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度重组欠债3亿 ST博元并购瑞晶科技可能告吹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十度重组欠债3亿 ST博元并购瑞晶科技可能告吹

加入日期:2011-12-18 9:46:01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上市21年,十度变更股票名称,四次迁移公司地址,主营业务如走马灯似的转换,数度沦落停牌退市边缘,至今仍苦苦挣扎于亏损泥淖中,在国内A股市场超过2000只股票中,或许没有哪只股票的沉沦命运能出ST博元其右。如今,背一身债务的ST博元却又在酝酿重大重组,只不过这次,它将目标锁定了太阳能光伏产业。

  今年9月29日,停牌近两个月的ST博元发布公告称,拟以不低于12.88元/股的价格发行1.45亿股,购买瑞晶科技100%股权,购买资产预估值约18.7亿元,相比账面资产溢价2.66倍。《华夏时报》了解到,这已是ST博元第11次进行资产重组,而能否重组成功,却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股价腰斩,借壳可能告吹

  12月6日,ST博元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正在进行中,不存在可能导致撤销、中止本次重组方案或者对本次重组方案作出实质性变更的相关事项。12月15日,《华夏时报》记者联系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时,这位王姓女士并未透露重组的任何进程。

  “作为上交所最早上市的老八股之一,这家身上背负3亿多银行债务、屡屡受到证监会处罚的公司,其实早应该被退市,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使戴上ST的帽子,并被打上星号,却不可能真正被退市。”12月14日,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如指出。

  这显然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借壳上市计划。

  12月13日,记者根据ST博元公布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了解到,其分两步骤进行。首先,公司将持有的珠海信实企业等股权出售给中瑞投资,中瑞投资以现金支付;其次,公司再向瑞晶科技全体股东发行约1.45亿股股份,用于购买其持有的瑞晶科技100%股权。

  江西瑞晶科技又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又怎么会看上ST博元这只壳的?根据记者查阅了解,瑞晶科技成立于2008年1月,注册资本3.5亿元,主要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之一。

  资产重组是A股市场上以往经久不衰的炒作题材,9月29日复牌后,ST博元受到热捧,股价有5个交易日冲击涨停,10月12日最高达到每股15.27元。但令人纳闷的是,从那时起,ST博元的股价就开始下跌,一去不回头。截止到上周五收盘每股6.57元,跌幅高达56.97%

  “瑞晶科技先通过借壳完成上市的目标,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ST博元的主业也从环保循环经济产业转移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如果资产重组未来真的成功,那么瑞晶科技的三大股东无疑将一夜暴富。不过光伏企业目前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行业产能过剩、融资不畅等问题致使不少中小企业出现倒闭现象。自9月下旬以来,光伏产品价格继续下降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厂家遭受损失,多晶硅价格仍未出现明显松动迹象,而从硅片、电池到组件的单价则继续下滑,ST博元即使转型成功,业绩也依然存在巨大压力。”12月15日,上海资深股票投资人王阳受访时指出。

  然而,天不遂人愿,从ST博元复牌以来,已经过去超过3个月,公司至今仍未有明确的重组结果出来。就在12月,ST博元不得不承认,由于受近期行业波动影响,交易标的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业绩有所下滑,目前相关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预计最终评估值较预评估值有所下降。

  根据ST博元的重组计划,在交易基准日2011年9月30日,瑞晶科技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8000万元,2011年三季度,瑞晶科技净利润亏损7300万元,今年前三季其累计实现净利润仅为约4500万。而按照证监会重组新规,重组条件视同新股IPO,瑞晶科技这样的业绩恐怕很难在发审会上过关。

  欠债3亿,曾遭债权人“围攻”

  当ST博元在不停地重组的时候,却似乎从未考虑过身上背负的沉重银行欠债如何归还,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

  记者了解到,从ST博元在1990年上市以来,先后更名10次,凤凰化工、浙江凤凰、华源制药、*ST华药、*ST源药、S*ST源药、NST源药、ST源药、ST方源直至ST博元,都是其曾用过的股票简称,其股东已经不知更变过多少回,主业也不知变换过多少回。

  而由于受金融危机及前实际控制人麦校勋、原控股股东勋达投资对上市公司的不良影响,自2009年以来,ST博元原有环保循环经济产业经营性资产和改性沥青产业已陆续被司法拍卖或剥离,公司及下属所有控股子公司均无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主营业务陷入了停顿。

  据了解,2009年,ST博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0万元,亏损4.66亿元;2010年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为937万元;2011年,公司目前已无实际经营业务。而早在ST博元进行上一轮资产重组的时候,就经历过一轮债权人对公司的“围攻”。

  当时,ST方源共计有3亿多元债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是最大户,加起来共占了50%以上。银行与公司已经达成一致,上市公司将向债权人进行定向增发,由于银行不能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便把债务卖给相关资产管理公司,由后者来承接。

  “两年时间已经过去,ST博元又面临重组,而在这两年时间里,ST博元还是连续亏损,旧债未清再添新债,即使在两年前银行将其债务卖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处置这批债务还是本次重组的重要事项,也是ST博元留给外界的巨大问号。这样的公司还有什么投资价值可言?”王阳告诉本报记者。

  Q&A

  Q=《华夏理财》

  A=上海市场资深投资人王阳

  Q:你觉得瑞晶科技借ST博元上市能成功吗?

  A:显然不会轻而易举,在现在光伏行业不景气的时候,ST博元本身能否拿出这么多钱来是一回事,另外它之前身背的银行债务有没有处理掉,外界也不清不楚。无论是当初银行如何将资产卖给了资产管理公司,它始终都是债务,股价之前的上涨只是投资者想借重组概念爆炒一把,这样的公司,实则早已无任何投资价值。

  Q:ST博元从最初的凤凰化工到现在,已经十度更名,也是变化最多业绩最差的一只,却始终无法退市,为什么?

  A:了解中国股市历史的人肯定知道ST博元的前身是什么,它作为首批上市的8只股票之一,虽然历经无数被退市的风险,哪怕至今只剩一个壳,这正好说明中国股市的顽症。在国外资本市场,这样的股票早已经被退市停牌,但是在中国股市,壳自有它的利用价值,由于它的稀缺性,它可以被用来进行重组,被用来爆炒,有人从中赚取了利润,有人借机完成了资本的腾挪,但更多的小散户因此也蒙受损失,这就是为什么ST股永远不会缺少关注度的原因。

(责任编辑:陈浩)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