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健中:迎填权浪 桂浩明:打破僵局在4月 水皮:报应_股票_证券_财经

应健中:迎填权浪 桂浩明:打破僵局在4月 水皮:报应

加入日期:2010-3-20 10:15:01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应健中:迎接除权填权浪
  李志林:春生行情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桂浩明:打破僵局的希望在4月份
  花荣:最新的股海八骏图都有谁
  阿琪:新产业主题下个股行情升升不熄
  水皮杂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王利敏:中字股不该成为烫手山芋
  私募迈克·吴谈期指交易:谨慎参与 首批交易让给炮灰

  应健中:迎接除权填权浪
  上证指数在半年线和年线夹板中已经行走了30多个交易日了,目前这个夹板区间正在缓慢地缩小,市场面临着突破。突破方向则是以再度冲刺上档半年线概率较大,而不断上行的年线也将烘托着大盘缓缓上行。
  目前正值上市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公布高峰期,到4月底为止,市场将围绕着由年报带来的题材引发个股行情。这些题材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年报带来的业绩浪。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有相当大的提高,由于盈利同比增长超过30%要提前公告,所以一些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在年报正式出台前已经提前展开了业绩浪;第二,高比例分配带来的除权浪。2009年年报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出奇地好,但是优厚的分配方案几乎都出自去年7月份启动IPO以来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之中。以往资本公积金10转10已属最优方案了,如今出现了10转15的高分配,股本扩张带来的是锦上添花行情。一只60元的股票,10送10后1万股变成了2万股,股价也从60元除权变成了30元,高价股变成了中价股、中价股变成了低价股;第三,填权浪是推动大盘走牛的最强推手。大比例送股和将资本公积金大比例转增股本能否产生由低价到中价、中价再炒到高价的填权行情,是判断大盘走向的关键。如果所有的除权个股都产生具有爆发力的填权行情,就可能将上证指数推高到3500点之上去,而且行情持续的时间将延续到下半年。
  现在市场上已经批量出现了百元股,但仍然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股中,这批股票具有小盘、高资本公积金、高分配等特点。等到年报披露结束后,大量高分配公司要进入实施阶段,届时市场将可能产生一波除权行情。但除权后关键看是产生填权行情还是贴权行情?如果一轮波澜壮阔的填权行情产生,那么今年下半年股市就有好戏,因此,在操作上应该关注这个板块。
  第一,在已经公布高分配方案的白马股中择机买入,做接下来的除权行情。这种布局并非短线,而是要有中线考虑;第二,捕捉短线拉高的黑马。目前在高分配方案公布前总有捷足先登者拉高股价,所以在年报公布高潮期,从盘面走势中完全可以琢磨主力拉高意图,跟一把短线也能收益匪浅;第三,部分新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即便没有高比例分配方案,但由于高净资产和高资本公积金的存在,其含金量还是很高的。这批股票依然可以长期关注,低吸并耐心潜伏,日后还是有较好回报的;第四,小盘股依然是市场重头戏,而在个股选择上遇到困惑时选择小盘股基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以追求在小盘股上的平均利润。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李志林:春生行情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一季度行情已走完大部分,A股市场依然在去年年底3286点收盘指数下方250点位置上苦苦挣扎。我认为,今年的春生行情很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这是由于为了降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整个市场对抑制大盘股、抑制指数达成了共识,所以从指数上看不出往年那样波澜壮阔的春生行情。
  第一、货币政策的模糊性。一方面反复重申、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把握形势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就让人无法及时把握货币政策的倾向性和确定性,市场自然也就左顾右盼,举棋不定。
  第二、加息时机的模糊性。今年以来,市场凭借管理通胀预期的说法,在CPI刚由负转正时就恐惧加息,反弹一再夭折。
  第三、扩容的模糊性。供求关系从来是决定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今年IPO究竟有多少家?总量有多少?沪市大盘股、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各多少?红筹股回归量有多大?银行股再融资总量是多少?所有这些现在都是未知数,市场当然一头雾水,大盘怎敢轻举妄动。
  也许有人会说:根据国际股市经验,股指期货开设前一个月大盘股都出现大涨。其实这也是一种模糊观念。第一,外国股市的历史经验未必能适合现在的A股市场。第二,在全流通比例高达70%以上、基金占流通市值比例大幅下降、经济转型调结构,以及流通性偏紧情况下,大盘股上涨缺乏基本面和资金面支持。第三,在基金只能有10%的资金可参与股指期货并主要是用来套期保值规定下,在国资、社保和广大中小散户禁入股指期货的限令下,在股指期货主力和股市主力是两路人马的情况下,股指期货涨跌与股市没有相关性和指导性。因此,股指期货的开设仅是多了一个金融产品而已,指望其能推动大盘股上涨只能是缘木求鱼,是一个伪命题。
  这样,春生行情就只能另辟蹊径。近几个月来市场充分发掘新兴产业、区域振兴和资产重组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的高成长中小盘股,大面积地做结构性的个股春生行情。当然这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有人喋喋不休地说:目前大盘股估值太低,小盘股估值太高,所以大盘股应大涨,小盘股应大跌。但是最近在美国工作的金融分析师为我提供了一份十分重要的资料:上周10600点时,美国道琼斯指数30个样本股的平均市盈率是22倍,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是58倍。这两个数据均大大高于A股市场!目前A股市场20倍平均市盈率被严重低估,A股市场上十几倍市盈率的大盘股和三四十倍市盈率的小盘股均被低估,尤其是成长性大大高于美国的小盘高科技股的估值更是被低估。
  在前三种模糊性难以消除、大盘股难有大的作为情况下,以中小盘股为主的春生行情能否延续,有待密切关注。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桂浩明:打破僵局的希望在4月份
  如果说3月份市场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行情陷入了僵局。三个星期来股指上下振幅只有135点,成交量也是不断萎缩,日均交易额只相当于以前的2/3-1/2。
  以往大盘出现僵局比较多的是出现在每年的三季度末、四季度初,这个时候大盘往往已经是走出了一波比较大的上涨或者下跌行情。是继续延续行情还是向相反的方向运行,多空双方谁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因此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观望,等待年终时局面重新明朗。不过今年在一季度末市场就出现了僵局,显然有别于以往。联系去年底以来的市场走势,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宏观紧缩预期的增强,以及市场上流动性宽裕状况的逐渐改变,股指开始了一波下跌。但是下跌行情的展开也并不流畅,在跌幅达到14%左右时就难以进一步推进了,这样也就有了开始于2月初的反弹。不过反弹能量也同样是不够充分的,股指仅仅是上行了7.1%就显得后劲乏力。在这以后股指就展开缩量整理,陷入了僵局。虽然做空动力相对要大一些,但是市场为其提供的做空空间是很有限的。反过来,做多动力尽管也有发力的契机,但是同样没有太大操作余地。
  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无疑与人们对宏观政策的预期有关。去年底到今年初的一段时间大家明显感受到了紧缩,但是随后又有货币政策进入平静期的印象产生。一方面升息阴影挥之不去,但同时又越来越难以找到近期升息的蛛丝马迹。而与此同时,国家的实体经济状况良好,上市公司效益不断改善,但部分先行指标又显露出从高处往回走迹象。如此矛盾的现状使得包括机构在内的多数投资者都无法对后市形成稳定预期,即不愿做空,同时也不敢做多,僵局也就这样形成了。当然,还是有不少投资者把目光对准了部分中小市值品种,通过对相关题材的挖掘及热点把握仍然取得了颇为可观的业绩。只是这种局部操作对大盘的影响甚微,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大盘目前没有机会的氛围,从而令行情整体弱势表现得更加充分。
  显然,这次僵局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什么多空分歧,而是市场没有形成对未来政策走向乃至经济格局的稳定预期。这种属于大方向上的迷茫,应该说是需要借助重大事件的发生来予以改变的。也许一些政策因素的明朗化,以及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可能对市场摆脱僵局产生积极的作用。还有到了4月份,随着一季度经济运行指标的披露,这时大家对后市认识可能会清晰一点,对政策的预期变化也会比较有把握。同时4月份股指期货很可能会正式运行,其在价值发现上的作用应该说也会在市场走出僵局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就近期股市来说,打破僵局的希望是在4月份,而且是以事件影响为契机的。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