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银行业:揭开银行理财产品面纱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银行业:揭开银行理财产品面纱

加入日期:2011-7-1 14:14:41

  年初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负利率下银行存款面临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银行体系内部,大行存款也面临来自中小银行的争夺。存款利率的非市场化使理财产品发行成为银行参与存款竞争的最重要方式。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剧增,并对银行本身的经营和货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惹关注:发行规模剧增,结构悄然转变

  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迅猛增长同时,结构悄然变化:(1)保本型产品向非保本型转变,这意味着新发产品多数在表外;(2)理财产品委托期限短期化,3 个月以下短期理财产品占比达2/3;(3)主流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提升,中等收益产品为主导;(4)基础资产结构明显转变:投向债券、利率和票据类产品占比较大,股票和信贷资产类产品占比环比下降;(5)人民币产品仍处主导地位。

  理财业务高增长是银行对宏观、监管、行业环境挑战的积极应对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及其结构转变背后反应的是银行发挥自身渠道和客户优势,对变幻的宏观和行业环境的积极应对:一是顺应宏观环境。高通胀和利率管制下,实际利率转负促发存款外流,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发行完胜激烈的存款争夺赛。二是适应监管环境。偏紧货币政策以及严厉的资本拨备监管制约了表内扩张,信贷类银信合作业务也受到监管限制。三是顺应行业趋势。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挑战,银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收入,而理财业务成为中间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

  两个维度的影响:表外扩张与利息收入非息化并存;对短期M2 形成扰动理财业务高增长对银行的经营方式及货币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大量发行使资产负债双重“出表”,银行体系呈现利息收入非息化趋势。存款竞争引致的隐形成本亦并未充分反应至息差,实际息差表现或好于预期。二是大量理财产品游离表外,加大了存款月度波动,短期M2 指标对整体流动性的指向意义下降,应更多关注社会融资总量变化。

  行业景气度高,估值低,维持“买入”

  银行凭借绝对的渠道和客户资源优势,对经营环境变化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目前行业景气度和盈利能力处较高水平,估值显著偏低。我们对银行板块持积极看法,这个位置应考虑低吸,并静待下阶段催化剂首选中型股份银行(浦发、民生、招行、华夏),大银行也可做适当配置。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