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宏观调控政策方向调整 三季度放松预期将落空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传宏观调控政策方向调整 三季度放松预期将落空

加入日期:2011-7-15 8:14:1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传宏观调控政策方向调整 专家称存继续加息可能
  央行9周来首次净回笼 上调存准率可能性下降
  政策未有明显放松迹象 资金面成惊弓之鸟
  紧缩基调不变三季度放松预期将落空

  传宏观调控政策方向调整 专家称存继续加息可能
  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可能调整的传言充斥市场 业内人士预期
  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已公布,又到了国务院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时候了。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
  在国内经济形势再次出现通胀走高、增长有所下滑的情况下,近期,有关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争议愈演愈烈,市场上也出现了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可能做出调整的揣测。未来宏观经济主要风险是通胀,还是经济增长下滑?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控通胀,还是保增长?下半年宏调政策方向会否调整呢?
  经济形势判断再现大分歧
  目前,从学界到决策者,出现较大分歧的是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一派认为,目前的主要风险仍然是高通胀,而非经济增长,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也应以控制通胀为主,继续紧缩;另一派则认为,通胀即将见顶回落,已不是大问题,如果政策过度紧缩,要防范明年经济增长大幅下滑的风险,目前的紧缩政策已经适中,不宜进一步紧缩。
  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公布,又到了国务院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时候了。6月份通胀数据飙升至6.4%,二季度GDP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至9.5%。
  政策调整揣测充斥市场
  国内经济形势再次出现了通胀走高、增长下滑的复杂局面;近期,有关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的争议也愈演愈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坚持了房地产的调控方向。
  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从7月4日到7月11日的8天时间里,先后4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温家宝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波动。
  这种措辞与今年4月末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定调相比,出现明显的调整,当时的措辞是,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部署,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国际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据此,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可能会择机而动,有关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可能做出调整的揣测充斥市场,受此刺激,最近两日股市也出现了上涨。
  继续紧缩派
  谢国忠
  (著名经济学家)
  曹远征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目前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控制通胀,政策回旋余地非常有限。通胀关键是要稳住,这需要几个因素的配合,一是让银行存款不贬值;二是货币供应量增加逐步放缓,目前增速在16%,仍然过高了,上世纪90年代控制通胀时,曾保持在11%~12%的水平。
  货币政策和调控政策还不到调整的时候,只要保障房建设能够到位,投资仍能维持较高的增速。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并存,一方面,货币过松,热钱泛滥;另一方面,信贷紧缩,导致银行拆借利率处于高位,民间借贷利率也随之走高。因此目前的政策是结构性问题,要通过市场利率化,使得目前银行利率与市场利率双轨制并轨融合来解决。
  政策调整派
  任若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王志浩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
  目前通胀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猪肉价格很快就会下来。但是去除物价因素,6月份投资环比增速是负增长,如果目前的紧缩政策持续下去,明年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另外,去除物价因素后,第二季度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7.6%,比GDP增速低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消费并不乐观。今年欧美经济出现问题的风险很大,如果国内调控政策再过度,经济增长明年快速下滑的风险很大。目前的紧缩已到位,可以观察一段时间。
  剔除猪肉因素的通胀数据并不高,8月份猪肉还会上涨,但是会放慢脚步。估计6~7月份通胀会见顶,到年底CPI会回落到4.5%左右。虽然二季度经济增长放慢,但是经济回落的迹象非常小。下半年关键看美国经济走势。
  尽管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判断存在较大分歧,但是对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却存在惊人一致:利率可能还会提高1~2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不大。
  政策预期:存在继续加息可能 存准率上调空间有限
  谢国忠表示,将货币供应量增长控制在16%,消除负利率的目标不会变。下半年还会继续加息,估计下半年会加息2~3次。另外,如果外储上涨过快,货币供应量上涨,存款准备金率就会继续上调,否则,上调空间有限。
  曹远征认为,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甚至偏紧的方向,由于实际利率是负的,估计还会有1~2次加息,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再调整了。
  王志浩则预期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估计可能还会有一次的加息。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不会再加了。下半年如果CPI回落,而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9%以上的水平,则宏观政策将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对于股市而言是好事。
  任若恩认为,目前的紧缩已经到位,应重视明年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但方向的调整要经过一系列的决策程序,最后容易滞后。估计政府在看到物价往下走或经济明显下滑之前,难以做出政策方向的调整。 (.广.州.日.报)

 

  央行9周来首次净回笼 上调存准率可能性下降
  在持续净投放资金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860亿元,实现了9周来的首次净回笼。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加大显示出央行继续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意图。在公开市场发挥回笼作用后,7月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降低。
  央行昨天在银行间市场再度发行了3年期央票,与上期发行间隔一周,发行量为50亿元,较上期减少了100亿元,发行利率3.89%,则与此前持平。
  此外,央行当天还发行了46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增加160亿元,同时进行了500亿元的91天正回购操作,操作量较上周减少100亿元,两者利率分别为3.0801%和3.08%,均与上周持平。
  本周二央行已经发行了110亿元1年期央票和99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本周到期资金1250亿元,这样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不但已完全对冲到期资金,另外还实现了860亿元的净回笼。这是央行9周来首次实现净回笼,终结了此前连续8周的净投放态势。
  实际上,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对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造成持续冲击,今年上半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除3月实现净回笼外,其余5个月份均为净投放资金,4、5、6三个月央行累计净投放资金达9180亿元。
  央行恢复净回笼操作,使得7月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难以再现宽松局面。
  昨天,市场流动性再度趋于紧张,早盘包括国有大行在内的大部分机构都需融入资金,促使隔夜和7天品种利率迅速攀升。当天,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上升81.85个基点至4.2996%,7天回购加权利率大涨了119.84个基点至4.9842%。
  可能是央行回笼造成的吧。一股份制银行债券交易员说。该人士还指出,目前市场对于资金面预期都非常谨慎,融出资金的意愿下降,这也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性。
  不过,有分析人士还指出,由于每旬的第五日都要进行法定准备金的重估,即根据银行新的存款余额来重新核定准备金,而7月以来银行存款规模有所减少,今天可能有大量准备金会被退回,因此资金面的紧张态势可能会有所缓解。
  随着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加大和资金利率持续高位,7月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资金面一直紧张,外汇占款也在下降,7月估计央行不会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了。一城商行债券交易员表示。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也预测,宏观调控政策将由主动收紧转向保持中性。如果有新增流动性流入,央行仍应继续回笼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水位不变,7月不会再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但可能会有一次加息,以应对通胀。
  央行刚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新增外汇占款2773亿元,较5月少增991亿元,显示出下降趋势。不过,未来外汇占款增长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暗示可能推出QE3计划,这令美元汇率下跌,由此可能加大我国资本流入的压力。(.第.一.财.经.日.报 .郭.茹)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