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股市一个悲催的角色转换:基民?饥民!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2011年股市一个悲催的角色转换:基民?饥民!

加入日期:2011-12-28 15:13:23

2011年老百姓的投资理财冷暖不均,如果说黄金是春风得意的赢家,那么基金则是能和股民一道令人爱恨交加的苦情角色。2011年,基金成了令投资者自危的那根眼中钉、肉中刺,甚至遭遇信任危机,惨遭持有人抛弃。

  喧嚣之后尘埃落定,基金年度排名即将出炉。有所不同是,基金往年比拼的是谁收益最高,而今年比的则是谁亏得较少。

  微博之基民语录

  @两条鱼儿游过:我买的都是公墓基金,因为最要目的是送去亏损,所以本少爷叫他们公墓基金,他们的钱是“饥民”的,因为基民亏完了就成饥民了。

  @余源伟:买啥亏啥,是我人傻呢还是这世道抢钱呢?股票亏了一大半,基金不知道还剩几钱,黄金也跌了,最坑爹的是听了一帮子号称有

  有消息渠道的圈内专家的话,买了美金抗通胀,可连美金都跌了。我勒个去,鸡蛋放在一百个篮子里都得破!这些投资理论都是忽悠老百姓的。

  @俊成:亏了30%我也得忍痛割肉!所以今早我全仓贱卖了!至此,历时三个月的痛苦投资时期,通过向市场缴纳的九百“学费”失败的毕业了,光荣的领取了分级基金的毕业证,由衷的感到庆幸并伤心着,在分级基金的江湖中,哥终于混不下去了。真不是忘了当初是怎么走了眼!

  

  镜头1

  假设,我买的不是基金


  表演者:基民代表

  “三月的花都已经凋谢了,

  四月的星星坠落你眼睛,

  五月的雨为你下个不停,

  六月天空轻轻在哭泣,

  等到七月开始下雪,

  我知道我这次真的真的,

  伤了你的心的我的心好伤心……”

  “谁写的这歌词,太有才了!我就是那个被你伤透了心的人。”关掉基金交易软件,重重地合上笔记本电脑,陈淼淼瘫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哼着这几句老歌。

  愤怒,麻木,叫嚣,退却,失落,焦虑,懊恼……这些都不足以准确概括他此刻的心情。陈淼淼年初砸了12万买基金,到现在就只剩8万多了。念着这两个数字,他心里快速地掠过一些“如果”:如果当时不是买的基金,而是黄金,此刻该数钱数到手抽筋了;如果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也至少能赚回全年开车的油钱……可惜,没有如果。

  陈淼淼说,全年来看,今年A股市场并不是单边下跌,3、4月份有一波反弹,7月有一波小反弹,10月也有一波。但“磨人”的地方在于,市场总是在你很失望的时候给你一些希望,然后又再次让你失望。于是,陈淼淼全年便陷入了亏损等待—割肉—反弹—申购—亏损—割肉的恶性循环。“就这样,我的本金被一点点亏掉,再继续,就要变成饥民了!”他很困惑的是,2010年基金投资赚的10%在今年全赔进去还不够。为什么同样“养鸡”,今年和去年差得这么多,搞得自己很“悲情”。

  

  镜头2

  黯淡!基金几乎全线溃败

  表演者:众多基金


  就像东方基金一位投资总监在2011年1月份预言的那样,“2011年的基金,只要不亏钱,排名一定很靠前,2011年是抛弃一切幻想的年份。”一年过去,市场应验了他的判断。

  2011年国内股市债市“双熊”,股市跌幅超过20%。基民亏损程度堪比2008年。中国证券报日前举办的“2011年度证券市场投资者有奖调查”显示,七成以上基民在基金投资中亏损。对于2012年股市总体趋势,48.8%的股民将在2012年择机清仓,基民投资则更偏好稳健的绝对回报产品。

  记者随机调查的长沙10位基民中,半数以上基民亏损在10%~30%。而偏股基金是大部分基民亏损的“元凶”。有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股票型基金今年平均跌幅超过23%,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超过20%,无一取得正收益,跌幅最大的近40%。(附表)

  在2008年股市大跌时曾风光无限,被基民视为“避风港”的债券基金,时隔三年也风光不再。虽然10月份后有一波反弹,但积重难返,整体全年录得负收益,只有少量债基上涨。QDII今年平均亏损也超过20%。

  货币基金则成为2011年基金中唯一的亮点,整体取得超过3%的正收益,接近一年期定存,虽然不高,但相比股基和债基已经是独占鳌头,成为几个基金品种中唯一能撑起门面的“黑马”。

  

  镜头3

  意外!多只基金踩上“地雷”

  表演者:一群“黑天鹅”


  除了股市表现乏善可陈的客观原因外,基金今年自身原因造成的基民信心渐失的情况也不少。市场的一个负面消息可以将个股从天堂拉下地狱,一些利好不够明确的消息也同样会让个股面临灭顶之灾。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黑天鹅频现的A股上市公司可谓是波折丛生、风雨激荡:双汇发展(000895)因瘦肉精事件遭遇三跌停;*ST大地(002200)董事长被捕引发股价连环暴挫;重庆啤酒(600132)十年疫苗梦碎引发十个跌停;重组复牌,高新发展(000628)却上演了从涨停到数度跌停的悲情一幕……这些个股引发的基金业地震不啻于日本年初的核辐射。

  消息渠道的圈内专家的话,买了美金抗通胀,可连美金都跌了。我勒个去,鸡蛋放在一百个篮子里都得破!这些投资理论都是忽悠老百姓的。

  @俊成:亏了30%我也得忍痛割肉!所以今早我全仓贱卖了!至此,历时三个月的痛苦投资时期,通过向市场缴纳的九百“学费”失败的毕业了,光荣的领取了分级基金的毕业证,由衷的感到庆幸并伤心着,在分级基金的江湖中,哥终于混不下去了。真不是忘了当初是怎么走了眼!

  以前很难得一见的“黑天鹅”事件,在2011年竟然有一连串的演绎。投资失误也好,运气不佳也罢,亏损已经板上钉钉。这些都让原本笃信公募基金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如同当头泼了一盆凉水。“买基金,就好比你拿钱给别人帮你赌博”,陈淼淼说他决意清空,因为这些黑天鹅事件,在2011年尾,像他一样的许多投资者萌生了退意,基金业信任危机悄然蔓延。但,没有水的池塘引不来鱼虾。为避免这样的尴尬、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保证基民收益。

  

  镜头4

  无奈!市场耐心渐失

  表演者:银行理财师


  在窑岭某银行理财师晓东(化名)看来,今年和往年一样,工作职责包括向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投资建议,为客户找到适合他们的产品,基金、理财产品、保险等均在其中。但今年的境遇是,新发的许多基金滞销,而且自己都不好意思向老客户们推荐。“不是我不愿意推荐,而是跟客户一提基金,人家跟你翻旧账,老基金的本还没回来呢,如何让人有信心买新基金?跟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基金2011年真是逊色到了家。”晓东说,并非基金真的一如是处,只是在全行业惨淡的2011年,客户们普遍不待见基金。

  同样感受深刻的还有在红星市场附近某银行任理财经理的小杨。这位曾经任职于某基金公司渠道经理的80后,因为基金业遭遇的冷脸,发行不力,最终选择了回归银行为客户进行理财规划。“虽然说2011年表现不佳,但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备选项目,在现在的点位应该说积极配置一些是比较安全的。小杨说,但客户不买账,基金的困窘可见一斑。

  片花

  犀利奶奶叫板公募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经理为什么每一次都比别人慢几拍?为什么当你们基金仓位在80%、90%多的时候,基本市场就是见顶了;当你们仓位很低的时候,市场就基本见底了?你们公募基金这么庞大的团队,这么多的研究人员,为什么不能选出好的行业呢?我们老百姓不得其解。”“犀利奶奶”刘京新质疑公募基金操盘能力,连续抛出多个问题。

  基金定投遭遇断供

  因为收益不佳,许多基金定投的基民因抱怨亏钱而在2011年中途停止了基金定投。对此,台湾投资界“定投教母”萧碧燕的建议是,别只是“傻傻地买”而不懂“聪明地卖”。赎回后意味着新一轮定投周期的开始,此时应采取“基金养基金”,继续扩大定投,即将刚卖出基金所得的款项先投资到风险较低的品种,譬如定存、货币市场基金等。专挑股票型基金等波动大的基金。

  第三方支付介入基金销售

  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稿)》,放宽基金销售机构准入条件,增加基金销售“增值服务费”和销售机构离任审计制度。放宽了基金第三方销售的准入机制,对基民们而言,买基“养基”的渠道除了银行、券商或基金公司网站外,还将多一个新选择。网购族们习以为常的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也将在这一领域中充当支付工具基金销售新规出台。本报曾于2011年6月27日报道《以后可用“支付宝”买基金》

  基金业遭遇信任大考

  中国证监会11月29日首次公开证实: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涉嫌“老鼠仓”,且已被列为证监会今年的大案要案。而今年以来,双汇发展华兰生物紫鑫药业中恒集团等多家公司曝出重大利空,基金公司踩雷事件不绝于耳。临近岁末,又爆出重庆啤酒“乙肝疫苗”梦碎事件,大成基金毫赌失败,30多亿资金被套,损失惨重。投资者被此类事件伤筋动骨,而基金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大考。 (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崔子常)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