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下周证券市场走势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下周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3-17 18:37:3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巴菲特剑指化工背后
  德 银:中国将于3或4月再次加息
  巴曙松:人民币汇率今年升值或超上年
  张东旭:央企注重回报可促长期投资 看好今年A股
  周科竞:股市抽血行动已经展开
  东方证券:总理讲话蕴含投资机会
  叶 檀:上海银行上市能否带来不一样信号?
  罗杰斯:日本地震将助推全球商品价格走高
  孙立坚:冲击史无前例 大地震会否让日本经济沉没
  皮海洲:辞职套现已成股市问题 遏制需完善法规
  标 普:今年A股将领涨亚洲 消费升温提振三类股票
  叶荣添:爱就爱了,一些操作上的要领!

  巴菲特剑指化工背后
  地震或改行业格局
  化工板块一个月净流入资金近6亿
  巴菲特再次出手,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以9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化工巨头美国路博润(Lubrizo)公司。而同期日本地震,化工行业产业布局平衡被打破。位居世界炼油工业第三位的日本,至少五家炼油厂在感应到地震时自动关闭,其产能相当于日本总炼油产能的四分之一左右。业内多预期,这将引发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上涨,部分化工品全球供应将受影响。巴菲特可能是看好2011年化工行业的表现。有深圳私募人士分析说。
  巴菲特豪掷97亿美金的逻辑
  美国当地时间3月14日,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宣布,以9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化工巨头美国路博润(L?ubrizo)公司,继2009年265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铁路公司---北伯灵顿·圣菲铁路公司后,伯克希尔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
  业内分析,巴菲特对路博润公司的收购,是基于对美国经济前景看好的判断。其在上月底给公司股东的年度致信中表示,美国的好日子就在前方,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会从明年开始复苏,这将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
  而路博润主营业务包括润滑添加剂和高级特种材料。业内人士认为:巴菲特此次收购路博润将实现对高端油品产业链上游的控制。对此,深圳私募人士王亮分析巴菲特此次收购,不是投资一个公司,而是对整个化工行业看好。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化工行业前景都在改善,公司盈利和利润率会不断提升,所以可以超配化工股,特别是大宗化工和精细化工子行业。王亮分析,而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信贷紧缩导致很多化工企业在过去的2-3年没有宣布任何新增产能。同时由于需求大幅下滑,企业对产能变得更加谨慎,关闭了很多低效率的旧项目。2010年开工率仍然维持在82%的低水平,而上一个大周期的开工率低点是02年87%。
  有市场人士指出,投资大宗化工股时,反向方式比较稳妥,即买入这类股票的最佳时机是开工率触底时。更好的方式是提前几个月买入作左侧交易而避免错过拐点。
  石化行业的新增产能扩张将会在2011年上半年触顶。对此,王亮分析,所以这个市场在未来的3-4年将供需趋紧,全球乙烯开工率将逐渐由现在的80%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90%。随着全球开工率的不断改善,美国石化公司的利润率会提升至20美分/磅,这意味着超级周期的到来,巴菲特在整个化工行业开工率触底的时候大笔实行收购,实在是高明手法,堪比2008年抄底高盛。
  大地震后关注聚氨酯行业
  而从主力资金流向上看,化工化纤板块最近一个月的表现也和巴菲特投资方向一致。数据统计显示,从2月17日到3月16日,主力资金流入18426827.41万元,流出18368943.84万元,净额流入5.78亿元,成交量2912722.28万股,涨幅7.44%。其中个股资金流入前五的有华鲁恒升25123.91万元,天利高新22184.05万元,烟台万华20456.94万元,华峰超纤18376.00万元,珠海中富17207.16万元。
  和巴菲特大收购同一时期,日本突发地震,无形中改变了化工行业的整个世界格局。3月11的9级地震,导致日本部分大型炼油厂关闭,至少五家炼油厂在感应到地震时自动关闭,这些炼油厂日加工能力总计120万桶,相当于日本总炼油产能的四分之一左右。
  东海证券分析师王会芹指出: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地震将导致短期内原油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此外,地震所在地千叶县的乙烯生产能力占日本全国三分之一。炼厂在一段时间内关停,将导致石化产品供给下降,将可能推高部分石化产品价格。我国是日本最大的石化产品出口国,受影响可能更大反应更灵敏。
  东兴证券则指出:日本是石油炼化下游和精细化工多个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和主要供应商之一,其产出减少预计将推升全球同类产品的价格。预计甲乙酮、乙烯丙烯、卫生菊酯、环氧丙烷、TD?I等供给受影响较大。为此,两家券商均建议重点关注齐翔腾达、天利高新。
  日本地震对基础化工板块的影响最大,对聚氨酯行业刺激最大,重点关注齐翔腾达、烟台万华和滨化股份,同时关注天利高新和ST化工。王亮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对我国基础化工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与我国竞争程度较大的聚氨酯行业上。烟台万华可以作为重点品种,短期受地震提振,长线投资价值彰显。

 

  德 银:中国将于3或4月再次加息
  德意志银行昨日发布《中国宏观月度报告》称,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将在6月达到5.8%左右的峰值,股市变化在通胀峰值出现前两三个月就会反映出来。
  同时,德意志银行还预计,中国央行将于3月或4月再次加息,同时这也将标志着激进的紧缩政策周期结束。
  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称:虽然此后利率和信贷收紧可能仍然持续,但将会以更为平缓的节奏进行。比如,在3-4月的加息之后,我们预计今年内只会再加息一次。 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已经连续使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个别银行实行差别准备金以及通过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等紧缩操作。
  实际上,目前已有多位分析师表示,鉴于有基准利率风向标之称的一年期央票利率目前已至升3.1992%,超过了3%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因此,市场对加息的预期骤然升高。
  除了对加息的预测,德意志银行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预测。该行预计,今年中国GDP增幅将达9.4%,CPI增幅下半年开始下降。
  不过,德意志银行也认为中国物价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该行表示,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上涨并且涨幅巨大的话,很可能会把CPI通胀达峰时间延后至今年第四季度,并使宏观政策陷入滞涨的两难处境。

 

  巴曙松:人民币汇率今年升值或超上年
  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发生三个明显的变化,并将对市场产生持续的影响:其一是参考G D P+C PI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节货币与信贷,社会融资总量则成为一个监测指标,不太可能成为政策标的;其二是利率工具参考负利率水平进行调节,央行掌握的自由度与空间可能有所扩大;其三是人民币有效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不再过分强调对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
  其中,第三个变化,即人民币有效汇率调节从主要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直接、深远影响。考虑到管理输入型通胀、主要货币汇率变动情况等因素,人民币今年升值幅度可能达5%,超过上年。而升值时点的选择,同样值得仔细推敲。
  2010年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其重要经济背景,是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在危机冲击下强劲复苏,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央行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汇率正常化、退出阶段性的美元盯住政策的条件已经具备。同时,考虑到美元走弱的态势,以及中国对外经贸往来日益多元化的格局,逐步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创造条件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成为一个现实的考虑和选择。
  从汇率制度的特征看,盯住与参考是两种不同的汇率规则,盯住与固定汇率相联系,而参考与弹性汇率相联系,100%的参考即为盯住。通常一国汇率可选择以黄金、单一或一篮子货币、一篮子商品、通货膨胀率作为汇率规则的参照系,而不同的汇率形成规则相应界定了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选择。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民币从主要关注美元汇率,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转变是不同汇率规则之间的转换,均衡汇率的概念被弱化,汇率规则的概念则被强化,作为一种规则的变化,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可能转换。而这种转换,使今年成为人民币可能以更快速度升值的时间窗口。
  从时点选择上看,考虑到2011年一季度出口将持续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地方政府换届所产生的投资冲动加大了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胀的难度,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明显大涨强化了输入型通胀风险。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下,选择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是较为合理的。而从操作的灵活性上讲,时点的选择应当考虑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特别是欧元的短期走势,如果在某一时间段,美元对欧元明显升值,此时选择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主动升值不仅可以稳定汇率预期,也可以避免今后更大的被动升值压力。
  从幅度的选择上看,基于当前抑制总需求、管理通胀的较大压力,那么升值幅度应当会高于2010年,而且从全年来看,上半年的升值压力大于下半年。因此,不能排除上半年以较大幅度升值,下半年回调的可能,整体上使全年的升值幅度保持在合适水平。从具体的升值幅度上讲,参照历史平均值,预计5%的幅度可能较为合适;从升值的方式上讲,即可以参照货币权重同步升值,也可有升有贬。前一种方式的优点是人民币对单一货币的波动幅度可以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在后一种模式下,为避免人民币对单一货币的波动幅度过大,则可通过对外汇市场的适当干预进行调节,但其优点是由于不存在对单一货币的单边升值预期,可以有效减少热钱流入的冲击。
  当然,对于人民币有效汇率加快升值,也并非没有担忧的声音。其中,出口部门的利润和就业承受能力,就具有相当的决策影响权重。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被强调为一个利益平衡问题,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出口和就业,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然而,汇率升值对出口部门的影响,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的传递效应约在50%,即如果人民币升值10%,那么出口商和国外消费者会各自承担5%的升值成本;而类似研究同样证实,出口价格的贸易弹性系数约在-0.6左右。结合这样两个系数,如果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至6%,那么,假定企业不主动进行任何应对和提高效率的举措,那么,充其量最终会使出口利润下降1.5%至1.8%,影响相当有限。
  另外,从中国的出口结构看,加工贸易占比50%左右。人民币升值在提高出口价格的同时,也降低了进口原材料的成本,这一部分贸易对汇率升值的敏感度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出口部门结构升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种种努力,已成为有效抵消人民币升值负面冲击的最佳途径。
  历史数据则表明,人民币升值没有阻碍中国的出口。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汇率升值期间,也是中国出口增速最快的一段时间,年均增速超过23%,是公认的出口增长的黄金期。

 

  张东旭:央企注重回报可促长期投资 看好今年A股
  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资深CFP培训师、北京金融培训中心副主任张东旭做客演播室。他非常看好中国股市,但同时也认为,在新股发行不断的增大的同时,以央企为代表的大盘股应该给投资者更多的回报。
  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您对2011年中国的股市有什么判断,刚才您也说到了日本的强震对于中国股市影响是很小的,长远的影响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应该还是来源于我们自身的影响。
  张东旭:实际上和很多分析师观点相左,我非常看好中国股市,我也听到过很多次嘉宾提到了反弹的词。可以说从2009年开始,其实我是比较对中国的市场比较乐观的。我觉得2010年和2011年中国股市不是反弹,而是一个非常长期的牛市的开始。
  我看好中国股市基于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先说GDP。我们经过2008年的全球经济的衰退之后,中国和其他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几乎已经完全走出了这种衰退,中国GDP已经重回到10%的增长水准。第二,美国最近的失业率是在下降,已经下降了10%以下,所以美国的其他的领先指标像PMI也显示美国的复苏已经成定局了,虽然速度很缓慢。欧洲比美国好一点,尤其以德国为代表。日本在地震之前,实际上是从90年代以来日本长期的滞胀之后,第一次有了确定复苏的迹象。而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在复苏过程中步子走得最快的。发达国家当中,比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以资源为主的国家,复苏比其他发展国家要快。总体来讲,全球经济没有二次探底的复苏我觉得是非常确定的,这可能在经济学家领域应该形成了一种共识。
  股市无非是经济的反映,在所有这些国家中,中国经济表现实际上是最好的。第一,解决了股市的基础问题--经济好坏。有经济的支托,股市不会坏。另外,看中国股票整体上贵不贵。这个时候要跟谁比?跟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比。我们看整个新兴市场指数的时候,会发现恒指跟其他新兴市场指数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几乎达到了要创新高、突破创新高的位置。中国反弹比其他新兴市场要落后30%-40%,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经济没问题,整体中国的股价偏低。
  这个过程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反复呢?我觉得还是中国股市的一些结构性的问题:第一个是历史问题,比如像在2005年之前我们有股权分置,1998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是表现的最好8年到10年的时间,可是中国的股市没有涨,股权分置一改革,中国的股市在一两年内迅速的修复,然后遇到经济危机迅速的下跌,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投资者需要一个心态上的修复。第二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的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说我觉得我们现在新股发行IPO规模过大。
  主持人:这个我也有同感,IPO的规模过大会影响到投资者来二级市场投资的因素。
  张东旭:在新股发行不断的增大的同时,但是我们以央企为代表的大盘股向投资者的反馈或者说反哺太为吝啬了。我们经常讲要有价值投资,一持有就持有多少年,但是如果像中石油这样的公司盈利不断创新高,但是在对股民的分红上一直没有任何大的进展,我觉得这是大问题。怎么让投资者去做这样的投资呢?这是一个大问题。抛去这些细枝末节,我对整个中国2011年的股市是比较乐观的。

 

  周科竞:股市抽血行动已经展开
  平安H股融资194亿港元、广发证券 (000776)定向增发180亿元、上海梅林准备圈钱15亿元……股市刚刚有所起色,如此密集、大量的抽血行动就开始一拥而上。面对众多的抽血机,股市能否经受得住还需要时间考验。
  现在的管理层和上市公司,或多或少也知道A股是个病秧子,不能往死里抽血,于是现在流行在H股融资、场外定向增发等方式。虽然现在的融资方式看似对A股市场温柔了一些,但是真要细琢磨,对股市的危害更大。
  一个一个看,广发证券目前股价42元,定向增发的价格却是不低于27.41元,如果是按照这样的价格发行,直接在A股配股或者公开增发也能成功发行。现在却要定向增发,自然是给有关机构或者个人一个大大的红包。这些增发的股票等过了限售期,照样还会流入二级市场,最后买单的仍然是中小投资者,是股市目前的存量资金。至于不低于这个字眼,也就是公文写作要求,最后价格下来,相信就算不是27.41元,应该也高不了太多,投资者最好别指望定向增发能给出41元的高价。这样的定向增发,其实还不如直接给原有股东配股,至少肥水还能不流外人田。
  股价12元多的上海梅林,定向增发价格也是类似的不低于10.6元,虽然折让的幅度小了,但是性质却与广发证券不同,上海梅林的定向增发对象是光明集团,而募集资金用途则是收购光明集团旗下资产。这一方面是两边谈判的结果;另一方面除了增发价格,光明集团也有可能堤内损失堤外补,但可以确定的是,上海梅林的增发,至少没让参与增发的机构吃亏。
  平安也想要钱,这次是从H股下手,其实平安大股东也不是真不想宰A股投资者,但谁让咱这边股价50元人民币,港股那边76元多港币,从增发价格和认可程度来说,找香港投资者要钱都比从A股拿钱更划算。所以说,A股股价低于港股也不见得就是坏事,至少也能让A股市场少挨上几针,多保留些血液。
  现在的问题是,抽血行动已经开始,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A股的资金都会被各路机构惦记,或许是迂回曲折,或许是直接开口,总之A股被抽血的命运在所难免。现在投资者所能祈祷的,就是大规模的抽血来得再晚一点,让股市能够恢复得再好一点,港股表现再强一点,分担一些A股的供血任务。

 

  东方证券:总理讲话蕴含投资机会
  东方证券研究所:仔细品味3月14日温总理讲话中的相关细节,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筑节能、农业流通领域。在未来,这些领域有望获得政策扶持。
  温总理提到,在政府主动调低经济目标增速,但又需要保障就业之际,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重视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特别应该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的小企业;重视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这可能意味着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型企业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政府扶持。
  在记者会上,温总理还提出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现在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那就是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也就是说要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特别是在环保上,从设计到建设整个过程,都要实行节能。这是中国房地产建设的一大机会,如果丢掉了,十分可惜。这意味着,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视程度将会得到广泛提升,其投资机会不容忽视。
  温总理也提到了,遏制通胀要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保障供给,要加强流通,特别是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这个薄弱环节。可能意味着农业类与物流类企业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温总理同时提及,我们正在着手制定新36条的贯彻细则。我相信,这两个文件(两个非公36条)将会进一步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这可能意味着细则出台之后,具备进入垄断行业条件但目前又由于行政门槛受限的民营企业可能会有受益的机会。
  从温总理讲话其他方面来看,我们认为消费服务行业、人才教育、社会保障、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可能也将蕴含一定的投资机会。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