成很多企业依然开工不足,生产非常困难。

  刘恒均告诉记者,每年的三四月份,对纺织业来说,是一个旺季,但是因为今年全球经济局势的不稳定,造成了订单减少旺季不旺的局面,而订单量的减少紧跟着的就是经营利润的急剧下降。

  广东耀华有限公司营业经理 刘恒均 ,以前我们企业基本上能拿到15%左右的利润,那现在的话,通过来来回回和外商谈判,我们剩下了大约3到5个点的利润。

  聚焦钱流

  原酒交易引发黄酒投资热 数亿资本进场

  关于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虽然大家听到的都是缺钱的声音,但在投资品市场上,从来就不闹钱荒,热点炒作的题材,也是层出不穷,黄金、玉石、各种艺术品吸引着大批的资金,今天要关注的,是平时大家很少关注的黄酒,这种酒,现在也有人开始炒作了。炒作的地方在浙江绍兴,这里是黄酒的故乡,聚集着多家黄酒生产企业。不过现在,黄酒已经不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消费品,在很多人眼中,未经勾兑灌装的大坛黄酒原酒,已经具有了保值增值的投资品意义。来具体看看资金是怎样炒作这种黄酒的。

  画面上的这个人叫梅杰,现在是浙江绍兴一家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2009年经朋友介绍,梅杰拿出300万个人积蓄参与到黄酒原酒投资中来。

  黄酒原酒投资者梅杰,我们圈子里所有的朋友在一起大概投了三千万左右的一个投资,(收益)已经至少在50-60%以上了

  由于有高达25万吨的原酒库存实力,从2008年起,绍兴黄酒企业古越龙山(600059)最先推出原酒交易,公司每年会拿出一定数量的不同年份的原酒投放市场。而在这之前,原酒几乎是不在市场上流通的。 原酒交易推出三年来,已经吸引了1500多名投资者,保守估计有3亿多资金进厂。今年公司计划全年销售原酒6000吨,这一目标早早地就完成了。

  绍兴古越龙山原酒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裘文俊,我们公司最后决定拿出五百吨的高年份的酒,适当地来补充一点市场

  买进原酒后,投资者仍可委托企业代为保管,统一储存在中央酒库。这就完成了一项投资,看起来并不复杂。那么,原酒靠什么增值?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建伟,当年(2008年)的酒卖出去大概八块八毛钱一公斤,到今年我们卖2010年的酒,卖出去的酒是十五块钱一公斤,这个中间我不考量时间的概念,当年做的酒与当年做的酒去比较,这增值空间多大

  在傅建伟看来,投资黄酒的收益可以来自两部分,一是酒的特性所赋予酒的时间性增值,二是在通胀压力下,粮食成本、人力成本上涨带动的硬性价格上涨带来的增值。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工艺的复杂程度和成本的角度考量,与白酒现在的价格相比,黄酒的价值是被低估的,这也决定了黄酒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聚焦“钱流”

  黄酒原酒交易将建电子商务平台

  在市场上买点酒,屯起来,多少年之后,再卖掉,的确,是能够挣到不少的钱,比如屯茅台,比如藏法国顶级的红酒等等,如今陈年的老黄酒,也开始加入到了收藏的领域里,这种酒的前景,是不是也能复制出其他成功品种的神话呢?在各种消息还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个由华夏银行(600015)作为第三方托管的原酒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正在浙江紧锣密鼓的筹备。金融机构也开始准备进入这个领域了,来具体了解一下。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建伟, 以后所有的投资者只要通过这个平台,电子交易的网络实现互动,什么时间想卖什么时间想买,什么时间想看看涨停情况怎么样,都可以,跟我们A股操作的方式几乎是相似的

  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黄酒原酒的买卖和变现。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利益,这个平台同样会设立涨跌停版、对控盘量也会有严格限制。这样的交易平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已有的一些商品电子交易盘,电子盘被人操控引发价格暴涨暴跌的案例让不少投资者心有余悸。如何规避类似的风险?傅建伟表示,原酒市场与瓶装酒市场相互勾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无论是从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投资者投资安全的角度考虑,他们都充分认识到了电子盘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前期规则的起草阶段就设立了很多规避措施。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建伟, 我们原酒交易是以实物为基础的,看得见摸得着,你随时可以到我们的中央酒库检查你这个东西在不在,这个基础是永远不会变的。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