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GDP综合症”,股市迈出第一步_股票_证券_财经

摆脱“GDP综合症”,股市迈出第一步

加入日期:2010-8-3 8:09:49

  近期市场对于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下滑的担忧正在不断加重,而周末PMI创了17个月的新低似乎为悲观论调添加了佐证。长期以来,从政府到市场都存在对GDP增速的过敏,高了认为宏观调控即将开始,低了又认为利空当头。这种现象不妨称之为"GDP综合症"。周末央行外管局领导的讲话精神可以被市场理解为:今后20年GDP增速合理区间在8%-10%,由此引起市场的担忧。
  实际上,隐藏在"GDP综合症"背后的是房地产价格的严重高企、产能过剩的加剧、粗放低效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收入差距巨大等问题。适度降低GDP增速,是转型和提升增长质量的开始。股市的反应,心理层面应该是充满信心,客观层面则是对上市公司业绩、估值的客观研究和判断,因为转型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企业衰弱甚至死亡,也会有很多企业抓住机会茁壮成长。盯住前者、忽视后者是过于悲观的,过分夸大利空也是悲观论的表现。1999年,我们尚不知网络为何物,现在腾讯公司已是世界第三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银行业对外开放后极度悲观的现象,而现在工中建农却是名列世界前茅。因此,周一的上涨意义极为重大,表明市场对于GDP的下降正在逐步有新的理解,开始向摆脱"GDP综合症"迈出了第一步。
  短期看点更多来自技术面的超买。自2319点至今市场并没有像样的调整,短线已经严重超买,周一大盘再次回升到短线通道的上轨附近,这个位置也是布林线的上轨,因此,合理调整对于后市进一步拓展空间更为有利。笔者认为,本周市场出现调整的概率很大。但两周以来市场基本上沿着3日、5日均线碎步上扬,大多数的调整都是盘中完成,甚至无法击穿到5日均线以下。由于30日线攻击的兵不血刃、60日均线突破的轻松异常,我们倾向于认为10日均线会是本周极强的支撑位,轻易跌破的可能性极小,而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
  资金面上,目前场内投资者一方面对技术上超买心存忌惮,希望等待调整逢低建仓,另一方面惜售心态展露。而随着三周前管理层再次明示控制房价后,囤积在房地产的资金正在逐步流向股市。因此,场内的惜售和场外购买力共同推动市场的向上。我们依然建议投资者选择业绩趋势好的个股果断参与,而不要执着于技术面的超买和一时得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大部分人都在等待回补时机时,市场很难给你机会。
  乐观的市场并非没有忧患。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估值偏高确实是个问题。但偏高不一定意味着马上下跌,历史上一个阶段内股市中估值偏高的案例比比皆是。经验证明,价值回归的发生往往和供求关系高度相关,一旦逆转回归,趋势将势不可挡。目前创业板和中小板整体高估,9月份面临大小限的减持压力,总体预期不理想,但是何时下跌、是否下跌还须结合市场资金面加以判断。目前为止,我们仅仅把这个问题看作市场内在结构的隐患。除了创业板和中小板整体估值问题,最近两周央行都在收缩货币,这仅仅是农业银行发行后的惯例、还是有意收缩?尚待观察,不过对于短期走势影响不大。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