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募集资金频频变脸就看公司会不会讲故事_顶尖财经网

IPO募集资金频频变脸就看公司会不会讲故事

加入日期:2010-12-31 16:26:13

  中国的IPO就是看公司会不会讲故事。故事讲得好,募集的资金就多,一旦募集资金到手就万事俱备。

  2010年IPO融资规模将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IPO融资规模将超过4800亿元。

  IPO中最能显示企业融资需求的就是募投项目,投资者也正是相信企业需要资金去做大、做强这些项目,才出钱支持企业上市。

  然而融资过后,公司突然告诉投资者,这些项目或已经投产,而且情况良好,不需要募集资金;或因为投资项目主体已经搬迁到另外一个城市;或是觉得此项目不如彼项目好,于是更换项目。

  资金到手万事俱备

  业内人士玩笑称:“中国的IPO就是看公司会不会讲故事。故事讲得好,募集的资金就多,一旦募集资金到手就万事俱备。变更资金投向自然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深交所披露,2010年有将近18家上市公司在IPO后未满一年的情况下,宣布更改募集资金投向,或更改项目,或更改实施地点。

  在所有的变更中,杭氧股份(002430)引起了众多质疑,杭氧股份今年5月21日招股,6月10日在深交所挂牌。在其挂牌的半年时间,杭氧股份即发布了两份募集资金使用变更的公告。

  事实上,杭氧股份披露的募集资金一部分应该投资于其下属的河南杭氧气体有限公司,但河南杭氧气体有限公司经营良好。如此看来,原先欲投入的1.36亿元募集资金已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此时再将这1.36亿元募集资金投到其他地方看起来似乎是再合理、再理性不过的了,变更投资项目也就理所应当了。

  更有专家指出,隐性超募现象值得警惕。“史上最贵新股”海普瑞(002399)成为隐性超募现象的代表人物。包括铺底与配套的流动资金在内,其融资需求不超过8.7亿元,但由于海普瑞以高达148元/股的价格发行4010万股,最终超募50余亿元。

  有业内人士透露:“其实有些募集项目的规模在评估的时候就虚高了,往往是各地要求投资的强度,各企业在报项目的时候就掺杂了水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超过实际计划所需的募集资金会更多,这些超募资金的去向与用途却是无人过问的。

  频繁变更的危害

  频繁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投向,违背了证券市场根本的市场原则。对募集资金投向的变更缺乏严格的约束,使得关联交易、内幕交易成为可能,从而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

  上市公司的非法定变更募股资金投向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无法正常地向市场传递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需求程度的信号,进而制约了证券市场引导调控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不合理的超募和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导致实体经济虚拟化,泡沫经济形成。许多上市公司不愿意经营那些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传统实业投资项目,而将目标锁定在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上,将手中的募股资金变更投向参股证券公司或直接进入一、二级市场参与配售或炒作,依靠这一方式支撑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进而得以再融资,然后再通过间接方式流入市场进行炒作,

  其结果是大量生产资金涌入资本市场,这无疑会使实体经济不断虚拟化,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加深了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

  谁为变更提供了土壤

  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问题,我们不否认其中有一些主观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如此长时间的大规模的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原因并非那么简单。

  首先,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程序欠缺规范化。这种不健全的审批体制,必然会扭曲上市公司建项立项的初衷,不具备上市资质的公司上市了,不具有可行性的项目通过审批了,募集完成后,变更资金的投向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其次,募集资金成本低廉,融资环境宽松。募集资金无疑成了上市公司空手套来的白狼,所以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再次,证券市场机制不健全。使得上市公司公募的行为不是由市场表现决定的,募集资金后的使用情况也很少有来自市场力量的约束。不完善的淘汰机制又让部分已经失去上市资格的公司有机可乘,通过各种方式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使得上市公司募股资金使用不当问题难以根除。(记者 杨桐)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