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打击市场 沪指击穿3000点_股票_证券_财经

多重利空打击市场 沪指击穿3000点

加入日期:2010-4-19 18:18:04

  今日权重股在地产股的带领下,集体杀跌,午后在房地产和金融的双重拖累下,股指跌破3000点,大跌150点。盘中板块无一幸免,两市呈现单边下跌势头。地产板块跌幅逾7%,房产新政的出台也使银行股遭遇到空前的重创。沪深300指数跌幅超5%,股指期货四合约均跌破挂牌基准价,涨幅超200点。

  今日沪深两市均遭重创,沪指跌破3000点大关,阴线报收。地产股对大盘的打压力度显而易见,两市呈单边下跌格局。盘中板块尽墨,地产板块跌幅逾7%,午后个股下跌加剧。

  截止今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2980.30点,跌150点,跌幅4.79%,成交额1601.8亿。深成指报收11644.6点,跌772.28点,跌幅6.22%,成交额1189.6亿。

  分析人士指出,17日出台的新政纯是调控房价的政策,因此爆发性会较强,目前来看,对该板块的影响还在持续中,并没有看到见底迹象,估计近几天地产还会继续拖累大盘走势。

  今日盘中银行类个股也成为众矢之的,板块个股跌幅均超3%,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成为大盘下跌的主要推手。

  华创证券分析师杨为栋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17日出台的10条政策,切断或者说至少是减少了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对于整个供应投机需求的资金链产生巨大影响,目前来看,结合房地产二手房高位放量的事实,“我们有理由认为,这轮地产炒作的盛宴可能已经结束。”

  杨为栋表示,房地产新政的出台,使得银行提供给炒房者的资金大量减少,甚至是断流,因为炒房者一般不会只买一两套住房,而是多套住房,可以说此政策是完全针对炒房者的。房贷是银行的优质贷款,这使银行的一个重大业务受到影响,对银行整体的影响是负面的。

  ---------------------------------

  国务院加码遏高房价:三套房可停贷

  国家遏制高房价的政策措施持续加码。

  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17日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这是继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采取更有力政策措施遏制高房价、15日公布提高第二套房贷首付、利率等部分政策后,推出的更为严厉的措施。

  通知要求,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通知明确,要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价格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通知要求各地,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参与土地竞拍和开发建设过程中,其股东不得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上海证券报)

  美证交会指控高盛欺诈投资者 全球市场受挫

  16日,美国高盛集团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在销售次级抵押贷款业务时存在欺诈行为,同时受到指控的还有高盛资深副总裁法布里斯·图尔。国外分析人士指出,对这家拥有140年历史的华尔街巨头的诉讼,将推动美国民主党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改革;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美国证交会提起指控的证据不足,最终可能和高盛达成和解。

  两家公司“巧唱双簧”欺骗投资者

  据《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称,高盛打包并营销了一种与次级住宅用不动产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表现挂钩的合成式债权抵押证券(CDO)。高盛未向投资者披露有关该CDO的关键信息,尤其是有关一只大型对冲基金在资产组合选择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该对冲基金作空CDO的事实。

  高盛公司在这只被称为“Abacus2007-AC1”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上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相信这支证券是由客观的第三方选择的。这个第三方就是美国大型对冲基金公司———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Paulson&Co.),经理名叫约翰·鲍尔森。因此高盛与这家公司勾结,通过卖空的手段,从中获利,而美国证交会指控布里斯·图尔对这起欺诈案负主要责任。

  证交会称,为这项交易,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在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但投资者因此蒙受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美国金融分析师迪克·博韦近日向媒体分析了高盛公司违法之处:对于同一个投资产品,“政府所禁止的是,你不能告诉投资者‘这是你应该买的’,与此同时,又告诉第三方‘这是你应该卖的’”。而高盛的所为正是与Paulson&Co。唱起了双簧。

  金融市场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当天反应剧烈。标准普尔500指数下属的金融分类指数创下最大跌幅。高盛集团下跌23.57美元,至160.70美元,跌幅高达13%,为该公司有史以来单日最大跌幅。道琼斯指数下挫125点。用于衡量市场信心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指数VIX急升15.5%,全球股市普跌,原油、黄金等商品期货下挫,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美元大幅走强。

  高盛连发两份声明高调辩解

  记者从高盛公司官方网站了解到,16日高盛连续发表两份声明,表示对美国证交会“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完全没有依据”的指控表示“失望”。并且列举了四项理由:一是高盛公司自身也在此次交易中蒙受损失,损失金额高达9000万美元,认为公司不会笨到做“赔本买卖”。二是高盛公司已经向投资者披露了详实的信息。“我们向此次交易的两位投资方———德国大型银行、CDO市场的资深企业IKB以及ACA资本管理公司都提供了大量与资产中基本抵押贷款证券有关的信息。”三是这是此交易的最大投资方ACA负责资产组合的选择。

  最后,“证交会指控本公司的依据是我们没有向交易一方透露谁是交易的另一方。依照正常的商业运作模式,做市商不能向卖家透露买家的身份,反之也不能向买家透露卖家身份。”高盛否认向ACA透露过保尔森是一个长期投资方。

  诉讼前景难料

  尽管一些分析认为,美国证交会对高盛的诉讼将推动奥巴马所主张的美国金融机构改革,但是也有分析师对此并不看好。

  前美林著名分析师、美国商业内幕网创始人亨利·布洛杰特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证交会证据不足,未来证交会与高盛很有可能达成和解,高盛会“破财消灾”,支付数亿美元了事。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称,美国证交会将对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售以抵押贷款为担保的债权抵押证券(CDO)的华尔街企业展开认真调查,看其是否进行过与高盛集团类似的CDO交易。

  另外,德国媒体称德国政府也可能对高盛进行法律诉讼。默克尔政府一位发言人对此表示了确认,在此次高盛涉嫌欺诈案中,“我们首先必须看到(交易)文件并对其评估,然后采取法律手段”。

  据悉,在此次案件中,德国大型银行IKB购买了数额巨大的抵押证券,导致2007年该银行高达47.3亿美元的重大损失。结果是IKB银行成为2007年信贷危机的首批殉葬者。(经济参考报)

  期指大跌引发两市暴挫 沪市失守3000跌近4.80%

  受欧美及亚太股市大跌以及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大跌影响,19日沪深两市股指低开低走,单边大幅下跌。沪市大幅低开,直接失守3100点,此后跌幅不断放宽,连续失守20日、30日和60日均线,午后跌穿3000点大关,全日大跌150余点。深市跌幅更为猛烈,早盘即跌破12000点,同时所有短期均线均告失守,午后跌幅继续扩大,全日大跌770余点。至收盘,上证综指报在2980.30点,下跌150.00点,跌幅4.79%,全日成交额16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大5成,深证成指早盘报收11644.58点,大跌772.28点,跌幅6.22%,全日成交额119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大4成。

  两市个股呈普跌格局,沪市仅33家个股上涨,790家个股下跌,深市表现稍好,个股涨跌家数比约为1:6.5,不计ST股,沪市没有个股涨停,有17家个股跌停,深市有1家个股涨停,14家个股跌停。两市权重股成为重灾区,银行、煤炭石油、石化双雄、地产、钢铁、有色等板块跌幅居前,跌幅在5.20%-7.60%之间,房地产以7.59%的跌幅领跌。

  进入第二天交易的4只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均呈低开低走态势,大幅下跌,截止收盘,跌幅均超过6.50%,成交量也大幅放大。

  分析人士表示,因周末地产严控政策的出台,更重要的是美国监管机构指控高盛,使得市场再度担忧未来经济走势。股指开盘后的大幅低开,对于股指期货做空者,更是成为助推器,显然股指期货之后的市场震荡幅度增大,动荡加剧。包括上周五晚美股的暴跌以及亚太及东南亚股市的暴跌,今日全球股市惊现黑色星期一。(中国证券网)

  基金二季度广积粮缓建仓 看好A股却急速减仓

  一方面是新基金募集后不着急入场,一方面是老基金一边唱多一边减仓;一边是一些公司始终追捧中小盘股,一边是一些公司高呼风格转换。近期,基金业在对后市的看法上出现了明显分歧……

  多募集慢建仓

  基金今年的投资没能开一个好头,多数偏股型基金陷入惨跌阴影,使新基金的发行大受影响。在此情况下,基金发行开始用发行个数弥补发行质量,在发基金数目一直保持在10只以上。

  然而,资金成功募集回来,新基金的投资却日趋谨慎。包括上投摩根行业轮动、中银蓝筹精选、鹏华中证500等成立超过两个月的基金,目前波动不超过3%,远低于指数波动率。同时,新基金也力求保证净值在1元以上,避免重蹈去年7、8月份以及12月份成立基金跌穿净值的覆辙。

  不仅仅是新基金,很多老基金也在纷纷降低仓位,单周减仓幅度达到2%。目前,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在75%左右,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看好A股却急速减仓

  与此同时,在二季度投资报告中,基金看好二季度乃至今年行情的表述显得有些心虚。比如,银河基金发布的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表示,二季度市场有望震荡上行。但是,据最新测算银河基金仓位仅为56.3%,为所有基金中最低。

  华富基金则表示,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改善的明朗化,将显著增强投资者信心,抑制指数下跌空间。二季度市场消化完紧缩预期后,将维持震荡上行态势。然而,从3月5日以来,据测算华富基金减仓幅度接近10%。

  高调唱多的还有南方基金、银华基金等。其中,南方基金认为投资者对政策退出过度担忧,反而为股指二季度震荡向上提供基础。银华基金二季度投资报告表示,企业盈利确定增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都将对股指有一定程度的推高,因此对二季度市场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但是,这些基金近期均有减仓动作。这令不少投资者对基金二季度看好A股的论调产生怀疑,认为有为发行新基金“打肿脸充胖子”的可能。不少基金业内人士私下也对二季度行情并未抱有过多期待。

  运气为王?

  有市场人士指出,基金谨慎的态度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很多基金看不清楚后市的方向。基金所谓“二季度震荡上行”,其实就是有结构性机会。换句话说,情况和一季度类似,选对板块和个股,则基金有望盈利;没有选对板块和个股,则很可能会惨跌。

  以一季度为例,去年年末,包括华安基金、中邮基金、诺安基金等都在2010年投资报告中对大盘风格转换表示了期待。但是今年以来,大盘基金却几乎全军覆没,跌幅排名前100位的基金多数由大盘基金占据,而小盘基金依旧成为市场上的赢家。

  二季度投资报告中,基金继续分成两派,一派看好大盘蓝筹股。如大成基金认为,预计风格转换将在二季度随大盘上涨而发生。一派则看好中小盘成长股,比如银华基金认为应该把握高成长性行业的投资机会,处于成长期的小市值公司,其开始几年业绩的增速非常快。

  “我认为,基金二季度的业绩将进一步分化,这取决于基金对后市的判断和投资板块的不同。”信达证券基金行业分析师李琛表示。

  而目前没有人能够断言,哪只基金能够成功押对板块,或许,得看运气在哪一边。(北京商报)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